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污泥脫水,具體是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及污泥脫水反應系統。
技術介紹
1、污泥深度脫水處理是指對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進行處理,將其中的水分充分脫除,以減少體積、降低濕度和提高固體含量的過程。這種處理方法可以使污泥更容易存儲、運輸和處理,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2、傳統的處理設備在進行污水處理的過程中缺乏使其充分過濾的結構,進而在污泥集中至一處時無法更好的進行過濾,在大量污泥處理時會增加工作時長,進而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及污泥脫水反應系統,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及污泥脫水反應系統,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及污泥脫水反應系統,包括底座;
4、優選的,所述底座上端固定連接有攪拌箱,攪拌箱上端固定連接有進料口,攪拌箱內開設有儲水倉,儲水倉內設置有過濾機構,底座內設置有分料機構;
5、優選的,過濾機構包括旋轉桿、攪拌扇葉、固定板、限位板、限位槽、過濾網、伺服電機、止水閥和轉軸,所述儲水倉內側壁開設有限位槽,限位槽內設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下端固定連接有過濾網,過濾網轉動固定連接有固定板,儲水倉內底壁固定連接有伺服電機,伺服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軸,轉軸上端固定連接有旋轉桿,旋轉桿表面固定連接有攪拌扇葉,轉軸表
6、優選的,分料機構包括出水口、第一電磁閥、出料口、出水管、第二電磁閥和出料管,所述固定板下端固定連接有出料管,出料管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電磁閥,底座一端開設有出料口,出料管下端設置在出料口內,底座一端固定連接有出水口,出水口表面設置有第一電磁閥,儲水倉內側壁設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與出水口相互連通;
7、優選的,減震機構包括第一預留槽、第一彈簧槽、第二彈簧槽、減震彈簧、支桿、抵接塊、橡膠墊、第一承接塊、第二預留槽和第二承接塊,所述底座下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承接塊,第二承接塊下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承接塊,第一承接塊內設置有第一彈簧槽內開設有第一預留槽,第一預留槽內設置有第二彈簧槽,第二彈簧槽內開設有第二預留槽,第二預留槽內設置有減震彈簧,第一承接塊下端固定連接有橡膠墊,橡膠墊內滑動連接有支桿,減震彈簧滑動連接在支桿表面,支桿下端固定連接有抵接塊;
8、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及污泥脫水反應系統:
9、s1、將裝置組裝并放置在合適的工作地點,同時通過進料口將物料加入儲水倉內,進而啟動伺服電機帶動轉軸旋轉,在旋轉桿連接下帶動攪拌扇葉將內部的污泥進行攪拌;
10、s2、進而使其內部的水分更好的穿過過濾網進入儲水倉,在經過出水管后,打開第一電磁閥使水分流出出水口,在運轉一定時間后打開第二電磁閥,使脫水后的物料經由出料管流至出料口內部;
11、s3、且在出料口放置收集裝置后可對脫水污泥進行收集,本專利技術因設有攪拌機構,在攪拌機構的作用下可以使污泥更好且均勻的置于過濾網處;
12、s4、進而使其內部的水分被過濾進入儲水倉內部,且在持續攪拌和通入物料時,可以使其更好的進行混合處理,進一步提升其效率,因設有分料機構,在分料機構的作用下可以使裝置更好的將脫水污泥和水分分離收集,進而在完成時可以更好的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
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5、1.將裝置組裝并放置在合適的工作地點,同時通過進料口將物料加入儲水倉內,進而啟動伺服電機帶動轉軸旋轉,在旋轉桿連接下帶動攪拌扇葉將內部的污泥進行攪拌,進而使其內部的水分更好的穿過過濾網進入儲水倉,在經過出水管后,打開第一電磁閥使水分流出出水口,在運轉一定時間后打開第二電磁閥,使脫水后的物料經由出料管流至出料口內部,且在出料口放置收集裝置后可對脫水污泥進行收集。
16、2.本專利技術因設有攪拌機構,在攪拌機構的作用下可以使污泥更好且均勻的置于過濾網處,進而使其內部的水分被過濾進入儲水倉內部,且在持續攪拌和通入物料時,可以使其更好的進行混合處理,進一步提升其效率,因設有分料機構,在分料機構的作用下可以使裝置更好的將脫水污泥和水分分離收集,進而在完成時可以更好的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上端固定連接有攪拌箱(2),攪拌箱(2)上端固定連接有進料口(1),攪拌箱(2)內開設有儲水倉(14),儲水倉(14)內設置有過濾機構,底座(3)內設置有分料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過濾機構包括旋轉桿(7)、攪拌扇葉(8)、固定板(9)、限位板(12)、限位槽(13)、過濾網(15)、伺服電機(18)、止水閥(19)和轉軸(20),所述儲水倉(14)內側壁開設有限位槽(13),限位槽(13)內設置有限位板(1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2)下端固定連接有過濾網(15),過濾網(15)轉動固定連接有固定板(9),儲水倉(14)內底壁固定連接有伺服電機(18),伺服電機(18)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軸(2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20)上端固定連接有旋轉桿(7),旋轉桿(7)表面固定連接有攪拌扇葉(8),轉軸(20)表面設置有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分料機構包括出水口(4)、第一電磁閥(5)、出料口(6)、出水管(11)、第二電磁閥(16)和出料管(17),所述固定板(9)下端固定連接有出料管(17)。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7)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電磁閥(16),底座(3)一端開設有出料口(6),出料管(17)下端設置在出料口(6)內,底座(3)一端固定連接有出水口(4)。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4)表面設置有第一電磁閥(5),儲水倉(14)內側壁設置有出水管(11),且出水管(11)與出水口(4)相互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減震機構包括第一預留槽(101)、第一彈簧槽(102)、第二彈簧槽(103)、減震彈簧(104)、支桿(105)、抵接塊(106)、橡膠墊(107)、第一承接塊(108)、第二預留槽(109)和第二承接塊(110),所述底座下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承接塊(11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接塊(110)下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承接塊(108),第一承接塊(108)內設置有第一彈簧槽(102)內開設有第一預留槽(101),第一預留槽(101)內設置有第二彈簧槽(103),第二彈簧槽(103)內開設有第二預留槽(109),第二預留槽(109)內設置有減震彈簧(104),第一承接塊(108)下端固定連接有橡膠墊(107),橡膠墊(107)內滑動連接有支桿(105),減震彈簧(104)滑動連接在支桿(105)表面,支桿(105)下端固定連接有抵接塊(106)。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的污泥脫水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上端固定連接有攪拌箱(2),攪拌箱(2)上端固定連接有進料口(1),攪拌箱(2)內開設有儲水倉(14),儲水倉(14)內設置有過濾機構,底座(3)內設置有分料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過濾機構包括旋轉桿(7)、攪拌扇葉(8)、固定板(9)、限位板(12)、限位槽(13)、過濾網(15)、伺服電機(18)、止水閥(19)和轉軸(20),所述儲水倉(14)內側壁開設有限位槽(13),限位槽(13)內設置有限位板(1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2)下端固定連接有過濾網(15),過濾網(15)轉動固定連接有固定板(9),儲水倉(14)內底壁固定連接有伺服電機(18),伺服電機(18)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軸(2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20)上端固定連接有旋轉桿(7),旋轉桿(7)表面固定連接有攪拌扇葉(8),轉軸(20)表面設置有止水閥(19),儲水倉(14)內側壁固定連接有隔板(1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分料機構包括出水口(4)、第一電磁閥(5)、出料口(6)、出水管(11)、第二電磁閥(16)和出料管(17),所述固定板(9)下端固定連接有出料管(17)。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污泥深度脫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強勝,周錦峰,邵先濤,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省蘇安能節能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