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手拋光裝置,特別是涉及了一種機械手拋光裝置。
技術介紹
1、現今拋光裝置是對物品表層進行加工的裝置,而進行拋光時需要根據物品表層凸起分布,進行角度調節,保證拋光的精確。
2、如中國技術專利(cn218194386u)公開了一種六軸機械手拋光裝置,其中記載了:“采用多個機構之間的相互配合,功能性強,利用第一軸接傳動機構和第二軸接傳動機構之間的傳動結構,使整個拋光裝置達到六軸的傳動需求,可以從立體甚至多維角度上進行調節打磨平面,并配合和打磨電機相垂直的噴頭,保證對拋光面處的清潔處理”。
3、綜合上述,可知該專利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仍存在以下技術問題:該裝置中的結構使得拋光手臂無法在工作的過程中進行前后的移動,進而降低了工作的效率,為此提出一種機械手拋光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機械手拋光裝置,通過安裝機構與移動機構和連接機構的結構配合設計,使得在設備主體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對設備主體進行前后移動時,通過移動機構的結構設計可帶動設備主體在連接機構上進行移動,進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術方案:
3、一種機械手拋光裝置,其應用于機械手拋光裝置。
4、所述機械手拋光裝置具體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的四個端角的位置處均固定連接有滾輪,所述底座上端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把手,所述底座的上端還設置有安裝機構,所述底座的上端且位于安裝機構的兩側位置處均設置
5、作為本技術提供的所述的機械手拋光裝置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移動機構包括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位于槽口的內部且與槽口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塊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上端延伸至槽口的外側,所述連接塊與槽口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塊下端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二滑塊,所述槽口內部的底部且與兩個第二滑塊相對應的位置處開設有與第二滑塊數量相同的滑槽,所述第二滑塊與滑槽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塊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圓桿,所述第一圓桿遠離第一電機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的下端設置有齒條,所述齒條與槽口的內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齒輪與齒條嚙合連接。
6、作為本技術提供的所述的機械手拋光裝置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連接機構包括滑桿,所述滑桿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塊,所述第一固定塊的下端與底座固定連接。
7、作為本技術提供的所述的機械手拋光裝置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安裝機構包括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兩側均開設有滑口,所述連接板兩側的滑口分別與兩側的兩個滑桿滑動連接,所述連接板的底部與連接塊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板上端的中部設置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下端的中部轉動連接有第二圓桿,所述第二圓桿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齒輪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圓盤,所述第二齒輪的一側設置有第三齒輪,所述第三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連接,所述第三齒輪的下端設置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嵌入連接板的內部,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延伸至連接板上端的外側與第三齒輪固定連接。
8、作為本技術提供的所述的機械手拋光裝置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設備主體包括第一連接臂、第二連接臂和第三連接臂,所述第一連接臂的底部與圓盤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臂遠離圓盤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套筒,所述第二連接臂靠近第一連接套筒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套筒遠離第二連接臂的一側設置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與第一連接套筒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第四圓桿,所述第二連接桿與第一連接套筒轉動連接,所述第四圓桿遠離第三電機的一端穿過第一連接套筒與第二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圓桿與第一連接套筒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接臂遠離第二連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套筒,所述第三連接臂靠近第二連接套筒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三連接桿,所述第三連接桿與第二連接套筒轉動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桿遠離第二連接套筒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四電機,所述第四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第五圓桿,所述第五圓桿穿過第三連接桿與第二連接套筒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圓桿與第三連接桿轉動連接。
9、作為本技術提供的所述的機械手拋光裝置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第三連接臂遠離第三連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中部固定連接有伸縮桿,所述固定架的兩側均設置有連接架,兩個所述連接架靠近固定架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三圓桿,所述第三圓桿與固定架轉動連接,兩個所述連接架遠離第三圓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兩個所述第二固定塊之間設置有第一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兩端與兩側的第二固定塊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靠近伸縮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三固定塊,所述伸縮桿的伸縮端位于兩個第三固定塊之間,所述伸縮桿與兩側的第三固定塊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遠離第三固定塊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拋光機。
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技術提供的機械手拋光裝置,通過安裝機構與移動機構和連接機構的結構配合設計,使得在設備主體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對設備主體進行前后移動時,通過移動機構的結構設計可帶動設備主體在連接機構上進行移動,進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12、本技術提供的機械手拋光裝置,通過第二齒輪、第二圓桿、圓盤、第三齒輪和第二電機的結構設計,使得在設備主體工作的過程中可進行轉動調整,進而提高了工作時的工作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機械手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端的四個端角的位置處均固定連接有滾輪(2),所述底座(1)上端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把手(3),所述底座(1)的上端還設置有安裝機構(6),所述底座(1)的上端且位于安裝機構(6)的兩側位置處均設置有連接機構(7),所述底座(1)上端的中部開設有槽口(4),所述槽口(4)的內部設置有移動機構(5),所述安裝機構(6)的上端位置處設置有設備主體(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手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5)包括第一滑塊(9),所述第一滑塊(9)位于槽口(4)的內部且與槽口(4)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塊(9)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塊(10),所述連接塊(10)的上端延伸至槽口(4)的外側,所述連接塊(10)與槽口(4)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塊(9)下端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二滑塊(15),所述槽口(4)內部的底部且與兩個第二滑塊(15)相對應的位置處開設有與第二滑塊(15)數量相同的滑槽(16),所述第二滑塊(15)與滑槽(16)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塊(9)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12),所述第一電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械手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機構(7)包括滑桿(17),所述滑桿(17)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塊(18),所述第一固定塊(18)的下端與底座(1)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械手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機構(6)包括連接板(19),所述連接板(19)的兩側均開設有滑口(20),所述連接板(19)兩側的滑口(20)分別與兩側的兩個滑桿(17)滑動連接,所述連接板(19)的底部與連接塊(10)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板(19)上端的中部設置有第二齒輪(21),所述第二齒輪(21)下端的中部轉動連接有第二圓桿(22),所述第二圓桿(22)與底座(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齒輪(21)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圓盤(23),所述第二齒輪(21)的一側設置有第三齒輪(24),所述第三齒輪(24)與第二齒輪(21)嚙合連接,所述第三齒輪(24)的下端設置有第二電機(25),所述第二電機(25)嵌入連接板(19)的內部,所述第二電機(25)的輸出端延伸至連接板(19)上端的外側與第三齒輪(24)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械手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主體(8)包括第一連接臂(26)、第二連接臂(27)和第三連接臂(28),所述第一連接臂(26)的底部與圓盤(23)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臂(26)遠離圓盤(23)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套筒(37),所述第二連接臂(27)靠近第一連接套筒(37)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桿(38),所述第一連接套筒(37)遠離第二連接臂(27)的一側設置有第三電機(35),所述第三電機(35)與第一連接套筒(37)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電機(35)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第四圓桿(36),所述第二連接桿(38)與第一連接套筒(37)轉動連接,所述第四圓桿(36)遠離第三電機(35)的一端穿過第一連接套筒(37)與第二連接桿(38)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圓桿(36)與第一連接套筒(37)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接臂(27)遠離第二連接桿(38)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套筒(39),所述第三連接臂(28)靠近第二連接套筒(39)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三連接桿(40),所述第三連接桿(40)與第二連接套筒(39)轉動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桿(40)遠離第二連接套筒(39)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四電機(41),所述第四電機(41)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第五圓桿(42),所述第五圓桿(42)穿過第三連接桿(40)與第二連接套筒(39)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圓桿(42)與第三連接桿(40)轉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機械手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連接臂(28)遠離第三連接桿(40)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架(29),所述固定架(29)的中部固定連接有伸縮桿(30),所述固定架(29)的兩側均設置有連接架(31),兩個所述連接架(31)靠近固定架(29)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三圓桿(32),所述第三圓桿(32)與固定架(29)轉動連接,兩個所述連接架(31)遠離第三圓桿(3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43),兩個所述第二固定塊(43)之間設置有第一連接桿(33),所述第一連接桿(33)的兩端與兩側的第二固定塊(43)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機械手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端的四個端角的位置處均固定連接有滾輪(2),所述底座(1)上端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把手(3),所述底座(1)的上端還設置有安裝機構(6),所述底座(1)的上端且位于安裝機構(6)的兩側位置處均設置有連接機構(7),所述底座(1)上端的中部開設有槽口(4),所述槽口(4)的內部設置有移動機構(5),所述安裝機構(6)的上端位置處設置有設備主體(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手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5)包括第一滑塊(9),所述第一滑塊(9)位于槽口(4)的內部且與槽口(4)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塊(9)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塊(10),所述連接塊(10)的上端延伸至槽口(4)的外側,所述連接塊(10)與槽口(4)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塊(9)下端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二滑塊(15),所述槽口(4)內部的底部且與兩個第二滑塊(15)相對應的位置處開設有與第二滑塊(15)數量相同的滑槽(16),所述第二滑塊(15)與滑槽(16)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塊(9)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12),所述第一電機(12)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圓桿(13),所述第一圓桿(13)遠離第一電機(1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齒輪(14),所述第一齒輪(14)的下端設置有齒條(11),所述齒條(11)與槽口(4)的內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齒輪(14)與齒條(11)嚙合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械手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機構(7)包括滑桿(17),所述滑桿(17)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塊(18),所述第一固定塊(18)的下端與底座(1)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械手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機構(6)包括連接板(19),所述連接板(19)的兩側均開設有滑口(20),所述連接板(19)兩側的滑口(20)分別與兩側的兩個滑桿(17)滑動連接,所述連接板(19)的底部與連接塊(10)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板(19)上端的中部設置有第二齒輪(21),所述第二齒輪(21)下端的中部轉動連接有第二圓桿(22),所述第二圓桿(22)與底座(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齒輪(21)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圓盤(23),所述第二齒輪(21)的一側設置有第三齒輪(24),所述第三齒輪(24)與第二齒輪(21)嚙合連接,所述第三齒輪(24)的下端設置有第二電機(25),所述第二電機(25)嵌入連接板(19)的內部,所述第二電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軍,趙國彬,魏強,王明波,張武男,史萬友,
申請(專利權)人:賀利氏信越石英中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