【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吸塑托產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底置干燥包的吸塑托。
技術介紹
1、吸塑托是常見的包裝用產品,采用吸塑成型的方式快速實現(xiàn)產品的生產。吸塑托作為包裝底托以供需要包裝的物品放置于吸塑托上,并采用周壁對包裝的物品外周限位而穩(wěn)定包裝于吸塑托。
2、其中,干燥包是包裝的搭配用品之一,常見于食品的包裝,采用將干燥包置于吸塑托的底托的上方,且將包裝的物品同放置于底托上方,并實現(xiàn)包裝的物品朝下壓制干燥包。其中,干燥包的作用主要為吸收包裝內部空氣中的水分,以保證包裝內部的干燥、對包裝的物品起到保護作用,但是干燥包受到包裝的物品的壓制而不易與空氣直接接觸,從而干燥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將干燥包置于干燥腔內,且通過第一氣道和第二氣道實現(xiàn)干燥腔更好的與置物槽連通實現(xiàn)更有效的干燥的底置干燥包的吸塑托。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包括吸塑托單元,所述吸塑托單元包括呈方形的底托、位于底托外周的周壁以及由底托和周壁組合形成的置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內設置有朝下凹陷的干燥腔,干燥腔呈方形設置,干燥腔上方的4個角端設置有防脫卡部,所述底托上設置有第一氣道,且第一氣道的一側朝置物槽并呈開口設置,所述周壁上設置有朝上延伸的第二氣道,且第二氣道的一側朝置物槽并呈開口設置,所述第一氣道一端連通干燥腔,另一端連通第二氣道。
3、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托位于干燥腔的下方設置有支撐部,所述支撐部上設置有呈
4、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托的4個角端朝下凸出設置有支撐凸柱。
5、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周壁包括與底托的4邊對應的壁面,所述吸塑托單元對應的第一氣道和第二氣道的數量均為4件,各所述第一氣道的兩端分別對應底托的一邊和干燥腔的一邊,各所述第二氣道設置于不同的壁面上,且各第二氣道下端與對應的第一氣道連通。
6、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托的4邊分別對應于干燥腔不同的一邊,各所述第一氣道、第二氣道均呈半圓柱形。
7、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吸塑托單元的數量為若干個,且呈矩陣排列設置,各吸塑托單元之間設置有呈水平的連接部,連接部用于與對應的2件吸塑托單元相鄰的壁面的最上方一體成型連接,還包括呈環(huán)形的外圍邊,各吸塑托單元和連接部均位于外圍邊內周。
8、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各所述連接部上設置有第三氣道,且第三氣道的一側朝上并呈開口設置,各所述第三氣道的兩端分別連通對應的2件壁面上的第二氣道。
9、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各所述第三氣道呈半圓柱形。
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1、需要包裝的物品放置于置物槽內受到底托的支撐以及受到周壁的限位而穩(wěn)定包裝,2、通過干燥腔為干燥包提供安裝空間,并通過防脫卡部包裝干燥包安裝的穩(wěn)定性,3、在第一氣道和第二氣道的作用下,即使包裝的物品置入置物腔內導致對干燥腔上端的開口的封蓋,干燥腔也可通過第一氣道和第二氣道的作用實現(xiàn)有效與置物腔連通,從而更優(yōu)的對置物腔內的空氣進行干燥。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底置干燥包的吸塑托,包括吸塑托單元(1),所述吸塑托單元(1)包括呈方形的底托(11)、位于底托(11)外周的周壁(12)以及由底托(11)和周壁(12)組合形成的置物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11)內設置有朝下凹陷的干燥腔(14),干燥腔(14)呈方形設置,干燥腔(14)上方的4個角端設置有防脫卡部(15),所述底托(11)上設置有第一氣道(21),且第一氣道(21)的一側朝置物槽(13)并呈開口設置,所述周壁(12)上設置有朝上延伸的第二氣道(22),且第二氣道(22)的一側朝置物槽(13)并呈開口設置,所述第一氣道(21)一端連通干燥腔(14),另一端連通第二氣道(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置干燥包的吸塑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11)位于干燥腔(14)的下方設置有支撐部(16),所述支撐部(16)上設置有呈圓形的形變部(17),所述形變部(17)沿徑向朝外呈波紋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置干燥包的吸塑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11)的4個角端朝下凸出設置有支撐凸柱(18)。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底置干燥包的吸塑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11)的4邊分別對應于干燥腔(14)不同的一邊,各所述第一氣道(21)、第二氣道(22)均呈半圓柱形。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底置干燥包的吸塑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塑托單元(1)的數量為若干個,且呈矩陣排列設置,各吸塑托單元(1)之間設置有呈水平的連接部(3),連接部(3)用于與對應的2件吸塑托單元(1)相鄰的壁面的最上方一體成型連接,還包括呈環(huán)形的外圍邊(4),各吸塑托單元(1)和連接部(3)均位于外圍邊(4)內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底置干燥包的吸塑托,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連接部(3)上設置有第三氣道(23),且第三氣道(23)的一側朝上并呈開口設置,各所述第三氣道(23)的兩端分別連通對應的2件壁面上的第二氣道(22)。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底置干燥包的吸塑托,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三氣道(23)呈半圓柱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底置干燥包的吸塑托,包括吸塑托單元(1),所述吸塑托單元(1)包括呈方形的底托(11)、位于底托(11)外周的周壁(12)以及由底托(11)和周壁(12)組合形成的置物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11)內設置有朝下凹陷的干燥腔(14),干燥腔(14)呈方形設置,干燥腔(14)上方的4個角端設置有防脫卡部(15),所述底托(11)上設置有第一氣道(21),且第一氣道(21)的一側朝置物槽(13)并呈開口設置,所述周壁(12)上設置有朝上延伸的第二氣道(22),且第二氣道(22)的一側朝置物槽(13)并呈開口設置,所述第一氣道(21)一端連通干燥腔(14),另一端連通第二氣道(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置干燥包的吸塑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11)位于干燥腔(14)的下方設置有支撐部(16),所述支撐部(16)上設置有呈圓形的形變部(17),所述形變部(17)沿徑向朝外呈波紋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置干燥包的吸塑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11)的4個角端朝下凸出設置有支撐凸柱(18)。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底置干燥包的吸塑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12)包括與底托(11)的4邊對應的壁面,所述吸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胡小玲,楊磊,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揚祥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