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光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可現場安裝的光電連接器。
技術介紹
1、現有的大部分光電連接器為整體式,需要在工廠進行生產組裝。由于在生產組裝過程中需要將分支接口(包括光纖分支接口和電分支接口)不可拆卸地固定在連接器上,所以如果要更換連接器上的分支接口,那么就需要將生產組裝好的連接器拆開;又由于該光電連接器在生產組裝過程中需要將光電混合纜穿過分支接口并固定在連接器兩端,所以將生產組裝好的連接器拆開會破壞光電混合纜從而破壞連接器。因此,現有的大部分光電連接器在生產組裝好之后無法正常拆開,即不能現場安裝,又無法對固定在連接器上的分支接口進行更換,若要進行更換,則需要重新生產組裝連接器,而現有的生產工藝復雜導致重新生產組裝連接器的成本較高。
2、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可現場安裝的光電連接器,旨在解決現有的大部分光電連接器在生產組裝好之后無法正常拆開,即不能現場安裝,又無法對固定在連接器上的分支接口進行更換的技術問題。
2、本技術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可現場安裝的光電連接器,其包括:
4、第一連接件,包括相對的第一連接件第一端和第一連接件第二端;所述第一連接件還包括光纖接孔和電接孔;所述光纖接孔和所述電接孔均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
5、第二連接件,包括相對的第二連接件第一端和第二連接件第二端;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可拆卸連接;
6、其中當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連接時,所述光纖接頭插入所述光纖接孔內以及所述電接頭插入所述電接孔內,用于實現光電通信。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件還包括光電混合纜;所述光電混合纜固定在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二端。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光電混合纜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連接件外;所述光電混合纜的另一部分從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一連接件內,且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內壁圍成一密閉的空腔;所述第一連接件的所述內壁上固定有掛鉤,所述掛鉤位于所述空腔內,用于鉤掛所述光電混合纜中的光纖線。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以卡接的方式可拆卸連接。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鎖扣配合凸臺;所述第二連接件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可轉動的鎖扣;所述鎖扣與所述鎖扣配合凸臺配合,所述鎖扣用于在轉動過程中與所述鎖扣配合凸臺卡合連接,以將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固定,或者所述鎖扣用于在轉動過程中與所述鎖扣配合凸臺脫離,以將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脫離。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鎖扣配合凸臺上設置有鎖桿配合槽;所述鎖扣上設置有可轉動的鎖桿;所述鎖桿與所述鎖桿配合槽配合,所述鎖桿用于在轉動過程中與所述鎖桿配合槽卡合連接,以將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固定,或者所述鎖桿用于在轉動過程中與所述鎖桿配合槽脫離,以將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脫離。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定位凸臺,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的內表面上設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臺和所述定位凹槽配合,以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相對于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的定位。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定位凸臺包括第一定位凸臺和第二定位凸臺,所述定位凹槽包括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凸臺和所述第一定位凹槽配合,所述第二定位凸臺和所述第二定位凹槽配合,以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相對于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的定位。
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凸臺與所述第二定位凸臺的體積不同;所述第一定位凸臺的輪廓形狀和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輪廓形狀相適配,所述第二定位凸臺的輪廓形狀和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輪廓形狀相適配。
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連接件還包括防水組件,所述防水組件分別與所述分支接口和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二端可拆卸連接;所述防水組件包括第一防水塞,所述第一防水塞固定在所述防水組件和所述分支接口之間的連接處,用于防止水分進入所述第二連接件內。
16、本技術提供的可現場安裝的光電連接器,通過將整個光電連接器設計為由相互獨立的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可拆卸連接,當需要現場安裝時,可在現場將第一連接件第一端插入第二連接件第一端,從而第二連接件上的光纖接頭和電接頭分別插入第一連接件上的光纖接孔和電接孔內,以實現光電通信,本光電連接器即可正常工作。并且進一步通過將光纖接孔和電接孔均設置在第一連接件第一端的端口中,以及將光纖接頭和電接頭均設置在第二連接件第一端的端口中,以及將用于容納光纖線或電線的分支接口設置在第二連接件的第二端處,使得用戶可根據實際需求更換第二連接件以達到更換分支接口的目的。因此,本光電連接器在生產組裝好之后可正常拆開和在現場進行安裝,用戶可根據實際需求對固定在本光電連接器上的分支接口進行更換。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可現場安裝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電連接器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還包括光電混合纜;所述光電混合纜固定在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二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電混合纜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連接件外;所述光電混合纜的另一部分從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一連接件內,且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內壁圍成一密閉的空腔;所述第一連接件的所述內壁上固定有掛鉤,所述掛鉤位于所述空腔內,用于鉤掛所述光電混合纜中的光纖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以卡接的方式可拆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鎖扣配合凸臺;所述第二連接件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可轉動的鎖扣;所述鎖扣與所述鎖扣配合凸臺配合,所述鎖扣用于在轉動過程中與所述鎖扣配合凸臺卡合連接,以將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固定,或者所述鎖扣用于在轉動過程中與所述鎖扣配合凸臺脫離,以將所述第二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配合凸臺上設置有鎖桿配合槽;所述鎖扣上設置有可轉動的鎖桿;所述鎖桿與所述鎖桿配合槽配合,所述鎖桿用于在轉動過程中與所述鎖桿配合槽卡合連接,以將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固定,或者所述鎖桿用于在轉動過程中與所述鎖桿配合槽脫離,以將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脫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定位凸臺,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的內表面上設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臺和所述定位凹槽配合,以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相對于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的定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臺包括第一定位凸臺和第二定位凸臺,所述定位凹槽包括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凸臺和所述第一定位凹槽配合,所述第二定位凸臺和所述第二定位凹槽配合,以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相對于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的定位。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臺與所述第二定位凸臺的體積不同;所述第一定位凸臺的輪廓形狀和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輪廓形狀相適配,所述第二定位凸臺的輪廓形狀和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輪廓形狀相適配。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件還包括防水組件,所述防水組件分別與所述分支接口和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二端可拆卸連接;所述防水組件包括第一防水塞,所述第一防水塞固定在所述防水組件和所述分支接口之間的連接處,用于防止水分進入所述第二連接件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現場安裝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電連接器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還包括光電混合纜;所述光電混合纜固定在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二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電混合纜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連接件外;所述光電混合纜的另一部分從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一連接件內,且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內壁圍成一密閉的空腔;所述第一連接件的所述內壁上固定有掛鉤,所述掛鉤位于所述空腔內,用于鉤掛所述光電混合纜中的光纖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以卡接的方式可拆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鎖扣配合凸臺;所述第二連接件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可轉動的鎖扣;所述鎖扣與所述鎖扣配合凸臺配合,所述鎖扣用于在轉動過程中與所述鎖扣配合凸臺卡合連接,以將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固定,或者所述鎖扣用于在轉動過程中與所述鎖扣配合凸臺脫離,以將所述第二連接件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端脫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配合凸臺上設置有鎖桿配合槽;所述鎖扣上設置有可轉動的鎖桿;所述鎖桿與所述鎖桿配合槽配合,所述鎖桿用于在轉動過程中與所述鎖桿配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麻園園,萬清泉,周金安,朱凌華,鐘俊林,
申請(專利權)人:安費諾光纖技術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