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魚類養(yǎng)殖,具體為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
技術介紹
1、魚的繁殖、飼養(yǎng)和放養(yǎng),魚類養(yǎng)殖,也稱作水產養(yǎng)殖、養(yǎng)魚和養(yǎng)魚業(yè),在維持食物的供應、垂釣以及擴大捕魚區(qū)這些方面是重要的,在魚類養(yǎng)殖
,需要用到專用的魚通道將魚輸送至魚塘中,以提高對魚類的運輸效率。
2、中國專利cn102900055b中,公開了一種適用于低水頭水壩的過魚通道加建方法和過魚通道,在靠近發(fā)電廠房的泄洪閘底檻上挖設連通水壩高水位側和低水位側的潛孔作為過魚通道的出口,在發(fā)電廠房下游和泄洪閘下游之間隔墻的泄洪閘一側修建與潛孔連通的魚道本體,利用水壩的結構加建出利于上溯洄游的過魚通道,在泄洪閘底檻挖設潛孔作為過魚通道的出口,并不會破壞水壩的整體結構影響其運行安全,在發(fā)電廠房下游和泄洪閘下游之間隔墻的泄洪閘一側修建出與潛孔連通的魚道本體,降低施工難度的同時也節(jié)省了成本。
3、上述專利降低施工難度的同時也節(jié)省了成本,但是在魚通道的使用過程中,魚在通道中運輸時,并未設置對通道的噴淋結構,魚的身體與通道摩擦會使魚鱗脫落,造成魚身受到損傷,降低了魚的成活率,為此提出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具備保護效果好的優(yōu)點,解決了在魚通道的使用過程中,魚在通道中運輸時,并未設置對通道的噴淋結構,魚的身體與通道摩擦會使魚鱗脫落,造成魚身受到損傷,降低了魚成活率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所述噴淋保護機構包括固定在魚塘地基上表面的輸送泵,所述輸送泵的輸入端連通有進水管,所述輸送泵的輸出端連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遠離輸送泵的一端連通有三通接頭,所述三通接頭的左右兩側均連通有第一連接管,所述進魚池的左右兩側均固定有第一噴淋套,所述第一噴淋套的下表面設置有第一噴淋頭,所述緩沖池遠離進魚池的一側固定有第二噴淋套,所述第二噴淋套的下表面設置有第二噴淋頭,兩個所述第一噴淋套相背的一側均連通有第二連接管。
4、進一步,所述進水管遠離輸送泵的一端與魚塘連通,所述第一連接管遠離三通接頭的一端與第一噴淋套的上表面連通。
5、進一步,所述第一噴淋套位于第一滑道的上方,所述第二噴淋套位于第二滑道的上方。
6、進一步,所述第一噴淋頭的數量不少于兩個,數量不少于兩個的所述第一噴淋頭均勻分布在第一噴淋套的下表面。
7、進一步,所述第二噴淋頭的數量不少于兩個,數量不少于兩個的所述第二噴淋頭均勻分布在第二噴淋套的下表面。
8、進一步,左側所述第一滑道遠離進魚池的一端與左側所述緩沖池的右側連通,右側所述第一滑道遠離進魚池的一端與右側所述緩沖池的左側連通。
9、進一步,所述進魚池的形狀為內部中空且上表面缺失的長方體,所述緩沖池的形狀為內部中空且上表面缺失的長方體。
10、進一步,所述控制分魚組件包括垂直固定在進魚池內底壁的立桿,所述立桿的頂端面固定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兩個氣缸,所述氣缸活塞桿的外表面固定有l(wèi)形擋板,所述l形擋板的上表面固定有伸縮桿。
11、進一步,所述伸縮桿遠離l形擋板的一端與水平板的下表面固定,兩個所述氣缸對稱分布于水平板縱向中軸線的左右兩側。
12、進一步,左側所述l形擋板的左側與進魚池內腔的左側壁貼合,右側所述l形擋板的右側與進魚池內腔的右側壁貼合。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4、1、該八字瀑式魚通道,在該八字瀑式魚通道中設置了噴淋保護機構,經噴淋保護機構中各結構之間的相互配合,通過設置輸送泵、進水管、出水管、三通接頭、第一連接管、第一噴淋套、第一噴淋頭、第二噴淋套、第二噴淋頭和第二連接管,使該魚通道具備噴淋的功能,能將水噴至魚、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上,減少了魚身與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摩擦力,防止魚身受到損傷,提高了魚的成活率,解決了在魚通道的使用過程中,魚在通道中運輸時,并未設置對通道的噴淋結構,魚的身體與通道摩擦會使魚鱗脫落,造成魚身受到損傷,降低了魚成活率的問題。
15、2、該八字瀑式魚通道,在該八字瀑式魚通道中設置了控制分魚組件,經控制分魚組件中各結構之間的相互配合,通過設置立桿、水平板、氣缸、l形擋板和伸縮桿,實現了對左右兩側放魚口的開閉,進而能夠控制魚進入不同的魚塘。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包括魚塘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魚塘地基(1)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四個第一支撐腿(2),所述第一支撐腿(2)的頂端面固定有進魚池(3),所述進魚池(3)的左右兩側均開設有放魚口(4),所述進魚池(3)的左右兩側均連通有第一滑道(5),所述魚塘地基(1)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第二支撐腿(6),所述第二支撐腿(6)的頂端面固定有緩沖池(7),所述緩沖池(7)的內底壁固定安裝有分魚篩網(8),所述緩沖池(7)遠離進魚池(3)的一側連通有第二滑道(9),所述魚塘地基(1)的上表面設有噴淋保護機構(10),所述進魚池(3)的內底壁設有控制分魚組件(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1002)遠離輸送泵(1001)的一端與魚塘連通,所述第一連接管(1005)遠離三通接頭(1004)的一端與第一噴淋套(1006)的上表面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噴淋套(1006)位于第一滑道(5)的上方,所述第二噴淋套(1008)位于第二滑道(9)的上方。
4.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噴淋頭(1009)的數量不少于兩個,數量不少于兩個的所述第二噴淋頭(1009)均勻分布在第二噴淋套(1008)的下表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其特征在于:左側所述第一滑道(5)遠離進魚池(3)的一端與左側所述緩沖池(7)的右側連通,右側所述第一滑道(5)遠離進魚池(3)的一端與右側所述緩沖池(7)的左側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魚池(3)的形狀為內部中空且上表面缺失的長方體,所述緩沖池(7)的形狀為內部中空且上表面缺失的長方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分魚組件(11)包括垂直固定在進魚池(3)內底壁的立桿(1101),所述立桿(1101)的頂端面固定有水平板(1102),所述水平板(1102)的上表面固定有兩個氣缸(1103),所述氣缸(1103)活塞桿的外表面固定有L形擋板(1104),所述L形擋板(1104)的上表面固定有伸縮桿(1105)。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1105)遠離L形擋板(1104)的一端與水平板(1102)的下表面固定,兩個所述氣缸(1103)對稱分布于水平板(1102)縱向中軸線的左右兩側。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其特征在于:左側所述L形擋板(1104)的左側與進魚池(3)內腔的左側壁貼合,右側所述L形擋板(1104)的右側與進魚池(3)內腔的右側壁貼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包括魚塘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魚塘地基(1)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四個第一支撐腿(2),所述第一支撐腿(2)的頂端面固定有進魚池(3),所述進魚池(3)的左右兩側均開設有放魚口(4),所述進魚池(3)的左右兩側均連通有第一滑道(5),所述魚塘地基(1)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第二支撐腿(6),所述第二支撐腿(6)的頂端面固定有緩沖池(7),所述緩沖池(7)的內底壁固定安裝有分魚篩網(8),所述緩沖池(7)遠離進魚池(3)的一側連通有第二滑道(9),所述魚塘地基(1)的上表面設有噴淋保護機構(10),所述進魚池(3)的內底壁設有控制分魚組件(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1002)遠離輸送泵(1001)的一端與魚塘連通,所述第一連接管(1005)遠離三通接頭(1004)的一端與第一噴淋套(1006)的上表面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噴淋套(1006)位于第一滑道(5)的上方,所述第二噴淋套(1008)位于第二滑道(9)的上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噴淋頭(1007)的數量不少于兩個,數量不少于兩個的所述第一噴淋頭(1007)均勻分布在第一噴淋套(1006)的下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八字瀑式魚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噴淋頭(1009)的數量不少于兩個,數量不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裴仁猛,黃文星,梁杰高,黃泳棋,黃文麗,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源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