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拋丸機主軸領域,具體是一種提高拋丸機主軸穩定性的旋轉軸頭結構。
技術介紹
1、拋丸機的主軸一般為一端懸空的結構,盤圓線材從懸空的端部懸掛在主軸上,這樣的結構導致主軸的受力不均勻,在長時間的使用后主軸很容易發生彎曲,與拋丸機主體連接位置的軸承磨損嚴重,大大影響拋丸機主軸的使用壽命,現有技術中有多種對懸空的端部進行支撐的結構,用于提高主軸受力的穩定性,但是這些結構在使用后很容易磨損,需要經常進行更換,使用起來非常不便,因此如何提高主軸受力穩定性是拋丸機使用過程中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拋丸機主軸穩定性的旋轉軸頭結構,它能夠解決拋丸機主軸受力不穩定影響使用壽命的技術問題,實現對主軸端部的有效支撐,從而提高主軸旋轉受力過程中的穩定性,且結構密封性好不易磨損,使得對主軸的支撐效果更加穩定和長久。
2、本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3、一種提高拋丸機主軸穩定性的旋轉軸頭結構,包括與主軸連接的軸心,所述軸心的外側轉動連接有軸殼,所述軸心與軸殼之間設有軸承,所述軸心的端部設有配合軸承內圈使用的鎖緊螺母,所述軸心與軸殼之間設有密封組件,所述軸殼外的端部轉動連接有支桿,所述支桿的底部設有支撐盤,所述軸殼外的端部設有相互垂直的兩個固定件,兩個固定件分別與轉動前后的支桿活動連接。
4、進一步的,所述軸殼內側的一端設有定位臺階,所述軸承的一側與定位臺階相接觸,所述鎖緊螺母與軸承內圈之間設有止退墊圈。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提高拋丸機主軸穩定性的旋轉軸頭結構,包括與主軸(1)連接的軸心(2),所述軸心(2)的外側轉動連接有軸殼(3),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心(2)與軸殼(3)之間設有軸承(4),所述軸心(2)的端部設有配合軸承(4)內圈使用的鎖緊螺母(5),所述軸心(2)與軸殼(3)之間設有密封組件,所述軸殼(3)外的端部轉動連接有支桿(6),所述支桿(6)的底部設有支撐盤(7),所述軸殼(3)外的端部設有相互垂直的兩個固定件(8),兩個固定件(8)分別與轉動前后的支桿(6)活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提高拋丸機主軸穩定性的旋轉軸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殼(3)內側的一端設有定位臺階(9),所述軸承(4)的一側與定位臺階(9)相接觸,所述鎖緊螺母(5)與軸承(4)內圈之間設有止退墊圈(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提高拋丸機主軸穩定性的旋轉軸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1)的端部設有卡槽(11),所述軸心(2)的端部設有配合卡槽(11)使用的卡盤(12),所述軸殼(3)與卡盤(12)的一側轉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提高拋丸機主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提高拋丸機主軸穩定性的旋轉軸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組件還包括氈圈密封墊(14)和迷宮密封墊(1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提高拋丸機主軸穩定性的旋轉軸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殼(3)外的端部設有垂直的固定板(16),其中一個固定件(8)設置在固定板(16)上,所述固定件(8)與支桿(6)螺紋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提高拋丸機主軸穩定性的旋轉軸頭結構,包括與主軸(1)連接的軸心(2),所述軸心(2)的外側轉動連接有軸殼(3),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心(2)與軸殼(3)之間設有軸承(4),所述軸心(2)的端部設有配合軸承(4)內圈使用的鎖緊螺母(5),所述軸心(2)與軸殼(3)之間設有密封組件,所述軸殼(3)外的端部轉動連接有支桿(6),所述支桿(6)的底部設有支撐盤(7),所述軸殼(3)外的端部設有相互垂直的兩個固定件(8),兩個固定件(8)分別與轉動前后的支桿(6)活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提高拋丸機主軸穩定性的旋轉軸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殼(3)內側的一端設有定位臺階(9),所述軸承(4)的一側與定位臺階(9)相接觸,所述鎖緊螺母(5)與軸承(4)內圈之間設有止退墊圈(10)。
3.根據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崔萬飛,
申請(專利權)人:濟南普銘威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