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屬于軸承生產設備領域。
技術介紹
1、軸承的生產加工需要經過多道工序,尤其是在針對軸承圈表面的打磨工藝來說,要求很嚴格,當需要對軸承圈進行打磨時,通常是通過一夾具對軸承圈進行固定之后,然后再對軸承圈進行打磨。目前,將軸承圈置于支撐筒內,然后擰動支撐筒表面的三個呈環形等距布置的螺柱,使三個螺柱均壓持軸承圈,實現將軸承圈限制在支撐筒內,方便與軸承圈內表面的打磨,因三個螺柱呈環形等距布置,故在擰動三個螺柱時,需要人員變換站立位置,然后擰動螺柱,此種方式增加了人員的步數,導致人員勞動量增加,故需要設計一種減少人員走動步數的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本技術實現將三個螺柱依次轉動時面向人員的一側,無須人員走動調整站位,縮減人員走動步數,降低勞動量。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包括支撐筒,所述支撐筒底部為封閉狀,所述支撐筒底部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輸出端與支撐筒同心布置,所述支撐筒外表面通過連接件螺紋連接有三個呈環形等距布置的用于夾持軸承圈的螺柱,所述螺柱沿著支撐筒的徑向方向布置,所述螺柱一端延伸至支撐筒內,所述螺柱處于支撐筒外側的一端連接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與螺柱相互垂直布置。
3、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一螺紋套,所述支撐筒外表面呈環形等距布置有三個半圓狀的第一螺紋套
4、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板與第一螺紋套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第二連板與第二螺紋套為一體成型結構。
5、進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支耳,所述第二螺紋套背離第一螺紋套的一面中部位置連接固定有支耳,所述支撐筒外表面呈環形等距開設有三個條形口,所述螺柱一端遠離把手的一端貫穿條形口,所述支耳一側面開設有導向孔,所述導向孔內安插有螺桿,所述螺桿沿著條形口的長度方向布置,所述螺桿的兩端均與支撐筒連接固定,所述支耳沿螺桿長度方向的兩側均設有螺母,所述螺母螺紋連接在螺桿上。
6、進一步地,所述伺服電機外表面連接固定有臂板,所述臂板一側面遠離伺服電機的一側均勻開設有多個用于穿插螺栓的安裝孔。
7、進一步地,所述伺服電機輸出端連接固定有連接盤,所述連接盤通過多個連接螺絲與支撐筒連接固定。
8、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盤與支撐筒之間設有圓盤,所述圓盤與支撐筒、連接盤同心布置,所述圓盤與支撐筒連接固定,所述圓盤背離支撐筒的一面均勻開設有多個螺孔,所述連接盤一側面均勻開設有多個與螺孔相配合的小孔,所述連接螺絲一端穿過小孔并螺紋連接在螺孔內。
9、進一步地,所述螺柱遠離把手的一端連接固定有橡膠頭,所述橡膠頭直徑與螺柱直徑相同,所述橡膠頭面向螺柱的一面連接固定有連接頭,所述連接頭與橡膠頭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螺柱面向橡膠頭的一面凹陷形成盲孔,所述連接頭通過膠水粘貼在盲孔內。
10、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11、1、使連接盤與圓盤相對齊,并使連接盤上的多個小孔分別與圓盤上的多個螺孔相對齊,然后使連接螺絲一端穿過小孔擰入到螺孔內,實現連接盤與圓盤的連接固定,即完成伺服電機輸出端與支撐筒的連接固定,同時實現局部增加支撐筒安裝連接螺絲部位的厚度,無須整體增加支撐筒的壁厚,有利于縮減支撐筒的生產成本。
12、2、利用連接螺栓連接第一連板和第二連板,完成第一螺紋套與第二螺紋套的組裝,此時第一螺紋套和第二螺紋套形成圈狀的螺紋筒結構,將第一螺紋套和第二螺紋套形成的螺紋筒結構安裝在支撐筒表面,然后將螺柱螺紋連接在第一螺紋套與第二螺紋套之間,完成螺柱與支撐筒的螺紋連接,當細小雜物進入到第一螺紋套與第二螺紋套形成的空間內影響螺柱的轉動時,拆下連接螺栓后即可分離第一螺紋套和第二螺紋套,方便清理進入到第一螺紋套和第二螺紋套形成空間內的細小雜物。
13、3、使螺桿穿過支耳上的導向孔,沿著螺桿調整支耳的位置,此時支耳帶動第二螺紋套移動,第一螺紋套和第二螺紋套形成的結構帶動螺柱沿著條形口移動,使螺柱在支撐筒內的位置發生改變,當螺柱擠壓到軸承圈表面的位置滿足需要后,擰動螺桿上的兩個螺母,使螺桿上的兩個螺母均與支耳緊密貼合,完成對螺桿與支耳相對位置的固定,即螺柱的位置被限制,實現根據需要調整螺柱擠壓軸承圈位置的目的。
14、4、將軸承圈置于支撐筒內,在利用把手擰動螺柱時,通過伺服電機驅動支撐筒轉動,使支撐筒一側轉動120°,從而將支撐筒上遠離人員的螺柱轉動至人員站立的一側,實現將三個螺柱依次轉動時面向人員的一側,無須人員走動調整站位,縮減人員走動步數,降低勞動量。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包括支撐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筒(1)底部為封閉狀,所述支撐筒(1)底部安裝有伺服電機(2),所述伺服電機(2)輸出端與支撐筒(1)同心布置,所述支撐筒(1)外表面通過連接件螺紋連接有三個呈環形等距布置的用于夾持軸承圈的螺柱(8),所述螺柱(8)沿著支撐筒(1)的徑向方向布置,所述螺柱(8)一端延伸至支撐筒(1)內,所述螺柱(8)處于支撐筒(1)外側的一端連接固定有把手(9),所述把手(9)與螺柱(8)相互垂直布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一螺紋套(10),所述支撐筒(1)外表面呈環形等距布置有三個半圓狀的第一螺紋套(10),所述第一螺紋套(10)一端通過鉸鏈鉸接有半圓狀的第二螺紋套(14),所述第二螺紋套(14)通過定位件與支撐筒(1)相連接,所述第一螺紋套(10)遠離鉸鏈的一端連接固定有第一連板(11),所述第一連板(11)與第二連板(12)相貼合,所述第二連板(12)與第二螺紋套(14)連接固定,所述第一連板(11)通過連接螺栓(13)與第二連板(12)連接固定,所述螺柱(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板(11)與第一螺紋套(10)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第二連板(12)與第二螺紋套(14)為一體成型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支耳(16),所述第二螺紋套(14)背離第一螺紋套(10)的一面中部位置連接固定有支耳(16),所述支撐筒(1)外表面呈環形等距開設有三個條形口(18),所述螺柱(8)一端遠離把手(9)的一端貫穿條形口(18),所述支耳(16)一側面開設有導向孔(19),所述導向孔(19)內安插有螺桿(17),所述螺桿(17)沿著條形口(18)的長度方向布置,所述螺桿(17)的兩端均與支撐筒(1)連接固定,所述支耳(16)沿螺桿(17)長度方向的兩側均設有螺母(15),所述螺母(15)螺紋連接在螺桿(17)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電機(2)外表面連接固定有臂板(3),所述臂板(3)一側面遠離伺服電機(2)的一側均勻開設有多個用于穿插螺栓的安裝孔(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電機(2)輸出端連接固定有連接盤(5),所述連接盤(5)通過多個連接螺絲(6)與支撐筒(1)連接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盤(5)與支撐筒(1)之間設有圓盤(7),所述圓盤(7)與支撐筒(1)、連接盤(5)同心布置,所述圓盤(7)與支撐筒(1)連接固定,所述圓盤(7)背離支撐筒(1)的一面均勻開設有多個螺孔,所述連接盤(5)一側面均勻開設有多個與螺孔相配合的小孔,所述連接螺絲(6)一端穿過小孔并螺紋連接在螺孔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8)遠離把手(9)的一端連接固定有橡膠頭(20),所述橡膠頭(20)直徑與螺柱(8)直徑相同,所述橡膠頭(20)面向螺柱(8)的一面連接固定有連接頭(21),所述連接頭(21)與橡膠頭(20)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螺柱(8)面向橡膠頭(20)的一面凹陷形成盲孔,所述連接頭(21)通過膠水粘貼在盲孔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包括支撐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筒(1)底部為封閉狀,所述支撐筒(1)底部安裝有伺服電機(2),所述伺服電機(2)輸出端與支撐筒(1)同心布置,所述支撐筒(1)外表面通過連接件螺紋連接有三個呈環形等距布置的用于夾持軸承圈的螺柱(8),所述螺柱(8)沿著支撐筒(1)的徑向方向布置,所述螺柱(8)一端延伸至支撐筒(1)內,所述螺柱(8)處于支撐筒(1)外側的一端連接固定有把手(9),所述把手(9)與螺柱(8)相互垂直布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一螺紋套(10),所述支撐筒(1)外表面呈環形等距布置有三個半圓狀的第一螺紋套(10),所述第一螺紋套(10)一端通過鉸鏈鉸接有半圓狀的第二螺紋套(14),所述第二螺紋套(14)通過定位件與支撐筒(1)相連接,所述第一螺紋套(10)遠離鉸鏈的一端連接固定有第一連板(11),所述第一連板(11)與第二連板(12)相貼合,所述第二連板(12)與第二螺紋套(14)連接固定,所述第一連板(11)通過連接螺栓(13)與第二連板(12)連接固定,所述螺柱(8)螺紋連接在第一螺紋套(10)和第二螺紋套(14)形成的空間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板(11)與第一螺紋套(10)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第二連板(12)與第二螺紋套(14)為一體成型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軸承生產用固定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支耳(16),所述第二螺紋套(14)背離第一螺紋套(10)的一面中部位置連接固定有支耳(16),所述支撐筒(1)外表面呈環形等距開設有三個條形口(18),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阿生,蔣志榮,
申請(專利權)人:溧陽市超強鏈條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