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在低濃磨漿設備中實現中濃磨漿的方法,在漿料制備階段,加入漿料流變改質劑,使得磨漿濃度提升后,漿料流動性不變,從而完成在低濃磨漿設備中實現中濃磨漿,具體步驟為:將紙漿放入碎漿機碎漿,在碎漿機碎漿的過程中,加入漿料流變改質劑,流變改質劑的用量為相對于絕干漿用量的0.005%~5%;將加入漿料流變改質劑后的6%~8%中濃漿料在低濃磨漿設備中磨漿。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簡單、安全,可以在不需要設備投資的情況下,在低濃磨漿設備中實現中濃磨漿,并且所制得的漿料,可作為普通漿料進行應用,提升紙張品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制漿造紙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在低濃(濃度在5%以下)設備中, 實現中濃(6% 8%)磨漿的方法。該方法制得的漿料,可直接用于造紙生產。
技術介紹
十分造紙,七分打漿,打漿設備的重要性,對造紙行業顯得尤為重要。打漿設 備近幾十年來發展也很快,從早期的槽式打漿機,發展到后來的錐型磨漿機、圓柱精 槳機以及現在廣泛使用的雙盤磨槳機等;由間隙式磨漿,發展到連續式磨漿,在提升 打槳質量的同時,也兼顧到了實際大生產的需求。特別是,九十年代末期,隨著金東 紙業等一系列工廠高車速大幅寬紙機的實施,雙盤磨漿機的發展又提升到一個新的高 度。為了滿足高車速大幅寬紙車的用漿需求,雙盤磨漿機尺寸由最初的十幾英寸,發 展到四十幾、五十幾英寸,同時,也由最先的單磨區雙盤磨發展成雙磨區的雙盤磨。 刀盤型號也由開始的十幾種,發展到數十個系列上百種型號,成漿質量也有了顯著的 提高。但雙盤磨漿機的應用,也有著諸多的不足之處。(1) 雙盤磨適用打漿濃度很低, 一般生產常用的打漿濃度為3% 4%,(最高使用 濃度一般也不會超過5%),屬于低濃打漿。在低濃打漿時,由于低濃漿料可以近似看 作是牛頓性流體。故其流動性較好,使得部分纖維受打漿作用較少甚至未受到任何打 漿作用而甩出,而其它的纖維受磨片磨齒剪切劇烈而被過度切斷,所得的磨后漿料質 量極不均勻,從而負面影響到紙頁的表觀勻度、兩面差和紙張的物理強度等指標。為 改善這種狀況,部分企業追求高打漿度而減少磨片間隙,雖然從結果上來看成漿均勻 性有所改善,但同時也導致漿料的劇烈切斷、雜細胞碎片化,從而降低了短纖維漿種 的適用品質和漿料的使用范圍,影響紙頁強度并造成漿料流失較大、打漿能耗過高, 結果亦是得不償失!(2) 由于傳統的雙盤磨僅適用于低濃打漿,磨片施加于纖維本身的有效打漿能耗較 低,能量利用率較低,大部分的能量消耗于機械摩擦損耗和對水的無效搬運,故使得 低濃打漿設備絕干漿單位能耗較大,設備效率較低,客觀上也增加了短纖維漿種的抄 造成本。中濃磨漿技術的發展,可大幅解決上述問題。因為相對于傳統的低濃打漿技術和 設備,中濃打漿技術體現出了明顯的優勢,這種優勢主要表現為:(l)較好地保留了纖維 的長度,從而保留了短纖維的固有強度,為纖維良好的結合能力提供了較好的基礎;(2)對纖維具有較好的分絲、帚化和細纖維化能力,中濃打漿主要靠中濃打漿湍流中纖 維之間的內摩擦形變效應而不是靠磨齒的機械剪切力來完成上述作用,所以在纖 維分絲、帚化的同時并不對纖維造成切斷,大大增強了纖維之間的結合能力;(3)成漿 抄造的紙頁的物理強度指標大大提高,生產統計表明提高的范圍一般為(15 55)%; (4)打漿通過量增加,噸漿打漿電耗下降,節能一般為(30 50)%。中濃磨漿相對低濃磨漿而言,優勢非常明顯。但目前,我國約有50%以上的造紙 廠仍在使用低濃雙盤磨漿方式,例如正在新建的APP海南紙廠、南通日本王子等, 在所有工廠內直接切換成中濃磨漿方式,顯然是不現實的問題。主要受以下條件限制1、 設備投資。使用中濃磨漿,必須更換成中濃磨漿機、槳料的散漿設備及流送 設備均需要更換。2、 效益影響。在更換成中濃磨漿設備時,需停機更換上述設備,影響紙車抄造 效率。3、 設備穩定性影響。高車速大幅寬的紙機對于設備的穩定性要求極高,目前中 濃磨漿的發展歷程尚短,其設備的穩定性,尚有待進一步驗證。在低濃系統,直接將濃度提升至中濃(6% 15%),勢必會因為漿料濃度提升后, 槳料流動性變差的原因,造成以下問題1、 碎漿機的無法工作。 一般低濃系統配備的是低濃碎漿機,其最大碎漿濃度一 般不超過6%,如將其濃度提升至中濃范圍內,則碎槳機無法正常工作,堆漿、 堵塞現象時常發生,并嚴重影響碎漿效果。2、 磨漿機無法正常運轉。在低濃系統中,磨漿機所能承受的最大磨槳濃度一般 不超過6%,將濃度提升至中濃范圍內,因槳料流動性問題,使得漿料無法在 刀盤中正常流動,漿料堵塞刀盤現象日趨非常嚴重,甚至可能導致磨漿機卡 死,無法運轉,電機燒毀等問題。3、 泵送及管路無法承載。在低濃情況下,漿液可以近似看作是牛頓性流體,其 流動性極好,基本不會發生問題。但在中濃情況下,因漿濃的增加,漿液的 流動性明顯降低,管路出現堵管再象,泵送無法實現。在低濃系統中,實現中濃磨漿,必須克服漿料濃度提升后,導制的漿料流動性 降低這一難題。只有克服了這一難題后,才有可能實現中濃技術的普及與推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低濃磨漿設備中實現中濃磨漿的方法。該方法簡 單、安全、可以在不需要設備投資的情況下,在低濃磨漿設備中實現中濃磨漿,并且所制得的漿料,可作為普通漿料進行應用,提升紙張品質。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在低濃磨漿設備中實現中濃磨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漿料制備階段,加 入漿料流變改質劑,使得磨漿濃度提升后,漿料流動性不變,從而完成在低濃磨漿設 備中實現中濃磨漿,具體步驟如下1) 將紙漿放入碎漿機碎漿,在碎漿機碎漿的過程中,加入漿料流變改質劑,流 變改質劑的用量為相對于絕干漿用量的0.005% 5%;2) 將加入漿料流變改質劑后的6% 8%中濃漿料在低濃磨漿設備中磨漿。 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紙漿包括木材類、禾草類、棉、麻和其它農林廢棄物為原料,以化學法、機械法或化學機械法制得,或兼用其中的任幾種紙漿組合后使用。其中化學 法制得的紙漿采用蘇打漿、硫酸鹽漿、漂白硫酸鹽漿、亞硫酸鹽漿、漂白亞硫酸鹽漿 中的任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機械法制得的紙漿采用木片磨木漿、磨石磨木漿、熱磨 機械漿中的任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化學機械法制得的紙漿采用化學熱磨機械漿、堿 性過氧化氫機械漿、盤磨化學預處理的堿性過氧化氫機械漿、漂白化學熱磨機械漿中 的任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本專利技術中,所述漿料流變改質劑包括陽性漿料流變改質劑、陰性漿料流變改質劑 和無機類槳料流變改質劑。所述陽性漿料流變改質劑為陽離子淀粉、陽離子聚丙烯酰胺、陽離子瓜爾膠、聚 氧化乙烯、聚乙烯醇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所述陰性漿料流變改質劑為陰離子淀粉、陰離子聚丙烯酰胺、陰離子瓜爾膠、羧 甲基纖維及其鈉鹽、磷酸酯淀粉、羧甲基淀粉、氧化淀粉、聚苯乙烯磺酸鈉、聚乙烯 磺酸鈉、聚乙烯膦酸鈉中的任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無機類漿料流變改質劑為氫氧化鈉、硬脂酸鈉、硅酸鈉、焦磷酸鉀、六甲基 磷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本專利技術的漿料流動性測試方法中,利用實驗室高濃碎漿機,運轉時漿液的旋渦高 低來評估漿料的流動性。即流動性好,漿液的旋渦就高,其到達高濃碎漿機頂部的距 離就小,也就是說,該方法測試的數值越小,說明漿料的流動性越好。在漿料流動性 測試方法中所述的高濃碎漿機包括帶加熱或不加熱功能的實驗室高濃碎漿機、具有 高濃攪拌能力的攪拌器等設備。通過漿料流動性測試方法,用來評估漿料濃度提升后,漿料流動性的變化情況, 確保在低濃系統中,實現中濃磨漿時,不對系統產生負面影響。本專利技術在漿料制備階段,加入漿料流變改質劑,通過漿料流變改質劑的作用,實現磨漿濃度提升后,漿料流動性的不變,從而達到在低濃磨漿設備中,實現中濃磨漿 的目的。使用流變改質劑后,漿料的流動性明顯增加,6% 8%中濃漿料的流動性, 可以做到與5%以下低濃流動性相當,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在低濃磨漿設備中實現中濃磨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漿料制備階段,加入漿料流變改質劑,使得磨漿濃度提升后,漿料流動性不變,從而完成在低濃磨漿設備中實現中濃磨漿,具體步驟如下: 1)將紙漿放入碎漿機碎漿,在碎漿機碎漿的過程中,加入漿料 流變改質劑,流變改質劑的用量為相對于絕干漿用量的0.005%~5%; 2)將加入漿料流變改質劑后的6%~8%中濃漿料在低濃磨漿設備中磨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在低濃磨漿設備中實現中濃磨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漿料制備階段,加入漿料流變改質劑,使得磨漿濃度提升后,漿料流動性不變,從而完成在低濃磨漿設備中實現中濃磨漿,具體步驟如下1)將紙漿放入碎漿機碎漿,在碎漿機碎漿的過程中,加入漿料流變改質劑,流變改質劑的用量為相對于絕干漿用量的0.005%~5%;2)將加入漿料流變改質劑后的6%~8%中濃漿料在低濃磨漿設備中磨漿。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低濃設備中實現中濃磨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紙漿包括木材類、禾草類、棉、麻為原料,以化學法、機械法或化學機械法制得的 一種或幾種紙漿混合物。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在低濃設備中實現中濃磨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化學法制得的紙漿為蘇打漿、硫酸鹽漿、漂白硫酸鹽漿、亞硫酸鹽漿、漂白亞硫酸 鹽漿中的任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在低濃設備中實現中濃磨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機械法制得的紙漿為木片磨木漿、磨石磨木漿、熱磨機械漿中的任一種或幾種的混 合物。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在低濃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仁榮,張明,陳劍,萬曉玲,韋丹,
申請(專利權)人: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