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細紗機,特別是涉及一種細紗機落紗用調壓裝置。
技術介紹
1、細紗機,紡紗過程中把半制品粗紗或條子經牽伸、加拈、卷繞成細紗管紗的紡紗機器、條子在粗紗機上牽伸加拈制成粗紗、精梳機將纖維梳理制成精梳條子、針梳機將條子并合,針排牽伸改善條子結構、粗紗在環錠細紗機上進一步加拈紡成細紗,細紗機是紡紗的主要機器。
2、細紗機落紗裝置是體現細紗機自動化程度的主要部分,目前落紗過程采用的供氣方式主要是通過一個氣管同時向升降部分和抓管器部分提供氣源動力,如圖1所示。但在實際工作中,升降部分所需要的工作壓力較大,抓管器部分所需要的工作壓力相對較小,同一個氣路供給容易導致抓管器受損,影響抓管器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細紗機落紗用調壓裝置,對氣路進行改進,在輕載氣路上設置支路調壓閥,能夠實現重載氣路和輕載氣路輸出壓力的分級供給,更加合理精確地對整個供氣管路的工作壓力進行調節控制,避免輕薄氣囊式抓管器的損壞,使輕薄氣囊式抓管器的使用壽命延長30%。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細紗機落紗用調壓裝置,包括:主氣管、氣動升降機構和抓管器,
3、所述主氣管上設置有一主控調壓閥,主氣管經過主控調壓閥后分成重載供氣管路和輕載供氣管路,所述重載供氣管路的出氣口連接氣動升降機構,所述輕載供氣管路的出氣口連接抓管器,
4、所述重載供氣管路上還設置有大氣缸,氣動升降機構在該大氣缸驅動下進行升降動作,
5、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主控調壓閥的出氣口通過重載供氣管路與所述大氣缸的進氣口連接,該大氣缸的出氣口連接氣動升降機構。
6、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主控調壓閥的出氣口通過輕載供氣管路與所述支路調壓閥的進氣口連接,該支路調壓閥的出氣口連接抓管器。
7、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抓管器為輕薄氣囊式抓管器。
8、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主控調壓閥的調壓閥范圍為0.50-0.60mpa,所述支路調壓閥的調壓閥范圍為0.30-0.40mpa。
9、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重載供氣管路的工作氣壓為0.55mpa,所述輕載供氣管路的工作壓力為0.35mpa。
10、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支路調壓閥為節流減壓閥。
11、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2、對氣路進行改進,在輕載氣路上設置支路調壓閥,能夠實現重載氣路和輕載氣路輸出壓力的分級供給,更加合理精確地對整個供氣管路的工作壓力進行調節控制,避免輕薄氣囊式抓管器的損壞,使輕薄氣囊式抓管器的使用壽命延長30%。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細紗機落紗用調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氣管、氣動升降機構和抓管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細紗機落紗用調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調壓閥的出氣口通過重載供氣管路與所述大氣缸的進氣口連接,該大氣缸的出氣口連接氣動升降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細紗機落紗用調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調壓閥的出氣口通過輕載供氣管路與所述支路調壓閥的進氣口連接,該支路調壓閥的出氣口連接抓管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細紗機落紗用調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管器為輕薄氣囊式抓管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細紗機落紗用調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調壓閥的調壓閥范圍為0.50-0.60Mpa,所述支路調壓閥的調壓閥范圍為0.30-0.40Mpa。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細紗機落紗用調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載供氣管路的工作氣壓為0.55Mpa,所述輕載供氣管路的工作壓力為0.35Mpa。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細紗機落紗用調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調壓閥為節流減壓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細紗機落紗用調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氣管、氣動升降機構和抓管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細紗機落紗用調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調壓閥的出氣口通過重載供氣管路與所述大氣缸的進氣口連接,該大氣缸的出氣口連接氣動升降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細紗機落紗用調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調壓閥的出氣口通過輕載供氣管路與所述支路調壓閥的進氣口連接,該支路調壓閥的出氣口連接抓管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細紗機落紗用調壓裝置,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康康,李曉軍,董穎,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經緯紡織科技試驗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