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補胎工具,具體涉及一種補胎套件。
技術介紹
1、在騎乘一自行車時,為了避免遇到該自行車的一輪胎因輾壓尖銳物而產生一破孔的問題,多數的騎乘者都會隨身攜帶用于修補輪胎的相關工具,尤其是一補胎針以及一補胎條,以達到實時修補的效果。該補胎針為了可以將該補胎條塞入于該輪胎的破孔,其尖端的結構往往為一杈結構才得以將該補胎條放置于該杈結構之間所構成的一縫隙,并通過尖端將該補胎條經由該破孔擠入,隨后再將該補胎針拔出,于拔出之際該補胎條便會留置于該破孔并且與該杈結構分離。
2、然而,于使用時,該補胎針通過將其尖端對應該輪胎的破孔時,該杈結構所構成的外徑往往會對于該破孔產生第二次甚至是多次的破壞,導致該輪胎內一氣體的流失增加,也容易造成該補胎條無法完整的或是密實的填補該破孔,且該補胎針以及該補胎條皆為面臨補胎時才得以使用的工具,散亂零件以及尺寸收納的問題往往成為使用者的麻煩。因此,可以開發一種于補胎時防止該輪胎的破孔產生第二次破壞,并且克服散亂零件以及工具尺寸導致不易收納的問題,是相關產業急欲發展的目標。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開發一種于補胎時可以防止一輪胎的破孔產生二次破壞,并且克服散亂零件以及工具尺寸導致不易收納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補胎套件,其包含位置于相對兩端的一導引尖端,該導引尖端的外徑朝向末端逐漸縮小,形成一尖頭部;以及一接合端,用于與一工具件結合,并且可選擇的沿軸方向與該工具件分離,其中,該導引尖端以及該接合端之間,形成有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用于放置一補胎條。
2、其中,該補胎套件為一柱狀,該接合端的末端形成有一端面,于該端面軸向的凹設有一接合構造,該接合構造可以是一圓形凹孔、一一字形凹孔、一六角形凹孔或是一多邊形凹孔。
3、其中,于該補胎套件徑向的穿設有一容置孔,該容置孔內構成有該容置空間。
4、其中,于該補胎套件徑向的穿設有二個容置孔,二個該容置孔內構成有該容置空間。
5、其中,該導引尖端的任一周圍凹設有貫穿該補胎套件的一剖溝,該導引尖端呈現一叉狀結構,該叉狀結構包含一第一尖頭部以及一第二尖頭部,且該第一尖頭部以及該第二尖頭部之間間隔有該剖溝。
6、其中,該剖溝至該尖頭部以一軸方向的朝向該容置孔延伸,該剖溝連通鄰近的該容置孔。
7、其中,該尖頭部旁側的表面凹設有該剖溝,且該剖溝連通鄰近的該容置孔,該導引尖端經由該剖溝區分成長度相對較長的該第一尖頭部以及長度相對較短的該第二尖頭部,其中該第二尖頭部朝向該容置空間延伸突出形成有一抵擋結構。
8、進一步地,該剖溝貫穿該補胎套件的方向與該容置孔相同貫穿該補胎套件的方向相同。
9、進一步地,該補胎套件的一環表面鄰近該接合端處形成有延伸至該接合端末端的一頸縮結構,使得該接合端的外徑小于該環表面的外徑,該接合端與該環表面之間形成有一凸緣。
10、進一步地,該補胎套件選由一生物可分解的材料制成。
11、本技術于使用,當該補胎套件以該接合端與該工具件結合,且于該容置空間內放置有該補胎條后,通過手持該工具件將該補胎套件的該導引尖端對應一輪胎的一破孔擠入,該補胎套件于穿越并且撐張該破孔時,該破孔緊包覆于該補胎套件周圍,此時該補胎條因應該補胎套件的擠入方向以及該破孔包覆所提供的擠壓力,該補胎條突出于該容置空間的兩端朝向該接合端方向凹折,當該補胎套件整體穿越該破孔時,此時該補胎條的兩端的至少一部份以及該工具件的至少一部份仍穿設于該破孔,接著,將該工具件相對該輪胎至該破孔拔除,該補胎套件的該接合端與該工具件分離,此時,該補胎套件留置于該輪胎內,且該補胎條穿越該破孔,完成補胎的程序。
12、本技術所提供的該補胎套件可以達到以下優勢:
13、1.該補胎套件體積小且重量,不僅輕攜帶方便也可以與同樣是小體積的該補胎條一起收納不易遺漏,使用者也可以無須多備置補胎針的工具,減少收納空間。
14、2.依據所需利用該接合構造以及該頸縮結設計成同時的具備適用于市面上常見工具件以及專用的組裝結構的產品,達到十足的產業應用性。
15、3.具有該剖溝的該導引尖端可以順應該擠壓力而變形,并且實質上的減小該導引尖端的外徑,防止該破孔因過度撐張產生二次破壞的狀況發生,有助于該補胎條可以更密實的填補該破孔。
16、4.多個該容置空間的設計,可以依據該破孔大小的需求,決定該補胎條的放置數量。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其相對兩端包含: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該補胎套件為一柱狀,該接合端的末端形成有一端面,于該端面軸向的凹設有一接合構造,該接合構造可以是一圓形凹孔、一一字形凹孔、一六角形凹孔或是一多邊形凹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于該補胎套件徑向的穿設有一容置孔,該容置孔內構成有該容置空間。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于該補胎套件徑向的穿設有二個容置孔,二個該容置孔內構成有該容置空間。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該導引尖端的任一周圍凹設有貫穿該補胎套件的一剖溝,該導引尖端呈現一叉狀結構,該叉狀結構包含一第一尖頭部以及一第二尖頭部,且該第一尖頭部以及該第二尖頭部之間間隔有該剖溝。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該剖溝至該尖頭部以一軸方向的朝向該容置孔延伸,該剖溝連通鄰近的該容置孔。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該尖頭部旁側的表面凹設有該剖溝,且該剖溝連通鄰近的該容置孔,該導引尖端經由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該剖溝貫穿該補胎套件的方向與該容置孔相同貫穿該補胎套件的方向相同。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該剖溝貫穿該補胎套件的方向與該容置孔相同貫穿該補胎套件的方向相同。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該補胎套件的一環表面鄰近該接合端處形成有延伸至該接合端末端的一頸縮結構,使得該接合端的外徑小于該環表面的外徑,該接合端與該環表面之間形成有一凸緣。
11.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該補胎套件選由一生物可分解的材料制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其相對兩端包含: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該補胎套件為一柱狀,該接合端的末端形成有一端面,于該端面軸向的凹設有一接合構造,該接合構造可以是一圓形凹孔、一一字形凹孔、一六角形凹孔或是一多邊形凹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于該補胎套件徑向的穿設有一容置孔,該容置孔內構成有該容置空間。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于該補胎套件徑向的穿設有二個容置孔,二個該容置孔內構成有該容置空間。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該導引尖端的任一周圍凹設有貫穿該補胎套件的一剖溝,該導引尖端呈現一叉狀結構,該叉狀結構包含一第一尖頭部以及一第二尖頭部,且該第一尖頭部以及該第二尖頭部之間間隔有該剖溝。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補胎套件,其特征在于,該剖溝至該尖頭部以一軸方向的朝向該容置孔延伸,...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