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風電設備的,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
技術介紹
1、風電塔架就是風力發電的塔桿,在風力發電機組中主要起支撐作用,同時吸收機組震動,其中包括塔架和塔架內飾件。塔架是風力發電機組的主要承載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支承風力發電機的機械部件,發電系統(重力負載),承受風輪的作用力和風作用在塔架上的力,具有足夠的疲勞強度,能夠承受風輪引起的振動載荷,包括啟動和停機的周期性影響、突風變化、塔影效應等;塔架內飾件設置在塔架內部,為巡視、檢修提出方便的輔助設施,也是支撐電力輸送,信號傳輸電纜的裝置。
2、在風電塔架安裝過程中,需要以凝固的混凝土為基礎的基礎環作為塔架整體的根基,進而在基礎環之上進行風電塔架的搭設,在混凝土筒節澆筑時,如果抗剪預埋件若未定位好,等混凝土筒節凝固后,抗剪預埋件在未保證精度下定位,上部鋼轉接段無法與其進行有效連接,進而影響風電塔架整體施工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由于抗剪預埋件若未定位好,等混凝土筒節凝固后,抗剪預埋件在未保證精度下定位,上部鋼轉接段無法與其進行有效連接,進而影響風電塔架整體施工質量的技術問題。
2、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風電塔筒,包括上部筒節、混凝土筒節和定位組件,所述上部筒節安裝于所述混凝土筒節的頂部,且所述定位組件用于所述上部筒節相對于所述混凝土筒節的定位;
3、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定位圈和多個抗剪預埋件,所述定位圈安裝于所述上
4、結合第一方面的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定位圈設有多有多個連接件,所述定位圈通過多個所述連接件連接于所述混凝土筒節。
5、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定位圈設有多個吊耳,多個所述吊耳相對設置于所述定位圈朝向所述上部筒節的端部。
6、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連接件為條形結構,且所述連接件的一部分設置于所述定位圈的內側,所述連接件的另一部分設置于所述定位圈的外側。
7、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抗剪預埋件包括連接板和多個插接桿,多個所述插接桿設置于所述連接板的底部,且多個所述插接桿用于所述抗埋剪件插接于所述混凝土筒節的間隙。
8、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連接板設有螺紋槽,所述連接板螺栓連接于所述定位圈。
9、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螺紋槽的孔徑小于所述定位孔的孔徑。
10、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定位孔的孔徑為33mm,所述螺紋槽的孔徑為30mm。
11、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多個所述定位孔沿所述定位圈的環向均布設置。
12、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抗剪預埋件的數量不低于16個。
13、本技術實施例帶來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包括上部筒節、混凝土筒節和定位組件,上部筒節安裝于混凝土筒節的頂部,且定位組件用于上部筒節相對于混凝土筒節的定位的方式,其中,定位組件包括定位圈和多個抗剪預埋件,定位圈安裝于上部筒節和混凝土筒節之間,定位圈設有多個定位孔,多個定位孔的設置即為抗剪預埋件的插接位置,工作人員只需要根據定位孔的設置,將多個抗剪預埋件一一對應的插接于多個定位孔即可完成抗剪預埋件的安裝,同時,上部筒節根據各抗剪預埋件的安裝位置,通過吊運設備等裝置的配合,即可完成上部筒節相對于混凝土筒節的準確定位,緩解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由于抗剪預埋件若未定位好,等混凝土筒節凝固后,抗剪預埋件在未保證精度下定位,上部鋼轉接段無法與其進行有效連接的技術問題,達到了上部剛轉接段與混凝土筒節準確定位,保障風電塔架整體施工質量的技術效果。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筒節(10)、混凝土筒節(20)和定位組件(100),所述上部筒節(10)安裝于所述混凝土筒節(20)的頂部,且所述定位組件(100)用于所述上部筒節(10)相對于所述混凝土筒節(20)的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圈(110)設有多有多個連接件(112),所述定位圈(110)通過多個所述連接件(112)連接于所述混凝土筒節(2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圈(110)設有多個吊耳(113),多個所述吊耳(113)相對設置于所述定位圈(110)朝向所述上部筒節(10)的端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112)為條形結構,且所述連接件(112)的一部分設置于所述定位圈(110)的內側,所述連接件(112)的另一部分設置于所述定位圈(110)的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預埋件(120)包括連接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121)設有螺紋槽(122),所述連接板(121)螺栓連接于所述定位圈(11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槽(122)的孔徑小于所述定位孔(111)的孔徑。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11)的孔徑為33mm,所述螺紋槽(122)的孔徑為30m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定位孔(111)沿所述定位圈(110)的環向均布設置。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預埋件(120)的數量不低于16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筒節(10)、混凝土筒節(20)和定位組件(100),所述上部筒節(10)安裝于所述混凝土筒節(20)的頂部,且所述定位組件(100)用于所述上部筒節(10)相對于所述混凝土筒節(20)的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圈(110)設有多有多個連接件(112),所述定位圈(110)通過多個所述連接件(112)連接于所述混凝土筒節(2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圈(110)設有多個吊耳(113),多個所述吊耳(113)相對設置于所述定位圈(110)朝向所述上部筒節(10)的端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112)為條形結構,且所述連接件(112)的一部分設置于所述定位圈(110)的內側,所述連接件(112)的另一部分設置于所述定位圈(110)的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風電塔架的定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源,黃張裕,張東燦,陳斌,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