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工具,具體涉及一種彈翼裝配工具。
技術介紹
1、在彈翼的裝配中,螺帽需要在狹小空間內緊固到螺栓上,通用工具,如扳手,需要有較大的操作空間,才能安裝緊固螺帽,因此無法使用。針對此種情況,通常是手動將螺帽固定至螺栓,存在著螺帽不好擰或擰不緊的情況,而且費時費力,操作極其不便,作業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彈翼裝配工具,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2、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彈翼裝配工具,包括:
4、底板;
5、蓋板,與所述底板相對設置;所述底板與所述蓋板合圍成安裝區;
6、輸入齒輪軸,底端穿過所述底板且可相對所述底板轉動;所述輸入齒輪軸底端設有處于所述安裝區內的齒輪;
7、傳動齒輪,設于所述安裝區內且可相對所述底板轉動;所述傳動齒輪一側與所述齒輪軸的齒輪嚙合;
8、螺母轉動齒輪,設于所述安裝區內且可相對所述底板轉動;所述螺母轉動齒輪一側與所述傳動齒輪嚙合;
9、螺母安裝位,設于所述螺母轉動齒輪靠近所述底板的一側;所述螺母安裝位相對所述底板的區域設有缺口。
10、進一步地,所述螺母轉動齒輪上的所述螺母安裝位區域位置內設有磁性塊。
11、進一步地,所述磁性塊至少設有兩塊,分布設于所述螺母安裝位上。
12、進一步地,所述安裝區內設有若干個所述傳動齒輪,且相鄰所述傳動齒輪相互嚙合。
13、進一
14、進一步地,該工具還包括:球頭柱塞,所述球頭柱塞將所述把手與所述輸入齒輪軸末端活動連接。
15、進一步地,所述把手與所述螺母轉動齒輪分設于所述底板的兩端。
16、進一步地,所述把手與所述螺母轉動齒輪均設于所述底板的同側。
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8、1.通過在底板與蓋板圍合的安裝區內設置輸入齒輪軸,在輸入齒輪軸轉動時,由于齒輪嚙合,會帶動傳動齒輪轉動,進而使得螺母轉動齒輪轉動,最終裝在螺母安裝位上的螺母也會隨著轉動,從而旋入螺栓上并擰緊;通過上述部件,特別是輸入齒輪軸、傳動齒輪、螺母轉動齒輪的嚙合運行,擰緊螺母時只需輸入轉動軸轉動即可;本新型的工具可實現在狹小空間內的螺母擰緊,操作便捷、效率高。
19、2.由于螺母的成分主要為鋼鐵材質,具有磁性,因此,設置的在螺母安裝位上的磁性塊會吸附螺母,從而將其吸附固定在螺母轉動齒輪,避免掉落或位置偏移而影響擰緊作用。
20、3.設置的把手可便于操作者轉動輸入齒輪軸,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及效率;把手與螺母轉動齒輪分設在底板的兩端,能充分利用底板的位置區域,提高狹小空間操作的靈活性。
21、該工具除了彈翼裝配使用外,還可用于其他需要擰緊螺帽的狹小空間的應用情景。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彈翼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彈翼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轉動齒輪(5)上的所述螺母安裝位(6)區域位置內設有磁性塊(5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彈翼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塊(51)至少設有兩塊,分布設于所述螺母安裝位(6)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彈翼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區(11)內設有若干個所述傳動齒輪(4),且相鄰所述傳動齒輪(4)相互嚙合。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彈翼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彈翼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彈翼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7)與所述螺母轉動齒輪(5)分設于所述底板(1)的兩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彈翼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7)與所述螺母轉動齒輪(5)均設于所述底板(1)的同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彈翼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彈翼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轉動齒輪(5)上的所述螺母安裝位(6)區域位置內設有磁性塊(5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彈翼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塊(51)至少設有兩塊,分布設于所述螺母安裝位(6)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彈翼裝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區(11)內設有若干個所述傳動齒輪(4),且相鄰所述傳動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宇軒,羅兆桁,姚周容,鄧宗發,丁劍明,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虹麒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