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零部件,具體涉及一種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
技術介紹
1、目前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結構包括殼體、殼體內設置的主油缸和下油缸,經螺釘與殼體固定連接的氣缸,氣缸內的氣缸活塞及連接出的球頭推桿。當駕駛人員踩下離合踏板時,離合器總泵中的活塞向下運動,向離合助力器的主油缸和下油缸加壓,并使下油缸上的與氣缸后腔相連的兩位三通閥打開,向氣缸內充氣推動氣缸活塞并帶動球頭推桿移動,起到離合助力作用。司機松開離合器踏板后,氣泵不再向氣缸充入高壓氣體,氣缸活塞在活塞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離合器不在作用。
2、由于氣泵向氣缸充入的是高壓氣體,高壓氣體在進入氣缸的瞬間會對活塞復位彈簧產生很大的沖擊,使活塞復位彈簧發生劇烈的抖動,若抖動的幅度過大,活塞復位彈簧會與活塞桿發生碰撞已發出異響。現有的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使用的活塞復位彈簧為單層的不銹鋼彈簧,這種不銹鋼彈簧經過高壓氣體的多次沖擊,活塞復位彈簧易因機械疲勞而受損,這會縮短活塞復位彈簧的使用壽命。活塞復位彈簧受損后輕則使離合器的分離速度降低而導致摩擦片受損;重則使離合器無法復位,危險到司機的安全,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壽命長、安全可靠且實用性好的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包括殼體、與殼體固定連接的氣缸、氣缸內的活塞桿以及套設在活塞桿上的活塞復位彈簧,所述活塞復位彈
3、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樹脂層的厚度為0.01—0.05mm,所述碳纖維層的厚度為0.02-0.5mm,所述彈性緩沖層的厚度為0.05-0.1mm。
4、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活塞桿局部位置設置有一個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套設有彈性緩沖套,所述彈性緩沖套的外表面與活塞桿的外表面平齊,且彈性緩沖套的外表面與活塞復位彈簧的彈性緩沖層的外表面接觸。
5、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環形凹槽的內壁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定位凸點,所述彈性緩沖套的內壁面上對準每個定位凸點位置均設置與一個定位孔,每個定位凸點均插入對準的定位孔內。
6、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彈性緩沖套為橡膠材質,且所述彈性緩沖套的內壁面與環形凹槽的內壁面粘接固定。
7、本技術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彈簧本體為不銹鋼材質或合金彈簧鋼材質,所述樹脂層為彈性樹脂材質,所述碳纖維層為碳纖維編織層,所述彈性緩沖層為橡膠材質。
8、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結構設置合理,活塞復位彈簧包括彈簧本體、樹脂層、碳纖維層和彈性緩沖層,彈性緩沖層的外表面與活塞桿貼合,樹脂層彈簧本體起到保護作用,碳纖維層起到加強作用,彈性緩沖層具有緩沖作用,在活塞復位彈簧受到高壓氣體的沖擊而劇烈抖動時,彈性緩沖層可以有效吸收活塞復位彈簧受到的沖擊力,從而有效保護彈簧本體,保證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的可靠性,延長活塞復位彈簧的使用壽命;
9、活塞桿局部位置設置有一個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套設有彈性緩沖套,彈性緩沖套的外表面與活塞桿的外表面平齊,且彈性緩沖套的外表面與活塞復位彈簧的彈性緩沖層的外表面接觸,結構設置合理,進一步有效吸收活塞復位彈簧受到的沖擊力,從而有效保護活塞復位彈簧,使得活塞復位彈簧的使用壽命更長,安全可靠,實用性好。
10、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包括殼體(1)、與殼體(1)固定連接的氣缸(2)、氣缸(2)內的活塞桿(3)以及套設在活塞桿(3)上的活塞復位彈簧(4),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復位彈簧(4)包括彈簧本體(41)、樹脂層(42)、碳纖維層(43)和彈性緩沖層(44),所述樹脂層(42)的內表面與彈簧本體(41)的外表面粘接固定,所述樹脂層(42)的外表面與碳纖維層(43)的內表面粘接固定,所述碳纖維層(43)的外表面與彈性緩沖層(44)的內表面粘接固定,所述彈性緩沖層(44)的外表面與活塞桿(3)貼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樹脂層(42)的厚度為0.01—0.05mm,所述碳纖維層(43)的厚度為0.02-0.5mm,所述彈性緩沖層(44)的厚度為0.05-0.1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桿(3)局部位置設置有一個環形凹槽(31),所述環形凹槽(31)內套設有彈性緩沖套(5),所述彈性緩沖套(5)的外表面與活塞桿(3)的外表面平齊,且彈性緩沖套(5)的外表面與活塞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凹槽(31)的內壁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定位凸點(311),所述彈性緩沖套(5)的內壁面上對準每個定位凸點(311)位置均設置與一個定位孔(51),每個定位凸點(311)均插入對準的定位孔(51)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緩沖套(5)為橡膠材質,且所述彈性緩沖套(5)的內壁面與環形凹槽(31)的內壁面粘接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種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本體(41)為不銹鋼材質或合金彈簧鋼材質,所述樹脂層(42)為彈性樹脂材質,所述碳纖維層(43)為碳纖維編織層,所述彈性緩沖層(44)為橡膠材質。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包括殼體(1)、與殼體(1)固定連接的氣缸(2)、氣缸(2)內的活塞桿(3)以及套設在活塞桿(3)上的活塞復位彈簧(4),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復位彈簧(4)包括彈簧本體(41)、樹脂層(42)、碳纖維層(43)和彈性緩沖層(44),所述樹脂層(42)的內表面與彈簧本體(41)的外表面粘接固定,所述樹脂層(42)的外表面與碳纖維層(43)的內表面粘接固定,所述碳纖維層(43)的外表面與彈性緩沖層(44)的內表面粘接固定,所述彈性緩沖層(44)的外表面與活塞桿(3)貼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樹脂層(42)的厚度為0.01—0.05mm,所述碳纖維層(43)的厚度為0.02-0.5mm,所述彈性緩沖層(44)的厚度為0.05-0.1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商用車電子離合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桿(3)局部位置設置有一個環形凹槽(31),所述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蘭曉軍,龍江啟,陳昆育,陳浩天,
申請(專利權)人:溫州市東啟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