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及汽車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40702945 閱讀: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01
    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及汽車,涉及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包括殼體、下飾板及導風組件,導風組件包括第一上下導風葉片、第二上下導風葉片及連桿機構,殼體的兩端設有開口,殼體的其中一端開口形成進風口,下飾板包括朝向汽車上方傾斜延伸的下飾板本體,殼體的下壁遠離進風口的一端與下飾板本體的第一端連接,下飾板本體的第二端高于下飾板本體的第一端,令下飾板本體的第二端所在的水平面為標準平面,標準平面與殼體的上壁所在平面之間形成出風通道,第一上下導風葉片置于出風通道內,第二上下導風葉片位于標準平面與下飾板本體之間,第一上下導風葉片與第二上下導風葉片通過連桿機構連接。能夠減少汽車空調出風結構的出風口尺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零部件,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及汽車


    技術介紹

    1、汽車空調出風結構是汽車空調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安裝在汽車儀表板上,用戶可通過撥動撥鈕帶動上下導風葉片運動,進而調節出風口的上下出風角度和出風量,滿足不同乘客的吹風要求。

    2、為了使得出風口的上下極限出風角度更大,通常需要在上下方向上設置兩個及兩個以上的上下導風葉片,如此一來,使得出風口的尺寸較大,影響汽車儀表板上其他零部件的安裝,同時降低了汽車內飾的美觀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旨在解決現有汽車空調出風結構的出風口占用較大空間的技術問題。

    2、一方面,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包括殼體、下飾板及導風組件,所述導風組件包括第一上下導風葉片、第二上下導風葉片及連桿機構,所述殼體的兩端設有開口,所述殼體的其中一端開口形成進風口,所述下飾板包括朝向汽車上方傾斜延伸的下飾板本體,所述殼體的下壁遠離所述進風口的一端與所述下飾板本體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下飾板本體的第二端高于所述下飾板本體的第一端,令所述下飾板本體的第二端所在的水平面為標準平面,所述標準平面與所述殼體的上壁所在平面之間形成出風通道,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置于所述出風通道內,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位于所述標準平面與所述下飾板本體之間,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與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通過所述連桿機構連接。

    3、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結構相較于現有技術至少具有以下優勢:

    4、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可安裝于汽車儀表板上,殼體的前端開口形成進風口,下飾板本體設置于殼體的下壁后端,令下飾板本體的兩端分別為第一端和第二端,由于其朝向汽車上方傾斜延伸,其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前下方,或者說,第二端位于第一端的后上方,即,第一端與殼體的下壁后端連接,第二端高于殼體的下壁,另外,第二端通常應低于殼體的上壁,進而可在下飾板本體的第二端所在的水平面與殼體的上壁所在平面之間形成出風通道,當驅動第一上下導風葉片以通過連桿機構帶動第二上下導風葉片運動時,使得由進風口進入的氣流,經調整后從出風通道吹出,實現空調出風結構的出風作用。同時,第二上下導風葉片位于下飾板本體的第二端所在的水平面與下飾板本體之間,也即第二上下導風葉片位于出風通道的下方,可減小出風口的尺寸,方便周圍零部件的安裝,同時提升汽車內飾的美觀性。

    5、可選地,所述連桿機構包括固定桿及活動桿,所述固定桿安裝于所述殼體內,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沿出風方向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固定桿及所述活動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沿出風方向的一端與所述固定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沿出風方向的的另一端與所述活動桿活動連接。

    6、可選地,所述固定桿上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為弧形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弧度方向與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的轉動方向相匹配,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上設有與所述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沿所述限位槽移動。

    7、可選地,所述活動桿上設有第一導向槽,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導向槽相匹配的第一導向柱,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通過所述第一導向柱及所述第一導向槽與所述活動桿連接,所述第一導向柱用于沿所述第一導向槽移動。

    8、可選地,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通過轉軸與所述活動桿轉動連接,所述活動桿上設有第二導向柱,所述第二導向柱位于所述第一導向槽遠離所述轉軸的一側,所述固定桿上設有與所述第二導向柱相匹配的第二導向槽,所述活動桿通過所述第二導向柱及所述第二導向槽與所述固定桿連接,所述第二導向柱用于沿所述第二導向槽移動。

    9、可選地,所述固定桿遠離所述進風口的一面朝向遠離所述進風口的方向凸出以形成間隔設置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與所述第一固定部轉動連接,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與所述第二固定部轉動連接,且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與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轉動軸線位于所述標準平面內。

    10、可選地,該汽車空調出風結構還包括撥鈕,所述撥鈕的一端伸入所述出風通道以與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驅動連接。

    11、可選地,該汽車空調出風結構還包括上飾板,所述上飾板設于所述殼體的上壁遠離所述進風口的一端,所述上飾板與所述殼體、所述下飾板配合安裝。

    12、另一方面,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汽車,包括上述的汽車空調出風結構。所述汽車相較于現有技術所具有的優勢與上述汽車空調出風結構相同,不再贅述。

    13、可選地,所述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對稱設置設有兩個,兩個所述汽車空調出風結構的殼體在遠離進風口的一端相互連通,兩個述汽車空調出風結構的導風組件的固定桿連接成一體,兩個所述汽車空調出風結構的下飾板連接成一體。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下飾板(2)及導風組件(3),所述導風組件(3)包括第一上下導風葉片(31)、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及連桿機構,所述殼體(1)的兩端設有開口,所述殼體(1)的其中一端開口形成進風口(11),所述下飾板(2)包括朝向汽車上方傾斜延伸的下飾板本體(21),所述殼體(1)的下壁遠離所述進風口(11)的一端與所述下飾板本體(21)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下飾板本體(21)的第二端高于所述下飾板本體(21)的第一端,令所述下飾板本體(21)的第二端所在的水平面為標準平面,所述標準平面與所述殼體(1)的上壁所在平面之間形成出風通道(12),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31)置于所述出風通道(12)內,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位于所述標準平面與所述下飾板本體(21)之間,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31)與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通過所述連桿機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機構包括固定桿(33)及活動桿(34),所述固定桿(33)安裝于所述殼體(1)內,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31)沿出風方向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固定桿(33)及所述活動桿(34)轉動連接,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沿出風方向的一端與所述固定桿(33)轉動連接,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沿出風方向的的另一端與所述活動桿(34)活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桿(33)上設有限位槽(331),所述限位槽(331)為弧形限位槽,所述限位槽(331)的弧度方向與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的轉動方向相匹配,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上設有與所述限位槽(331)相匹配的限位柱(321),所述限位柱(321)用于沿所述限位槽(331)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桿(34)上設有第一導向槽(341),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導向槽(341)相匹配的第一導向柱(322),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通過所述第一導向柱(322)及所述第一導向槽(341)與所述活動桿(34)連接,所述第一導向柱(322)用于沿所述第一導向槽(341)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31)通過轉軸與所述活動桿(34)轉動連接,所述活動桿(34)上設有第二導向柱(342),所述第二導向柱(342)位于所述第一導向槽(341)遠離所述轉軸的一側,所述固定桿(33)上設有與所述第二導向柱(342)相匹配的第二導向槽(332),所述活動桿(34)通過所述第二導向柱(342)及所述第二導向槽(332)與所述固定桿(33)連接,所述第二導向柱(342)用于沿所述第二導向槽(332)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桿(33)遠離所述進風口(11)的一面朝向遠離所述進風口(11)的方向凸出以形成間隔設置的第一固定部(333)和第二固定部(334),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31)與所述第一固定部(333)轉動連接,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與所述第二固定部(334)轉動連接,且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與所述第二固定部(334)的轉動軸線位于所述標準平面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撥鈕(4),所述撥鈕(4)的一端伸入所述出風通道(12)以與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31)驅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飾板(5),所述上飾板(5)設于所述殼體(1)的上壁遠離所述進風口(11)的一端,所述上飾板(5)與所述殼體(1)、所述下飾板(2)配合安裝。

    9.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對稱設置設有兩個,兩個所述汽車空調出風結構的殼體(1)在遠離進風口(11)的一端相互連通,兩個述汽車空調出風結構的導風組件(3)的固定桿(33)連接成一體,兩個所述汽車空調出風結構的下飾板(2)連接成一體。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下飾板(2)及導風組件(3),所述導風組件(3)包括第一上下導風葉片(31)、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及連桿機構,所述殼體(1)的兩端設有開口,所述殼體(1)的其中一端開口形成進風口(11),所述下飾板(2)包括朝向汽車上方傾斜延伸的下飾板本體(21),所述殼體(1)的下壁遠離所述進風口(11)的一端與所述下飾板本體(21)的第一端連接,所述下飾板本體(21)的第二端高于所述下飾板本體(21)的第一端,令所述下飾板本體(21)的第二端所在的水平面為標準平面,所述標準平面與所述殼體(1)的上壁所在平面之間形成出風通道(12),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31)置于所述出風通道(12)內,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位于所述標準平面與所述下飾板本體(21)之間,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31)與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通過所述連桿機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機構包括固定桿(33)及活動桿(34),所述固定桿(33)安裝于所述殼體(1)內,所述第一上下導風葉片(31)沿出風方向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固定桿(33)及所述活動桿(34)轉動連接,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沿出風方向的一端與所述固定桿(33)轉動連接,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沿出風方向的的另一端與所述活動桿(34)活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桿(33)上設有限位槽(331),所述限位槽(331)為弧形限位槽,所述限位槽(331)的弧度方向與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的轉動方向相匹配,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上設有與所述限位槽(331)相匹配的限位柱(321),所述限位柱(321)用于沿所述限位槽(331)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桿(34)上設有第一導向槽(341),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導向槽(341)相匹配的第一導向柱(322),所述第二上下導風葉片(32)通過所述第一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尚鋒張東紅胡新亮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午夜无码性爽快影院6080|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嫩草影院无码av|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无码WWW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牛牛|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无码WWW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野外|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