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化工領域的聚合釜加熱裝置,特別是中間相炭微球聚合釜加熱裝置。技術方案是包含熱風爐(16)、風道(4)、聚合釜(5),熱風爐與風道連通,風道裹覆聚合釜,風道由聚合釜底直達頂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熱風直接加熱釜壁,減少熱傳導的過程,使得加熱裝置結構簡單;采用下風道蝸殼風道,沿釜壁切線進風,減少對釜壁損傷,延長反應釜的壽命;采用熱風循環利用,熱效率較好,節能環保。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①升溫及降溫快速高效;②安全可靠,方便操作,③設備結構簡單,獨特的蝸殼風道延長聚合釜壽命,④利用燃氣加熱,運行成本較蒸汽及電加熱大大降低,可以降低3-4倍左右。(*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化工領域的聚合釜加熱裝置,特別是中間相炭微球聚合釜加 熱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化工領域對于中間相炭微球聚合釜加熱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電加 熱方式,這種聚合釜加熱方式的特點是熱源清潔,操作方便,缺點是運行成本太高。二是導 熱油加熱方式,這種加熱方式的特點是熱效率較高,運行成本較蒸汽加熱和電加熱低,但其 致命的缺陷是危險性大,設備維護成本高,對于350°C以上的溫度,難以達到。三是蒸汽加熱 方式,此種加熱方式用戶需配備高壓蒸汽鍋爐,設備成本很高,加熱速度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中間相炭微球聚合釜加熱裝置,升溫及降溫快速高 效,運行成本低,安全可靠,方便操作,解決
技術介紹
存在的上述問題。本技術技術方案是一種中間相炭微球聚合釜加熱裝置,包含熱風爐、風道、 聚合釜,熱風爐與風道連通,風道裹覆聚合釜,風道由聚合釜底直達頂部。所說的熱風爐爐膛內部為混風室,混風室中部為燃燒室;所說的風道包括相互連 通的上風道和下風道,下風道連通混風室,為蝸殼式風道,與聚合釜側面相切連接,上風道 外接管道、風機。上風道外接的管道分為兩路,一路通過閥門與混風室連接,另一路通過煙道閥門 與煙道連接。本技術熱源為燃氣,包括天然氣、焦爐煤氣等等,使用費用較電加熱低。本技術采用熱風直接加熱釜壁,減少熱傳導的過程,使得加熱裝置結構簡單; 采用下風道蝸殼風道,沿釜壁切線進風,減少對釜壁損傷,延長反應釜的壽命;采用熱風循 環利用,熱效率較好,節能環保。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①升溫及降溫快速高效;②安全可靠,方便操作,③設 備結構簡單,獨特的蝸殼風道延長聚合釜壽命,④利用燃氣加熱,運行成本較蒸汽及電加熱 大大降低,可以降低3-4倍左右。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下風道剖面圖;圖3是圖1的右視圖;圖4是圖1的俯視圖。圖中燃燒室1、混風室2、變徑管3、風道4、聚合釜5、上風道6、下風道7、蝸殼式 風道8、變徑管9、風機10、管道11、閥門12、變徑管13、煙道14、煙道閥門15、熱風爐16。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技術。在實施例中,中間相炭微球聚合釜加熱裝置,包含熱風爐16、風道4、聚合釜5,熱風爐與風道連通,風道裹覆聚合釜,風道由聚合釜底直達頂部。熱風爐爐膛內部為混風室2, 混風室中部為燃燒室1 ;風道包括相互連通的上風道6和下風道7,下風道連通混風室,為蝸 殼式風道8,與聚合釜側面相切連接,上風道外接管道11、風機10。上風道外接的管道分為 兩路,一路通過閥門12與混風室2連接,另一路通過煙道閥門15與煙道14連接。更具體的連接方式混風室2通過變徑管3與下風道7連接,風道4裹覆聚合釜 5,風道由聚合釜5底直達頂部。上風道6通過變徑管9與風機10連接,風機10通過變徑 管13與閥門12連接,閥門12連接混風室。變徑管13連接煙道14,煙道中部安裝煙道閥門15 ο ο工作過程燃燒室將燃氣燃燒產生高溫氣體,在混風室內與回流的熱風混合后進 入風道,為避免熱風長期對反應釜直接沖擊帶來反應釜損傷,采用蝸殼進風方式,將下風道 設計成蝸殼狀,熱風以對反應釜相切的方式進入蝸殼通道,沿反應釜壁風道到達上風道,上 風道直徑較反應釜壁風道加大,起到緩沖目的。熱風經風道與反應釜交換熱量后溫度降低, 通過風機引出,一部分進入混風室加熱后循環使用,其余余通過煙道排除,風量以混風室保 持負壓進行控制。權利要求一種中間相炭微球聚合釜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熱風爐(16)、風道(4)、聚合釜(5),熱風爐與風道連通,風道裹覆聚合釜,風道由聚合釜底直達頂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間相炭微球聚合釜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熱風爐爐膛內部 為混風室(2 ),混風室中部為燃燒室(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間相炭微球聚合釜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風道包括相互連 通的上風道(6)和下風道(7),下風道連通混風室,為蝸殼式風道(8),與聚合釜側面相切連 接,上風道外接管道(11)、風機(1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間相炭微球聚合釜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上風道外接的管 道分為兩路,一路通過閥門(12)與混風室(2)連接,另一路通過煙道閥門(15)與煙道(14) 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化工領域的聚合釜加熱裝置,特別是中間相炭微球聚合釜加熱裝置。技術方案是包含熱風爐(16)、風道(4)、聚合釜(5),熱風爐與風道連通,風道裹覆聚合釜,風道由聚合釜底直達頂部。本技術采用熱風直接加熱釜壁,減少熱傳導的過程,使得加熱裝置結構簡單;采用下風道蝸殼風道,沿釜壁切線進風,減少對釜壁損傷,延長反應釜的壽命;采用熱風循環利用,熱效率較好,節能環保。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①升溫及降溫快速高效;②安全可靠,方便操作,③設備結構簡單,獨特的蝸殼風道延長聚合釜壽命,④利用燃氣加熱,運行成本較蒸汽及電加熱大大降低,可以降低3-4倍左右。文檔編號C01B31/02GK201678453SQ201020199079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1日專利技術者王磊 申請人:唐山沙利瑪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中間相炭微球聚合釜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熱風爐(16)、風道(4)、聚合釜(5),熱風爐與風道連通,風道裹覆聚合釜,風道由聚合釜底直達頂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磊,
申請(專利權)人:唐山沙利瑪化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3[中國|河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