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角模連接模板,尤其涉及一種無角模鋼模板轉角連接加固裝置。
技術介紹
1、在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結構轉角處的模板通常采用定型角模,定型角模采購成本比平面模板高,且由于要和平面模板尺寸相適應,通用性不高,不能大范圍周轉使用。同時市面上還有一些用于將平面模板組裝成轉角模板的連接件,大多構造復雜,安裝費時,采購成本也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無角模鋼模板轉角連接加固裝置,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轉角用定型角模通用性低且成本高的問題。
2、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無角模鋼模板轉角連接加固裝置,包括水平布置的頂部鋼模板、豎直布置的側面鋼模板和連接角鋼,頂部鋼模板的端部連接在側面鋼模板的頂部,連接角鋼固定于側面鋼模板的頂部,連接角鋼的豎直段與頂部鋼模板的一端通過安裝螺栓固定連接,安裝螺栓上套設有套管,套管的兩端分別與頂部鋼模板和連接角鋼的相對壁抵接。
3、優選的,所述套管的至少一端連接有墊片。
4、優選的,所述連接角鋼的豎直段上開設有條形孔,所述安裝螺栓貫穿條形孔,條形孔的長度方向與所述連接角鋼的長度方向平行,所述連接角鋼的水平段上設置有圓孔,所述連接角鋼的水平段通過連接螺栓與側面鋼模板的頂端連接,連接螺栓貫穿圓孔。
5、優選的,所述頂部鋼模板的端部設置有側邊肋板,所述側面鋼模板的頂部設置有頂部肋板,側邊肋板與所述側面鋼模板側壁的側面面板貼合,所述連接角鋼的水平段與頂部肋板貼合。
6、優選
7、相比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采用角鋼制作的連接角鋼,通過布置頂部鋼模板和側面鋼模板的拼接形式,通過連接角鋼連接頂部鋼模板和側面鋼模板,實現轉角模板的制作,且頂部鋼模板一部分和側面鋼模板抵接,另一部分與連接角鋼連接,能夠有效地限位,且通過拼裝形成轉角模板長度調整簡單,通用性強;降低了轉角模板的制作成本,提高了通用性和結構的穩定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無角模鋼模板轉角連接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布置的頂部鋼模板(6)、豎直布置的側面鋼模板(7)和連接角鋼(1),頂部鋼模板(6)的端部連接在側面鋼模板(7)的頂部,連接角鋼(1)固定于側面鋼模板(7)的頂部,連接角鋼(1)的豎直段與頂部鋼模板(6)的一端通過安裝螺栓(2)固定連接,安裝螺栓(2)上套設有套管(10),套管(10)的兩端分別與頂部鋼模板(6)和連接角鋼(1)的相對壁抵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無角模鋼模板轉角連接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0)的至少一端連接有墊片。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無角模鋼模板轉角連接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角鋼(1)的豎直段上開設有條形孔(15),所述安裝螺栓(2)貫穿條形孔(15),條形孔(15)的長度方向與所述連接角鋼(1)的長度方向平行,所述連接角鋼(1)的水平段上設置有圓孔(14),所述連接角鋼(1)的水平段通過連接螺栓(3)與側面鋼模板(7)的頂端連接,連接螺栓(3)貫穿圓孔(14)。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無角模鋼模板轉角連接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鋼模板(6)的端部設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無角模鋼模板轉角連接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邊肋板(4)與側面面板(9)的接觸部為搭接段(11),搭接段(11)的長度在所述側邊肋板(4)長度的1/3~1/2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無角模鋼模板轉角連接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布置的頂部鋼模板(6)、豎直布置的側面鋼模板(7)和連接角鋼(1),頂部鋼模板(6)的端部連接在側面鋼模板(7)的頂部,連接角鋼(1)固定于側面鋼模板(7)的頂部,連接角鋼(1)的豎直段與頂部鋼模板(6)的一端通過安裝螺栓(2)固定連接,安裝螺栓(2)上套設有套管(10),套管(10)的兩端分別與頂部鋼模板(6)和連接角鋼(1)的相對壁抵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無角模鋼模板轉角連接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0)的至少一端連接有墊片。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無角模鋼模板轉角連接加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角鋼(1)的豎直段上開設有條形孔(15),所述安裝螺栓(2)貫穿條形孔(15),條形孔(1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石礫,李琪,俞奇,黃超,陸嘉,朱敏,胡永琪,何江峽,龍遠祥,朱俊杰,吳建華,董立政,姜宏立,胡宗建,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葛洲壩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