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數控機床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40131820 閱讀: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15
    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數控機床,包括機床底座及設于機床底座上的機床后護罩,在所述機床底座上設有第一加工臺作業區域和第二加工臺作業區域,還包括分隔所述第一加工臺作業區域和第二加工臺作業區域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與所述機床后護罩形成第一開門預留口和第二開門預留口,所述第一開門預留口對應所述第一加工臺作業區域,所述第二開門預留口對應所述第二加工臺作業區域,所述第一開門預留口和/或第二開門預留口從所述分隔部的一側貫通至所述機床后護罩;本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開門尺寸不夠不方便取放工件,此外實現雙工位不同步加工與取放工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或,尤其涉及一種數控機床


    技術介紹

    1、市場現有的數控機床,基本配置為雙x軸、雙y軸、雙z軸,配備左右傘型刀庫、立式圓盤刀庫或者機頭裝配斜盤刀庫,開門方式為對開門方式;由于雙工位機床有雙工作臺,單個對開門的尺寸很難滿足實際需求,不方便取放工件,此外由于單個對開門的限制,在機床加工過程中,當兩工作臺加工不同工件加工時間不一致時,需等待兩工作臺都加工完成才能上下料,嚴重影響數控機床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控機床,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開門尺寸不夠不方便取放工件,此外實現雙工位不同步加工與取放工件。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數控機床,包括機床底座及設于機床底座上的機床后護罩,在所述機床底座上設有第一加工臺作業區域和第二加工臺作業區域,還包括分隔所述第一加工臺作業區域和第二加工臺作業區域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與所述機床后護罩形成第一開門預留口和第二開門預留口,所述第一開門預留口對應所述第一加工臺作業區域,所述第二開門預留口對應所述第二加工臺作業區域,所述第一開門預留口和/或第二開門預留口從所述分隔部的一側貫通至所述機床后護罩。

    4、本技術一優選方案中,所述第一開門預留口和第二開門預留口均設置有防護門組,各所述防護門組包括用于在閉門時接合的第一防護門和第二防護門,所述第一防護門和第二防護門的開閉路徑相互呈預設角度,所述預設角度范圍區間為80°-130°。

    5、本技術一優選方案中,所述第一防護門一側通過合頁或鉸鏈設置于機床后護罩的側壁,所述第二防護門通過合頁或鉸鏈設置于所述分隔部前端面。

    6、本技術一優選方案中,所述第一防護門滑動設置于所述機床底座上并與機床后護罩側壁平行,所述第二防護門滑動設置于所述機床底座上并與所述分隔部前端面平行。

    7、本技術一優選方案中,所述第一開門預留口和第二開門預留口均設置有防護門,所述防護門為弧面設置,并滑動設置于所述機床底座上。

    8、本技術一優選方案中,兩個加工臺作業區域之間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于所述機床底座上。

    9、本技術一優選方案中,包括控制柜本體和旋轉框,所述控制柜本體的前側面設有顯示器和/或操作面板,所述旋轉框內設有容納所述控制柜本體的容納腔;所述旋轉框的第一側端與分隔部轉動連接,所述控制柜本體與所述旋轉框的第二側端轉動連接,所述旋轉框的轉動軸線與所述控制柜本體的轉動軸線平行設置。

    10、本技術一優選方案中,還包括第一限位裝置和第二限位裝置,所述旋轉框與控制柜本體之間設置有所述第一限位裝置,所述第一限位裝置限制所述控制柜本體相對所述旋轉框的轉動角度;所述旋轉框與分隔部之間設置有第二限位裝置,所述第二限位裝置限制所述旋轉框相對分隔部轉動角度。

    11、本技術一優選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裝置包括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柱,所述控制柜本體、旋轉框的其中一者上設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控制柜本體、旋轉框的另一者上對應設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槽沿所述控制柜本體的轉動方向設置,所述第一限位柱插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內;所述第二限位裝置包括第二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柱,所述旋轉框、分隔部的其中一者上設置有所述第二限位槽,所述旋轉框、分隔部的其中另一者上設置有所述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槽沿所述旋轉框的旋轉方向設置,所述第二限位柱插接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內。

    12、本技術一優選方案中,還包括鎖定組件,所述鎖定組件位于所述旋轉框的第二側端的側壁,所述鎖定組件包括鎖定板和鎖定柱,所述鎖定板一端活動設置于所述控制柜本體,所述鎖定柱固定于所述旋轉框;或所述鎖定板一端活動設置于所述旋轉框上,所述鎖定柱固定于所述控制柜本體上;所述鎖定板上設置有卡扣,所述卡扣與鎖定柱配合以鎖定所述控制柜本體。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4、本技術的一種數控機床,通過雙加工臺作業區域與機床后護罩形成對應的上料空間,以實現雙工位不同步加工與取放工件,此外每個上料空間都包括第一開門預留口和第二開門預留口,便于裝放不同大小的待加工工件。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數控機床,包括機床底座(100)及設于機床底座(100)上的機床后護罩(200),在所述機床底座(100)上設有第一加工臺作業區域(301)和第二加工臺作業區域(30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隔所述第一加工臺作業區域(301)和第二加工臺作業區域(302)的分隔部(201),所述分隔部(201)與所述機床后護罩(200)形成第一開門預留口和第二開門預留口,所述第一開門預留口對應所述第一加工臺作業區域(301),所述第二開門預留口對應所述第二加工臺作業區域(302),所述第一開門預留口和/或第二開門預留口從所述分隔部(201)的一側貫通至所述機床后護罩(20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門預留口和第二開門預留口均設置有防護門組,各所述防護門組包括用于在閉門時接合的第一防護門(302A)和第二防護門(302B),所述第一防護門(302A)和第二防護門(302B)的開閉路徑相互呈預設角度,所述預設角度范圍區間為80°-130°。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護門(302A)一側通過合頁或鉸鏈設置于機床后護罩(200)的側壁,所述第二防護門(302B)通過合頁或鉸鏈設置于所述分隔部(201)前端面。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護門(302A)滑動設置于所述機床底座(100)上并與機床后護罩側壁平行,所述第二防護門(302B)滑動設置于所述機床底座(100)上并與所述分隔部(201)前端面平行。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門預留口和第二開門預留口均設置有防護門,所述防護門為弧面設置,并滑動設置于所述機床底座(100)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兩個加工臺作業區域之間設置有隔板(500),所述隔板(500)固定于所述機床底座(100)上。

    7.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柜本體(601)和旋轉框(602),所述控制柜本體(601)的前側面設有顯示器和/或操作面板,所述旋轉框(602)內設有容納所述控制柜本體(601)的容納腔;所述旋轉框(602)的第一側端與分隔部(201)轉動連接,所述控制柜本體(601)與所述旋轉框(602)的第二側端轉動連接,所述旋轉框(602)的轉動軸線與所述控制柜本體(601)的轉動軸線平行設置。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限位裝置和第二限位裝置,所述旋轉框(602)與控制柜本體(601)之間設置有所述第一限位裝置,所述第一限位裝置限制所述控制柜本體(601)相對所述旋轉框(602)的轉動角度;所述旋轉框(602)與分隔部(201)之間設置有第二限位裝置,所述第二限位裝置限制所述旋轉框(602)相對分隔部(201)轉動角度。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裝置包括第一限位槽(603)和第一限位柱,所述控制柜本體(601)、旋轉框(602)的其中一者上設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槽(603),所述控制柜本體(601)、旋轉框(602)的另一者上對應設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槽(603)沿所述控制柜本體(601)的轉動方向設置,所述第一限位柱插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槽(603)內;所述第二限位裝置包括第二限位槽(604)和第二限位柱,所述旋轉框(602)、分隔部(201)的其中一者上設置有所述第二限位槽(604),所述旋轉框(602)、分隔部(201)的其中另一者上設置有所述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槽(604)沿所述旋轉框(602)的旋轉方向設置,所述第二限位柱插接在所述第二限位槽(604)內。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鎖定組件(700),所述鎖定組件(700)位于所述旋轉框(602)的第二側端的側壁,所述鎖定組件(700)包括鎖定板(701)和鎖定柱(702),所述鎖定板(701)一端活動設置于所述控制柜本體(601),所述鎖定柱(702)固定于所述旋轉框(602);或所述鎖定板(701)一端活動設置于所述旋轉框(602)上,所述鎖定柱(702)固定于所述控制柜本體(601)上;所述鎖定板(701)上設置有卡扣,所述卡扣與鎖定柱(702)配合以鎖定所述控制柜本體(601)。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數控機床,包括機床底座(100)及設于機床底座(100)上的機床后護罩(200),在所述機床底座(100)上設有第一加工臺作業區域(301)和第二加工臺作業區域(30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隔所述第一加工臺作業區域(301)和第二加工臺作業區域(302)的分隔部(201),所述分隔部(201)與所述機床后護罩(200)形成第一開門預留口和第二開門預留口,所述第一開門預留口對應所述第一加工臺作業區域(301),所述第二開門預留口對應所述第二加工臺作業區域(302),所述第一開門預留口和/或第二開門預留口從所述分隔部(201)的一側貫通至所述機床后護罩(20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門預留口和第二開門預留口均設置有防護門組,各所述防護門組包括用于在閉門時接合的第一防護門(302a)和第二防護門(302b),所述第一防護門(302a)和第二防護門(302b)的開閉路徑相互呈預設角度,所述預設角度范圍區間為80°-130°。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護門(302a)一側通過合頁或鉸鏈設置于機床后護罩(200)的側壁,所述第二防護門(302b)通過合頁或鉸鏈設置于所述分隔部(201)前端面。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護門(302a)滑動設置于所述機床底座(100)上并與機床后護罩側壁平行,所述第二防護門(302b)滑動設置于所述機床底座(100)上并與所述分隔部(201)前端面平行。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門預留口和第二開門預留口均設置有防護門,所述防護門為弧面設置,并滑動設置于所述機床底座(100)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兩個加工臺作業區域之間設置有隔板(500),所述隔板(500)固定于所述機床底座(100)上。

    7.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數控機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柜本體(601)和旋轉框(602),所述控制柜本體(601)的前側面設有顯示器和/或操作面板,所述旋轉框(602)內設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天志雷焱焱張醒華陳俊洪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創群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无码熟妇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老熟妇|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 |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免费无码看av的网站|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日韩网红少妇无码视频香港|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国语成本人片免费av无码|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