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變速箱,具體是一種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
技術介紹
1、變速箱是一種用于改變來自發(fā)動機的轉速和轉矩的機構,它能固定或分檔改變輸出軸和輸入軸傳動比,現(xiàn)有的變速箱大多采用齒輪進行傳動。
2、傳統(tǒng)的變速箱通常采用主動齒輪帶動從動齒輪進行轉動,在換擋過程中,因需要人工控制變速器控制桿進行換擋,駕駛員的勞動強度高,且需要逐級加檔或降檔,因齒輪之間的阻力,加大了駕駛員的操作難度。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使換擋更加的平順、快捷,便于駕駛員進行換擋操作。
2、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包括輸入軸和輸出軸,輸入軸上固定連接有主動齒輪,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用于從動齒輪;
4、從動齒輪包括輸出軸上按由大到小的順序從上到下依次設有的一擋齒輪、二擋齒輪、三擋齒輪和四擋齒輪;
5、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之間連接有鏈條,鏈條上設有用于導引不同從動齒輪與鏈條切換的撥動塊;
6、輸出軸上套設有推動機構,推動機構包括殼體,殼體兩側均螺紋連接有螺紋套,螺紋套遠離殼體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用于推動螺紋套與殼體進行分離和接觸的第一電推桿;
7、殼體內(nèi)間隙配合有配合塊,配合塊頂部的直徑大于配合塊底部的直徑,且配合塊內(nèi)滑動配合有若干滾珠,滾珠位于輸出軸與殼體之間,當滾珠與輸出軸相抵時,殼體與輸出軸固定連接,當
8、輸出軸上還套設有滑塊,滑塊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推桿;
9、還包括變速器控制桿,變速器控制桿與第一電推桿、第二電推桿和電磁鐵電連接。
10、采用上述方案后實現(xiàn)了以下有益效果:
11、在從低擋轉換為高擋過程中,通過殼體與螺紋套之間的嚙合,使推動機構帶動輸出軸向上運動,便于實現(xiàn)自動的加擋操作,減少加擋過程的步驟,使換擋過程更加平順快捷。
12、當需要快速的轉換切換檔位時,人工控制變速器控制桿產(chǎn)生換擋指令,并將換擋指令發(fā)送至對應的第一電推桿、第二電推桿和電磁鐵;當換擋指令為加擋指令時,電磁鐵基于加擋指令吸附配合塊向下進行移動,松開第二彈簧對配合塊的限制,使?jié)L珠與輸出軸間隙配合,便于輸出軸推動從動齒輪進行移動,實現(xiàn)加擋操作。
13、當換擋指令為降檔指令時,第一電推桿基于換擋指令帶動螺紋套不與殼體進行嚙合,第二電推桿基于換擋指令進行相應的豎向移動,第二電推桿基于滑塊推動輸出軸進行向下移動,使推動機構與輸出軸一起進行相應的移動,使換擋更加的平順、快捷,便于駕駛員進行換擋操作。
14、進一步,鏈條的長度等于輸入軸和輸出軸之間的間距以及主動齒輪的外沿周長的一半和一檔齒輪的外沿周長的一半。
15、有益效果:鏈條的長度保證在換擋過程中保持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的動力傳遞。
16、進一步,鏈條上還相抵有張緊輪,張緊輪位于相鄰的鏈條之間,張緊輪包括中心軸,中心軸上套設有用于復位的扭簧,中心軸的一側轉動配合有轉動輪,轉動輪與鏈條嚙合。
17、有益效果:通過張緊輪保持鏈條傳動過程中處于緊繃狀態(tài),便于提升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的動力傳遞效率,同時避免傳動鏈條脫落。
18、進一步,殼體頂部的兩側固定連接有凸塊,凸塊并與螺紋套滑動配合。
19、有益效果:通過凸塊在滑動套內(nèi)的導向滑動作用,便于推動機構在滑動套內(nèi)進行豎向滑動,且凸塊能阻礙輸出軸持續(xù)進行運動。
20、進一步,殼體頂部與螺紋套頂部之間設有第一彈簧,第一彈簧一端與螺紋套頂部相抵,第一彈簧另一端與殼體頂部固定連接。
21、有益效果:通過壓縮后的第一彈簧便于推動殼體進行復位,使推動機構處于初始狀態(tài)進行工作。
22、進一步,當鏈條從四擋齒輪依次切換到一檔齒輪時,推動機構的殼體與螺紋套相互之間不嚙合,且通過第一彈簧推動推動機構的殼體進行復位。
23、有益效果:自動將進行復位,彈簧推動到指令位置進行,從而對檔位進行調節(jié)
24、推動機構的殼體與螺紋套相互之間不嚙合,不會影響殼體與螺紋套之間的滑動,便于后續(xù)通過殼體與螺紋套之間的螺紋配合實現(xiàn)加檔操作。
25、進一步,變速器控制桿還包括處理器,所述處理器基于變速器控制桿的換擋指令控制第一電推桿、第二電推桿和電磁鐵進行相應的工作。
26、有益效果:通過處理器對變速器控制桿的換擋指令進行識別并處理,便于實現(xiàn)對第一電推桿、第二電推桿和電磁鐵的工作調控。
27、進一步,輸出軸上開有環(huán)槽,環(huán)槽內(nèi)間隙配合有卡塊,卡塊并與滑塊固定連接。
28、有益效果:滑塊通過卡塊在輸出軸上進行滑動配合,便于滑塊與輸出軸之間的轉動,同時滑塊通過卡塊帶動輸出軸進行移動。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技術保護點】
1.一種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輸入軸和輸出軸,輸入軸上固定連接有主動齒輪,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用于從動齒輪;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鏈條的長度等于輸入軸和輸出軸之間的間距以及主動齒輪的外沿周長的一半和一檔齒輪的外沿周長的一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鏈條上還相抵有張緊輪,張緊輪位于相鄰的鏈條之間,張緊輪包括中心軸,中心軸上套設有用于復位的扭簧,中心軸的一側轉動配合有轉動輪,轉動輪與鏈條嚙合。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殼體頂部的兩側固定連接有凸塊,凸塊并與螺紋套滑動配合。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殼體頂部與螺紋套頂部之間設有第一彈簧,第一彈簧一端與螺紋套頂部相抵,第一彈簧另一端與殼體頂部固定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5所述任一項的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當鏈條從四擋齒輪依次切換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變速器控制桿還包括處理器,所述處理器基于變速器控制桿的換擋指令控制第一電推桿、第二電推桿和電磁鐵進行相應的工作。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輸出軸上開有環(huán)槽,環(huán)槽內(nèi)間隙配合有卡塊,卡塊并與滑塊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輸入軸和輸出軸,輸入軸上固定連接有主動齒輪,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用于從動齒輪;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鏈條的長度等于輸入軸和輸出軸之間的間距以及主動齒輪的外沿周長的一半和一檔齒輪的外沿周長的一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鏈條上還相抵有張緊輪,張緊輪位于相鄰的鏈條之間,張緊輪包括中心軸,中心軸上套設有用于復位的扭簧,中心軸的一側轉動配合有轉動輪,轉動輪與鏈條嚙合。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換向和動力高低擋變速箱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殼體頂部的兩側固定連接有凸塊,凸塊并與螺紋套滑動配合。
5.根據(jù)權利要求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李平,馮偉,古愉川,任桂英,張濤,周曉輝,李英,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