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用于廢輪胎橡膠裂解氣化工藝,屬于環保。
技術介紹
1、目前,國內外廢輪胎熱裂解反應器,絕大多數是間歇式的滾筒反應器,它的操作特點是分批的進行,對每一批要進行投料、加熱、冷卻和出渣四個過程。顯然,這種熱裂解反應器的缺點就是它的間歇性,由于周期的加熱冷卻,使其效率低,能量損失大;另外,它易生成“粘壁”現象,所謂“粘壁”,就是指當廢輪胎受熱后軟化粘貼于受熱面上的現象,出現“粘壁”后,會產生局部過熱,二次裂解,影響正常生產,嚴重時必須停爐檢修。有人用連續進料取代間歇式進料,但是,連續進料又帶來了新問題,即反應器的動靜密封問題,對于大型反應器,這個問題尤為突出;此外,也沒有解決“粘壁”現象,所以這種反應器沒有得到推廣。也有人提出一種鏈條式反應器,這種反應器是通過反應器外部加熱,再借助熱輻射方式,對反應器內部的廢輪胎加熱,使之熱裂解。然而,根據熱輻射理論,欲使反應器內的廢輪胎達到足夠的熱裂解溫度,反應器的壁,須比它高得多的溫度,這使金屬壁的材料難于承受,因此,這種外部加熱傳熱性差的反應器,也沒有得到推廣。
2、公告號為cn2775056y的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廢輪胎熱裂解反應器,屬于裂解反應器,其結構包括反應器本體和油氣出口,油氣出口設置在反應器本體的頂部,反應器本體的頂部設置有自動加料裝置,反應器本體的底部設置有自動出料裝置,加熱管纏繞在反應器本體中下部的外殼上,加熱載體進口與下部的加熱管接通,加熱載體出口與上部的加熱管接通。
3、專利公開號為cn1103964
4、但是,上述現有裂解裝置在廢輪胎橡膠裂解氣化中存在下述缺陷:1、裂解反應裝置兩側受熱,傳熱不均勻,容易導致物料反應不充分;2、受熱不均勻,裂解反應裝置可能變形,使用壽命下降;3、裂解反應裝置各部位由于方位不同而引起的膨脹錯位。
5、因此,提供一種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結構簡單,傳熱均勻,物料反應更充分,受熱均勻,避免由于方位不同而引起膨脹錯位,提高裂解反應裝置使用壽命,就成為該
亟需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結構簡單,傳熱均勻,物料反應更充分,受熱均勻,避免由于方位不同而引起膨脹錯位,提高裂解反應裝置使用壽命。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椎體、筒體、進料口、放空口、人孔、排氣口、封頭、加熱管、膨脹緩沖板、水夾套、下料口;封頭位于筒體的上端,封頭與筒體的頂部相連接,椎體位于筒體的下端,椎體與筒體的下端相連接,進料口位于筒體的上部一側,放空口、人孔、排氣口位于封頭,水夾套與椎體套接,下料口位于椎體的下端,加熱管安裝在膨脹緩沖板上,膨脹緩沖板與筒體相連接。
4、優選地,所述加熱管為3-30個。
5、優選地,所述加熱管為3個、6個、9個、15個或18個。
6、優選地,所述18個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上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第一加熱管三個,安裝在筒體的中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第二加熱管六個;安裝在筒體的中下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第三加熱管九個。
7、優選地,所述第一加熱管的直徑為φ90mm;管間距為550mm。
8、優選地,所述第二加熱管的直徑為φ45mm;管間距為300mm。
9、優選地,所述第三加熱管的直徑為φ25mm;管間距為250mm。
10、優選地,所述15個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為六個:其直徑為φ45mm,管間距為300mm;安裝在筒體的中下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九個:其直徑為φ25mm,管間距為260mm。
11、優選地,所述9個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下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為九個:其直徑為φ25mm,管間距為250mm。
12、優選地,所述9個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上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第一加熱管三個:其直徑為φ90mm,管間距為550mm;安裝在筒體的中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第二加熱管六個:其直徑為φ45mm,管間距為300mm。
13、優選地,所述9個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上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三個:其直徑為φ90mm,管間距為550mm;安裝在筒體的中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三個:其直徑為φ45mm,管間距為750mm;安裝在筒體的中下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三個,其直徑為φ25mm,管間距為1080mm。
14、優選地,所述6個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六個:其直徑為φ45mm,管間距為300mm。
15、優選地,所述6個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上部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三個:其直徑為φ45mm,管間距為750mm;安裝在筒體的中下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三個:其直徑為φ25mm,管間距為1080mm。
16、優選地,所述3個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三個:其直徑為φ90mm,管間距為550mm。
17、有益效果:
18、本技術的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結構簡單,傳熱均勻,物料反應更充分,受熱均勻,避免由于方位不同而引起膨脹錯位,裂解反應裝置的使用壽命有明顯提高。
19、下面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但并不意味著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椎體、筒體、進料口、放空口、人孔、排氣口、封頭、加熱管、膨脹緩沖板、水夾套、下料口;封頭位于筒體的上端,封頭與筒體的頂部相連接,椎體位于筒體的下端,椎體與筒體的下端相連接,進料口位于筒體的上部一側,放空口、人孔、排氣口位于封頭,水夾套與椎體套接,下料口位于椎體的下端,加熱管安裝在膨脹緩沖板上,膨脹緩沖板與筒體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管為3-30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管為3個、6個、9個、15個或18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18個所述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上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第一加熱管三個,安裝在筒體的中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第二加熱管六個;安裝在筒體的中下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第三加熱管九個;所述第一加熱管的直徑為φ90mm,管間距為550mm;所述第二加熱管的直徑為φ45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15個所述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六個:其直徑為φ45mm,管間距為300mm;安裝在筒體的中下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9個:其直徑為φ25mm,管間距為250mm。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9個所述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下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九個:其直徑為φ25mm,管間距為250mm。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安裝在筒體的中上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三個:其直徑為φ90mm,管間距為550mm;安裝在筒體的中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六個:其直徑為φ45mm,管間距為300mm。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安裝在筒體的中上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三個:其直徑為φ90mm,管間距為550mm;安裝在筒體的中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三個:其直徑為φ45mm,管間距為750mm;安裝在筒體的中下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三個,其直徑為φ25mm,管間距為1080mm。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6個所述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六個:其直徑為φ45mm,管間距為300mm;或者,安裝在筒體的中上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三個:其直徑為φ45mm,管間距為750mm;安裝在筒體的中下部的膨脹緩沖板上加熱管三個:其直徑為φ25mm,管間距為1080mm。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3個所述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三個:其直徑為φ90mm,管間距為550mm。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椎體、筒體、進料口、放空口、人孔、排氣口、封頭、加熱管、膨脹緩沖板、水夾套、下料口;封頭位于筒體的上端,封頭與筒體的頂部相連接,椎體位于筒體的下端,椎體與筒體的下端相連接,進料口位于筒體的上部一側,放空口、人孔、排氣口位于封頭,水夾套與椎體套接,下料口位于椎體的下端,加熱管安裝在膨脹緩沖板上,膨脹緩沖板與筒體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管為3-30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管為3個、6個、9個、15個或18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18個所述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上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第一加熱管三個,安裝在筒體的中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第二加熱管六個;安裝在筒體的中下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第三加熱管九個;所述第一加熱管的直徑為φ90mm,管間距為550mm;所述第二加熱管的直徑為φ45mm,管間距為300mm;所述第三加熱管的直徑為φ25mm,管間距為250m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強化加熱結構和緩沖結構的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15個所述加熱管的具體排列如下:安裝在筒體的中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六個:其直徑為φ45mm,管間距為300mm;安裝在筒體的中下部的膨脹緩沖板上的加熱管9個:其直徑為φ25mm,管間距為250mm。
6.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波,景年森,徐燕,劉苗苗,張甲亮,顏景從,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明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