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鑄型材料的冷卻處理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鑄造砂冷卻機。
技術介紹
1、鑄造砂又名電熔陶粒砂、寶珠砂,是以優質鋁釩土為原料,經煅燒、電熔、造粒、分篩等陶粒砂工藝而制成的。鑄造砂適于各種金屬鑄件,鑄件澆鑄完成后,鑄造砂的溫度通常較高,要對鑄造砂進行降溫后才能回收。
2、公開號為cn112872290b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環保型砂的回收裝置,該裝置在工作時,先通過兩根破碎輥對脫離鑄件的型砂進行破碎,避免型砂堆積成塊。之后,型砂在冷卻環節時,提升機會先將型砂提升并卸入冷卻箱內。然后,將冷卻箱的入料口蓋上密封蓋板,保證冷卻箱的封閉。接著,通過第二電機驅動料管和螺旋葉片轉動,螺旋葉片對冷卻箱內的型砂持續向下輸送;通過第一電機驅動螺桿轉動,螺桿對料管內的型砂進行提升。同時,通過正壓風機和負壓風機加快冷卻箱內的空氣循環,實現風冷的目的。
3、該裝置雖然實現了型砂的自動破碎和冷卻,然而,在實施時其仍存在不足之處:在澆鑄完畢后,型砂或鑄造砂中靠近鑄件的部分溫度要高于其遠離鑄件的部分的溫度,也因此,型砂或鑄造砂中靠近鑄件的部分較易聚結成團,而遠離鑄件的部分則依舊呈顆粒狀,破碎輥對兩者并不加以區分,一同破碎,額外增加了破碎輥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冷卻箱只能對型砂分批次地冷卻,而無法連續冷卻,且在每一次冷卻型砂時,均需要取放一次密封蓋板,從而工作效率較低,且操作繁瑣,耗費人力。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鑄造砂冷卻機,旨在解決相關技術中鑄造砂破碎和冷卻
2、本專利技術的鑄造砂冷卻機包括筒體、第一濾板、破碎機構、中心軸、分離機構和降溫裝置,筒體由上至下傾斜且兩端封閉,所述第一濾板設于所述筒體內并與所述筒體的上端壁之間形成破碎腔;所述破碎機構包括沿所述筒體的軸向延伸并設置于所述破碎腔內的支撐體,所述支撐體設有沿所述筒體的周向間隔分布的多個葉板,所述葉板背離所述支撐體的邊緣設有沿所述筒體的軸向均勻分布的多個耙齒,相鄰兩個所述耙齒之間形成耙齒槽;所述破碎腔的周壁設有沿其周向間隔分布的多個凸起組,所述凸起組包括與所述葉板的耙齒槽的數量相等并一一對應的凸起;所述中心軸與所述筒體同軸轉動連接并貫穿所述支撐體,所述中心軸的上端凸出于所述筒體的外側,所述中心軸內設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外接水源;所述支撐體的外表面均勻分布有多個噴水孔,所述噴水孔連通所述主流道;所述降溫裝置設于所述筒體內并位于所述第一濾板的下方,所述分離機構設于所述筒體的上方并用于將成團的鑄造砂和顆粒狀的鑄造砂分離開,且將兩者分別輸送至所述破碎腔和所述降溫裝置中,所述中心軸的下端延伸至所述降溫裝置中并與所述降溫裝置連接,所述降溫裝置能夠使用所述主流道的冷卻水向顆粒狀的鑄造砂降溫。
3、優選地,所述筒體內設有位于所述第一濾板和所述降溫裝置之間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間形成降溫腔,所述第一隔板設有用于通過鑄造砂的進口,所述降溫腔內設有第一攪拌組件,所述第一攪拌組件包括第一轉臺和第一轉軸,所述中心軸的中間部分貫穿所述第一轉臺,所述第一轉臺設有用于對接所述進口的第一容料槽;所述第一轉軸沿所述筒體的徑向延伸并轉動安裝于所述第一容料槽內,所述第一轉軸的外周面設有均勻分布的多個第一攪拌桿,所述第一轉軸和所述第一隔板之間連接有齒輪機構,以便所述第一轉臺隨所述中心軸轉動時,通過所述齒輪機構,能夠帶動所述第一轉軸轉動;所述第一轉軸內設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主流道連通,所述第一轉軸的周壁均勻分布有多個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連通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一轉軸安裝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流道通斷的閥門;所述第二隔板設有沿所述筒體的周向間隔分布的多個通氣口;所述筒體的周壁設有位于所述第一轉臺的下方的出料口;所述筒體的底端連通有真空泵。
4、優選地,所述齒輪機構包括第一主齒輪和第一分齒輪,所述第一隔板設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間并套設于所述中心軸上,所述第一主齒輪套裝于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一分齒輪套裝于所述第一轉軸上并與所述第一主齒輪嚙合。
5、優選地,所述第一容料槽沿所述筒體的軸向貫穿所述第一轉臺,所述第一容料槽鄰近所述第二隔板的一側設有第一透氣件。
6、優選地,所述閥門為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容料槽內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一重量傳感器,所述筒體設有控制器,所述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一重量傳感器均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7、優選地,所述降溫裝置包括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和第二攪拌組件,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在所述筒體的軸向上間隔開,且兩者之間形成冷卻腔,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的底部均設有相對的連通口,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之間連接有位于所述冷卻腔內的限定環,所述限定環設有入口和過口,所述入口和所述分離機構對應,所述過口與兩個所述連通口對應;所述第二攪拌組件設于所述限定環內側,所述第二攪拌組件和所述第一攪拌組件的結構相同,所述第四隔板設有沿所述筒體的周向間隔分布的多個過氣口,所述筒體的周壁設有排料口,所述限定環設有出口,所述出口連通所述排料口和所述第二攪拌組件。
8、優選地,所述分離機構包括導料架和第二濾板,所述導料架具有分別向兩側傾斜的第一導料道和第二導料道,所述第一導料道與所述破碎腔連通,所述第二導料道與所述冷卻腔連通;所述第二濾板形成于所述第一導料道和所述第二導料道之間,所述第二濾板用于將成團的鑄造砂保留于所述第一導料道內,并使顆粒狀的鑄造砂通入所述第二導料道內;所述導料架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導料道上方并與所述第一導料道連通的進料口。
9、優選地,所述筒體的上端壁安裝有風扇,所述風扇用于將所述破碎腔內的水蒸汽抽出。
10、優選地,所述筒體的下方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能夠安置在地面上并支撐所述筒體。
11、優選地,所述中心軸的上端套裝有第一齒輪,所述支撐架設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套裝有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的第二齒輪。
12、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13、通過分離機構將成團的鑄造砂和顆粒狀的鑄造砂分離開,避免兩者一同進入破碎腔,從而既避免顆粒狀的鑄造砂干涉成團的鑄造砂的破碎,又減少了葉板和耙齒的工作負擔,縮短了破碎時間,提升了工作效率。另外,破碎和降溫后的鑄造砂可以通過第一濾板流出破碎腔,從而使得破碎腔可以連續地承接鑄造砂,實現了鑄造砂持續破碎和冷卻的效果,而鑄造砂在攪動時受到分離機構的阻擋,不易沖出破碎腔,同時后續進入破碎腔的鑄造砂也會阻止破碎腔內的鑄造砂的沖出,由此避免了密封蓋板的設置,進而避免了密封蓋板的頻繁取放,減少了操作步驟,節約了人力,同時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14、通過第一轉臺和真空泵的組合使用,可以對鑄造砂進行二次冷卻,并使冷卻后的鑄造砂還處于干燥狀態,避免了再處理。第一轉軸和第一攪拌桿的轉動實現了對鑄造砂的攪拌,加快了鑄造砂的冷卻。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鑄造砂冷卻機,包括由上至下傾斜且兩端封閉的筒體(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造砂冷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1)內設有位于所述第一濾板(2)和所述降溫裝置之間的第一隔板(14)和第二隔板(15),所述第一隔板(14)和所述第二隔板(15)之間形成降溫腔,所述第一隔板(14)設有用于通過鑄造砂的進口(141),所述降溫腔內設有第一攪拌組件(5),所述第一攪拌組件(5)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鑄造砂冷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機構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鑄造砂冷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料槽(511)沿所述筒體(1)的軸向貫穿所述第一轉臺(51),所述第一容料槽(511)鄰近所述第二隔板(15)的一側設有第一透氣件(515)。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鑄造砂冷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門為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容料槽(511)內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514)和第一重量傳感器,所述筒體(1)設有控制器,所述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514)和所述第一重量傳感器均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鑄造砂冷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溫裝置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鑄造砂冷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機構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造砂冷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1)的上端壁安裝有風扇(13),所述風扇(13)用于將所述破碎腔內的水蒸汽抽出。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造砂冷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1)的下方設有支撐架(11),所述支撐架(11)能夠安置在地面上并支撐所述筒體(1)。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鑄造砂冷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軸(3)的上端套裝有第一齒輪(31),所述支撐架(11)設有電機(111),所述電機(111)的輸出軸上套裝有與所述第一齒輪(31)嚙合的第二齒輪(11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鑄造砂冷卻機,包括由上至下傾斜且兩端封閉的筒體(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造砂冷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1)內設有位于所述第一濾板(2)和所述降溫裝置之間的第一隔板(14)和第二隔板(15),所述第一隔板(14)和所述第二隔板(15)之間形成降溫腔,所述第一隔板(14)設有用于通過鑄造砂的進口(141),所述降溫腔內設有第一攪拌組件(5),所述第一攪拌組件(5)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鑄造砂冷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機構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鑄造砂冷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料槽(511)沿所述筒體(1)的軸向貫穿所述第一轉臺(51),所述第一容料槽(511)鄰近所述第二隔板(15)的一側設有第一透氣件(515)。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鑄造砂冷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門為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容料槽(511)內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祥泉,劉嬌月,李國壯,付蕊蕊,鄭磊,
申請(專利權)人:淄博通普真空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