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引流瓶,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胸腔閉式引流瓶。
技術介紹
1、胸腔閉式引流瓶是將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內,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氣體或收集胸腔內的液體,使得肺組織重新張開而恢復功能,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廣泛地應用于血胸、氣胸、膿胸的引流及開胸術后,對于疾病的治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現有中國專利(公告號:cn217391246u)提出了一種便攜式胸腔閉式新型引流瓶,由于集液瓶、水封瓶以及負壓調節瓶通過固定框架上的插槽進行固定,因此便于將集液瓶、水封瓶以及負壓調節瓶進行單獨拆卸;因此在進行更換時,可以單獨更換集液瓶,從而減少醫療垃圾,降低醫療成本。
3、其次,由于設置有長度可以調節的卷帶,病人在起床活動時可以手提卷帶,通過調節卷帶的長度使得集液瓶始終位于患者膝蓋下方;從而便于攜帶。
4、上述一種便攜式胸腔閉式新型引流瓶在使用時具有以下缺點:1、上述裝置在對集液瓶、水封瓶以及負壓調節瓶進行固定時,第一限位柱的末端以及第二限位柱的末端均與橫向插孔螺紋配合,在進行固定時,需要病人轉動限位柱進行連接固定,使用起來存在一定的麻煩性,且是否連接的穩固需要患者具有一定判斷力。
5、2、在連接完成后需要患者手提卷帶進行移動,而手提卷帶,因病人本身行動可能因手術傷口受限,在移動的過程中,其晃動的頻率會較大,并且患者一般都需要用手扶輔助物進行行走,上述裝置需要手提,降低了使用的效果,且使用起來存在不便性。
6、為此,我們提出一種便攜式胸腔閉式引流瓶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便攜式胸腔閉式引流瓶,包括集液瓶(21)、水封瓶(3)、負壓調節瓶(3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瓶(21)、水封瓶(3)、負壓調節瓶(31)分別通過連接塊(23)滑動連接一個放置架(2),所述放置架(2)固定連接有一個束帶(1),所述束帶(1)的端部設置有魔術貼(11),所述集液瓶(21)、水封瓶(3)、負壓調節瓶(31)的頂部均開設有兩個連接口(22),所述集液瓶(21)、水封瓶(3)、負壓調節瓶(31)的一側均開設有一個插孔(43),所述插孔(43)內插接有插桿(4),所述插桿(4)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手柄(42),所述手柄(42)底端和放置架(2)的外壁之間固定設置有一個彈簧(41)在插桿(4)的外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胸腔閉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魔術貼(11)的數量為兩個,且交錯設置在束帶(1)的不同面,其中一個所述魔術貼(11)為勾面,另一個所述魔術貼(11)為毛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攜式胸腔閉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帶(1)的內部設置有氣囊,所述束帶(1)的頂部設置有排氣口(12)和與充氣柄(1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便攜式胸腔閉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口(12)的頂部通過連接繩固定連接有密封塊(13)形成密封,所述充氣柄(14)的底部設置有單向氣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胸腔閉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塊(23)的形狀為凸形,所述連接塊(23)與集液瓶(21)、水封瓶(3)、負壓調節瓶(31)之間均使用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胸腔閉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瓶(21)、水封瓶(3)、負壓調節瓶(31)的正面外表面開設有刻度線(3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攜式胸腔閉式引流瓶,包括集液瓶(21)、水封瓶(3)、負壓調節瓶(3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瓶(21)、水封瓶(3)、負壓調節瓶(31)分別通過連接塊(23)滑動連接一個放置架(2),所述放置架(2)固定連接有一個束帶(1),所述束帶(1)的端部設置有魔術貼(11),所述集液瓶(21)、水封瓶(3)、負壓調節瓶(31)的頂部均開設有兩個連接口(22),所述集液瓶(21)、水封瓶(3)、負壓調節瓶(31)的一側均開設有一個插孔(43),所述插孔(43)內插接有插桿(4),所述插桿(4)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手柄(42),所述手柄(42)底端和放置架(2)的外壁之間固定設置有一個彈簧(41)在插桿(4)的外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胸腔閉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魔術貼(11)的數量為兩個,且交錯設置在束帶(1)的不同面,其中一個所述魔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華志丹,韓志強,李超,盛建輝,李萍,
申請(專利權)人:衢州市人民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