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連接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載流端子。
技術介紹
1、載流端子是指用于連接電源和負載的電氣連接器,通常用于傳輸電流或信號。在汽車電氣系統中,載流端子用于連接電池、電動機、控制單元和其他電氣設備。
2、在新能源汽車上,載流端子承擔著電能傳輸的關鍵功能,連接電池組與電動驅動系統,新能源汽車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尤其是電池組和電動驅動系統,這些部件會導致載流端子所處環境的溫度升高,載流端子長期處于高溫環境會受熱變形,嚴重影響載流端子的使用壽命,此外電動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會受到道路條件不同而產生的振動,這對載流端子的連接可靠性和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載流端子,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載流端子,包括公端和母端,所述公端上設置有插接部,所述母端包括沖壓本體,所述沖壓本體一端設置有連接組件,所述連接組件用于插接固定所述插接部,所述沖壓本體另一端連接有第一彎折部,所述彎折部的端部連接有導片;加固組件,包括上加固件和下加固件,所述上加固件與所述下加固件分設所述母端的上下兩端,且與所述母端固定連接。
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沖壓本體包括側端面,所述側端面頂部連接有上端面,所述側端面底部連接有下端面,所述上端面、下端面和側端面中部形成有中空的腔體,所述上端面中部設置有沖壓縫,所述上端面和所述下端面上均設置有凸起部。
5、在一
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上端面和所述下端面的端部對稱設置有一對第一彈性臂,各所述第一彈性臂之間形成接觸區域,所述接觸區域用于連接所述插接部。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上加固件與所述下加固件上均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凸起部鉚合固定。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上加固件端部連接有第二彈性臂,所述第二彈性臂上設置有第三彎折部,所述下加固件上設置有第三彈性臂,所述第三彈性臂上設置有第四彎折部,所述第二彈性臂和所述第三彈性臂貼合所述第一彈性臂。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彈性臂設置有一對,位于所述第二彈性臂之間設置有卡勾。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三彈性臂設置有一對,位于各所述第三彈性臂之間設置有卡板。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公端和母端整體由銅制成,所述加固組件由抗形變材料制成。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彎折部、第三彎折部與第四彎折部均經過弧度處理。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技術中,通過在母端的上下端面均鉚壓固定有加固組件,在加固組件的端部設置有與母端相適配的彈性臂組件,使得位于母端上的彈性臂與加固組件上的彈性臂能夠精準貼合,進而提升了載流端子整體的剛性強度,有效延長了載流端子的使用壽命;
15、不僅如此,通過設置相適配的彈性組件,能夠對母端本體的彈性臂提供下壓力,使得母端在與公端接觸配合時,能夠更加穩定進行連接,進而提高了載流端子在連接時的穩定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載流端子,包括公端(1)和母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1)上設置有插接部(3),所述母端(2)包括沖壓本體(4),所述沖壓本體(4)一端設置有連接組件,所述連接組件用于插接固定所述插接部(3),所述沖壓本體(4)另一端連接有第一彎折部(5),所述第一彎折部(5)的端部連接有導片(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載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沖壓本體(4)包括側端面(401),所述側端面(401)頂部連接有上端面(402),所述側端面(401)底部連接有下端面(403),所述上端面(402)、下端面(403)和側端面(401)中部形成有中空的腔體(406),所述上端面(402)中部設置有沖壓縫(404),所述上端面(402)和所述下端面(403)上均設置有凸起部(40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載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包括若干第一彈性臂(9),所述第一彈性臂(9)端上設置有第二彎折部(1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載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402)和所述下端面(403)的端部對稱設置有若干第一彈性臂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載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固件(7)與所述下加固件(8)上均開設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與所述凸起部(405)鉚壓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載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固件(7)端部連接有第二彈性臂(12),所述第二彈性臂(12)上設置有第三彎折部(13),所述下加固件(8)上設置有第三彈性臂(14),所述第三彈性臂(14)上設置有第四彎折部(15),所述第二彈性臂(12)和所述第三彈性臂(14)貼合所述第一彈性臂(9)。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載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彈性臂(12)設置有若干對,位于所述第二彈性臂(12)之間設置有卡勾(16)。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載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彈性臂(14)設置有若干對,位于各所述第三彈性臂(14)之間設置有卡板(17)。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載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1)和母端(2)整體由銅材制成,所述加固組件由抗形變材料制成。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載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彎折部(10)、第三彎折部(13)與第四彎折部(15)均經過弧度處理。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載流端子,包括公端(1)和母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1)上設置有插接部(3),所述母端(2)包括沖壓本體(4),所述沖壓本體(4)一端設置有連接組件,所述連接組件用于插接固定所述插接部(3),所述沖壓本體(4)另一端連接有第一彎折部(5),所述第一彎折部(5)的端部連接有導片(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載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沖壓本體(4)包括側端面(401),所述側端面(401)頂部連接有上端面(402),所述側端面(401)底部連接有下端面(403),所述上端面(402)、下端面(403)和側端面(401)中部形成有中空的腔體(406),所述上端面(402)中部設置有沖壓縫(404),所述上端面(402)和所述下端面(403)上均設置有凸起部(40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載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包括若干第一彈性臂(9),所述第一彈性臂(9)端上設置有第二彎折部(1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載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402)和所述下端面(403)的端部對稱設置有若干第一彈性臂(9),各所述第一彈性臂(9)之間形成接觸區域,所述接觸區域用于連接所述插接部(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政錕,張國云,
申請(專利權)人:瑞萊科耐特上海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