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制備丙烯聚合物的方法。具體而言,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制備抗沖擊丙烯共聚物的方法。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制備多相丙烯共聚物的方法,所述多相丙烯共聚物包含半結晶基質和分散在基質內的無定形共聚物相。本專利技術還涉及適于制造具有良好的低溫韌性的管材的方法。所要解決的問題ep-a-2796472公開了一種在兩個階段中聚合丙烯的方法,其中,在第一階段中制備低分子量丙烯均聚物,并且在第二階段中制備高分子量丙烯共聚物。ep-a-2796473公開了一種在三個階段中聚合丙烯的方法。在第一階段中制備了低分子量的丙烯均聚物,在第二階段中制備了高分子量共聚物,在第三階段中制備了含有10至40摩爾%,優選15至30摩爾%的共聚單體單元的丙烯共聚物。ep-a-2610271公開了一種用于丙烯聚合的固體催化劑組分。該催化劑含有內部供體,其為選自苯甲酸酯、亞烷基醇二苯甲酸酯、馬來酸酯、1-環己烯-1,2-二羧酸二烷基酯和1,3-二醚中的化合物,或任何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
技術介紹
技術實現思路
1、從一個方面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在烯烴聚合催化劑存在下,制備多相共聚物組合物的方法,所述多相共聚物組合物包含丙烯單體和選自乙烯、具有4至10個碳原子的α-烯烴及它們的混合物中的共聚單體,所述烯烴聚合催化劑包含進一步包括鈦、鎂、鹵素和內部供體的固體催化劑組分和助催化劑,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1)將固體催化劑組分、助催化劑、丙烯單體和氫氣的料流引入第一聚合反應器中;
3、(2)在第
4、(3)從第一聚合反應器中抽出包含第一丙烯聚合物的料流并將其送至第二聚合反應器;
5、(4)將丙烯單體料流引入第二聚合反應器中;
6、(5)在第二聚合反應器中制備包含第一丙烯聚合物和第二丙烯聚合物的第一聚合物混合物,所述第一聚合物混合物具有0.05至1.0g/10min的第二熔體流動速率mfr2,并且所述第二熔體流動速率小于第一熔體流動速率;
7、(6)從第二聚合反應器中抽出包含第一聚合物混合物的料流并將其送至第三聚合反應器;
8、(7)將丙烯單體和共聚單體的料流引入第三聚合反應器中;
9、(8)在第三聚合反應器中制備包含第一聚合物混合物和第三丙烯共聚物的多相共聚物組合物,所述多相共聚物組合物具有0.05至1.0g/10min的第三熔體流動速率mfr2,所述多相共聚物的共聚單體單元的含量為5至25摩爾%;其中根據iso?16152測定的多相共聚物中二甲苯可溶部分的量為14至35重量%,并且由多相共聚物的無定形聚合物(am)測量的特性粘度為1.5至4.4dl/g;以及
10、(9)從第三聚合反應器回收所述多相共聚物組合物,
11、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供體為具有根據式(i)結構的化合物:
12、
13、其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且為直鏈或支鏈c1-c12烷基,以及r為氫或直鏈、支鏈或環狀c1-c12烷基。
14、從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通過上述方法得到的多相共聚物,所述多相共聚物包含:
15、(a)第一丙烯聚合物,其選自丙烯均聚物和包含0.1至5摩爾%的選自乙烯、具有4至10個碳原子的α-烯烴及其混合物中的共聚單體的丙烯無規共聚物,并且熔體流動速率mfr2為0.1至4.0g/10min;
16、(b)第二丙烯聚合物,其選自丙烯均聚物和包含0.1至5摩爾%的選自乙烯、具有4至10個碳原子的α-烯烴及其混合物中的共聚單體的丙烯無規共聚物,并且熔體流動速率mfr2為0.05至0.3g/10min且小于第一丙烯聚合物的mfr2;
17、(c)第三丙烯聚合物,其選自含有35至75摩爾%的選自乙烯、具有4至10個碳原子的α-烯烴及其混合物中的共聚單體的單元的無規丙烯共聚物;并且
18、其中所述多相共聚物包含1至30ppm的來自所述催化劑的鎂并且不包含源自所述催化劑的鄰苯二甲酸酯。
19、從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提供了由如上定義的多相丙烯共聚物制成的具有良好的低溫韌性的管材。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在烯烴聚合催化劑的存在下制備包含丙烯單體和選自乙烯、含有4至10個碳原子的α-烯烴及其混合物中的共聚單體的多相共聚物組合物的方法,所述烯烴聚合催化劑包含固體催化劑組分和助催化劑,所述固體催化劑組分進一步包括鈦、鎂、鹵素和內部供體,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具有根據式(I)的結構的化合物為雙(2-乙基己基)檸康酸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丙烯聚合物為丙烯均聚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丙烯聚合物為丙烯均聚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混合物包含35至60重量%的第一丙烯聚合物和40至65重量%的第二丙烯聚合物。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相共聚物組合物包含65至86重量%的第一聚合物混合物,和14至35重量%的第三共聚物。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相共聚物組合物包含70至86重量%的第一聚合物混合物,和14至35重量%的第三共聚物。
8.根據權利要求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聚合反應器為氣相反應器。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聚合反應器為氣相反應器。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聚合物為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三聚合反應器中乙烯與丙烯的摩爾比200至700mol/kmol。
13.一種由權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獲得的多相共聚物,其包含: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多相聚合物,其中,所述多相共聚物包含2至20ppm的源自所述催化劑的鎂。
15.一種由權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項所述方法獲得的丙烯與選自乙烯、具有4至10個碳原子的α-烯烴及其混合物中的共聚單體的多相丙烯共聚物,所述多相丙烯共聚物包含5至25摩爾%的源自所述共聚單體的單元和75至95摩爾%的丙烯單元,并且進一步的特征在于其熔體指數MFR2為0.05至2.0g/10min。
16.一種管材,其由根據權利要求13至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多相丙烯共聚物制造。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在烯烴聚合催化劑的存在下制備包含丙烯單體和選自乙烯、含有4至10個碳原子的α-烯烴及其混合物中的共聚單體的多相共聚物組合物的方法,所述烯烴聚合催化劑包含固體催化劑組分和助催化劑,所述固體催化劑組分進一步包括鈦、鎂、鹵素和內部供體,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具有根據式(i)的結構的化合物為雙(2-乙基己基)檸康酸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丙烯聚合物為丙烯均聚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丙烯聚合物為丙烯均聚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混合物包含35至60重量%的第一丙烯聚合物和40至65重量%的第二丙烯聚合物。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相共聚物組合物包含65至86重量%的第一聚合物混合物,和14至35重量%的第三共聚物。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相共聚物組合物包含70至86重量%的第一聚合物混合物,和14至35重量%的第三共聚物。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保利·萊斯基寧,約翰娜·利亞,王靜波,馬庫斯·加萊特內爾,
申請(專利權)人:北歐化工股份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