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床夾具,尤其是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
技術介紹
1、現有支承胎具通常以平面定位方式工作,即利用固定支承元件的定位表面和工件定位表面相接觸而實現定位,其固定支承元件的定位表面相對機床工作臺通常是固定的。由于精加工工序通常余量較少且要求加工出的精度較高,因而需要前工序加工出精度高的表面用于當前精加工工序定位或找正。即使工件該表面在裝配時無配合要求,由于定位或找正需求也要加工成高精度表面,進而推高了產品成本。
2、另外,以平面與孔組合、孔與孔組合定位時,因固定支承元件的定位表面采用單一表面定位,不能限制在該表面上滑動的兩個自由度,致使每件工件夾緊前需要耗費較長時間調整,占用了員工工時,同時影響了精加工設備的運行效率,同時傳統的支承元件只是從外側對工件進行擠壓定位,定位方式比較有限,而且支承胎具的面積直接限制了加工工件的規格,適用范圍比較有限。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固定支承元件的定位表面采用單一表面定位,不能限制在該表面上滑動的兩個自由度,致使每件工件夾緊前需要耗費較長時間調整,占用了員工工時,同時影響了精加工設備的運行效率,同時傳統的支承元件只是從外側對工件進行擠壓定位,定位方式比較有限,而且支承胎具的面積直接限制了加工工件的規格,適用范圍比較有限。
2、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包括胎具臺面、胎具中間軸頂板、胎具中間軸和胎具底板,所述胎具底板下表面開設有內部設
3、所述的胎具臺面和胎具中間軸頂板通過第一緊固螺釘聯接。
4、所述的胎具臺面上表面開設有十二個條形結構t型槽,所述限位墊塊通過下端由第二緊固螺釘連接的t型槽螺母插入條形結構t型槽內部與胎具臺面上表面相連接。
5、所述胎具中間軸外側面上開設有復數個縱置裝配口,所述縱置裝配口內頂面和內底面上對稱開設有內側裝配盲孔。
6、所述弧形側向張合裝置包括通過上、下端裝配軸插入內側裝配盲孔與縱置裝配口活動連接的內部連接筒、固定在內部連接筒外側面上的一體結構的弧形外部限位板、滑動裝配在弧形外部限位板內側的弧形升降板、固定在弧形升降板上端的頂部限位塊和開設在內部連接筒外側弧形面上、下端的環形調節蝸輪槽。
7、所述頂置控制模組包括安裝在胎具中間軸頂板下表面的橫置導向管、固定安裝在縱置裝配口內側開口位置的縱置導向管、固定在縱置裝配口內側開口上、下端的側置導向框、活動插接在胎具中間軸頂板中心位置內部的主控制軸、活動插接在橫置導向管內部的橫置從動軸、活動插接在縱置導向管內部的縱置從動軸和活動安裝在側置導向框內部的橫置驅動蝸桿。
8、所述胎具底板外側面上開設有十二個外沿的開口槽,所述胎具底板上開設有十二個用于裝配頂出螺栓的螺紋孔。
9、所述胎具底板和變形墊塊用限位螺釘串聯,變形墊塊水平滑動被限制但仍有上下位移間隙。
10、所述胎具臺面中央開設有是貫通至胎具中間軸內腔的中央通孔,所述條形結構t型槽內底面從外往中央通孔位置逐漸降低,所述中央通孔內部設置有用于控制主控制軸的可拆卸式頂部控制旋鈕。
11、所述條形結構t型槽內側壁上開設有側置條形限位槽,所述胎具臺面內部開設有與側置條形限位槽內部相連通的外部控制孔,所述外部控制孔內部活動裝配有螺桿伸縮調節機構,所述螺紋伸縮調節機構外側面上具有向側置條形限位槽內部凸起的側向限位塊,所述側向限位塊外側面兩側具有一體結構的外部限位框。
12、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采用調整支承元件定位表面的方式調平工件的定位表面或調平用于找正的基準表面,有效地消除了傳統支承胎具在以平面定位方式工作時對工件定位表面加工要求高的缺陷;
14、(2)可以根據工件交付使用的裝配基準選擇以平面與內孔組合或內孔與內孔組合定位,能夠避免對無配合要求的表面提出高精度加工要求;
15、(3)與工件內孔限位組合后,可方便地重復定位連續加工的同一品種工件,從而使首件調整后單個工件找正內孔的時長降低,使高價值精加工設備的運行效率得到保證;
16、(4)采用在胎具中間軸外側面上裝配有由頂置控制模組控制的弧形側向張合裝置,可以根據工件大小來向外翻轉和抬升,提升工件規格較大時上端的支撐面積,提升工件的穩定性和支撐力;
17、(5)通過胎具臺面上的條形結構t型槽連接限位墊塊,同時利用t型槽螺母和螺桿伸縮調節機構外側的側向限位塊來對限位墊塊兩側進行擠壓,提升適用范圍、限位牢固度與穩定性,而且采用側向控制方式,方便調節。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包括胎具臺面(1)、胎具中間軸頂板(2)、胎具中間軸(3)和胎具底板(4),其特征是:所述胎具底板(4)下表面開設有內部設置變形墊塊(6)的底部伸縮槽,變形墊塊(6)下表面與相對機床工作臺面之間具有上、下位移間隙胎具底板(4)上的螺紋孔內部螺紋裝配有用于控制變形墊塊(6)變形的頂出螺栓(5),變形墊塊(6)變形后替代局部胎具底板(4)與機床工作臺接觸,所述胎具臺面(1)上設置有用于滑動至接觸或臨近工件后固定的限位墊塊(10),所述胎具中間軸(3)外側面上裝配有弧形側向張合裝置,所述胎具中間軸頂板(2)下表面上設置有用于控制弧形側向張合裝置的頂置控制模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胎具臺面1和胎具中間軸頂板(2)通過第一緊固螺釘(8)聯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胎具臺面(1)上表面開設有十二個條形結構T型槽,所述限位墊塊(10)通過下端由第二緊固螺釘(11)連接的T型槽螺母(9)插入條形結構T型槽內部與胎具臺面(1)上表面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其特征是:所述胎具中間軸(3)外側面上開設有復數個縱置裝配口(12),所述縱置裝配口(12)內頂面和內底面上對稱開設有內側裝配盲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側向張合裝置包括通過上、下端裝配軸插入內側裝配盲孔與縱置裝配口(12)活動連接的內部連接筒(13)、固定在內部連接筒(13)外側面上的一體結構的弧形外部限位板(14)、滑動裝配在弧形外部限位板(14)內側的弧形升降板(15)、固定在弧形升降板(15)上端的頂部限位塊(16)和開設在內部連接筒(13)外側弧形面上、下端的環形調節蝸輪槽(17)。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其特征是:所述頂置控制模組包括安裝在胎具中間軸頂板(2)下表面的橫置導向管(18)、固定安裝在縱置裝配口(12)內側開口位置的縱置導向管(19)、固定在縱置裝配口(12)內側開口上、下端的側置導向框(20)、活動插接在胎具中間軸頂板(2)中心位置內部的主控制軸(21)、活動插接在橫置導向管(18)內部的橫置從動軸(22)、活動插接在縱置導向管(19)內部的縱置從動軸(23)和活動安裝在側置導向框(20)內部的橫置驅動蝸桿(24)。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其特征是:所述胎具底板(4)外側面上開設有十二個外沿的開口槽,所述胎具底板(4)上開設有十二個用于裝配頂出螺栓(5)的螺紋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其特征是:所述胎具底板(4)和變形墊塊(6)用限位螺釘(7)串聯,變形墊塊(6)水平滑動被限制但仍有上下位移間隙。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其特征是:所述胎具臺面(1)中央開設有是貫通至胎具中間軸(3)內腔的中央通孔(25),所述條形結構T型槽內底面從外往中央通孔(25)位置逐漸降低,所述中央通孔(25)內部設置有用于控制主控制軸(21)的可拆卸式頂部控制旋鈕(26)。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其特征是:所述條形結構T型槽內側壁上開設有側置條形限位槽(27),所述胎具臺面(1)內部開設有與側置條形限位槽(27)內部相連通的外部控制孔(28),所述外部控制孔(28)內部活動裝配有螺桿伸縮調節機構(29),所述螺紋伸縮調節機構(29)外側面上具有向側置條形限位槽(27)內部凸起的側向限位塊(30),所述側向限位塊(30)外側面兩側具有一體結構的外部限位框(3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包括胎具臺面(1)、胎具中間軸頂板(2)、胎具中間軸(3)和胎具底板(4),其特征是:所述胎具底板(4)下表面開設有內部設置變形墊塊(6)的底部伸縮槽,變形墊塊(6)下表面與相對機床工作臺面之間具有上、下位移間隙胎具底板(4)上的螺紋孔內部螺紋裝配有用于控制變形墊塊(6)變形的頂出螺栓(5),變形墊塊(6)變形后替代局部胎具底板(4)與機床工作臺接觸,所述胎具臺面(1)上設置有用于滑動至接觸或臨近工件后固定的限位墊塊(10),所述胎具中間軸(3)外側面上裝配有弧形側向張合裝置,所述胎具中間軸頂板(2)下表面上設置有用于控制弧形側向張合裝置的頂置控制模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胎具臺面1和胎具中間軸頂板(2)通過第一緊固螺釘(8)聯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胎具臺面(1)上表面開設有十二個條形結構t型槽,所述限位墊塊(10)通過下端由第二緊固螺釘(11)連接的t型槽螺母(9)插入條形結構t型槽內部與胎具臺面(1)上表面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其特征是:所述胎具中間軸(3)外側面上開設有復數個縱置裝配口(12),所述縱置裝配口(12)內頂面和內底面上對稱開設有內側裝配盲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表面定位的可調支承胎具,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側向張合裝置包括通過上、下端裝配軸插入內側裝配盲孔與縱置裝配口(12)活動連接的內部連接筒(13)、固定在內部連接筒(13)外側面上的一體結構的弧形外部限位板(14)、滑動裝配在弧形外部限位板(14)內側的弧形升降板(15)、固定在弧形升降板(15)上端的頂部限位塊(16)和開設在內部連接筒(13)外側弧形面上、下端的環形調節蝸輪槽(17)...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磊,劉克希,李敬,左俊,李偉,代晨暉,劉斌,尚帥,夏陽,
申請(專利權)人: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