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耐鹽堿番茄的選育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番茄育種
,具體涉及一種耐鹽堿番茄的選育方法
。
技術介紹
[0002]番茄,是茄科番茄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南美洲,中國南北方廣泛栽培,番茄的果實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
A、
維生素
C、
維生素
B1、
維生素
B2、
以及胡蘿卜素和鈣
、
磷
、
鉀
、
鎂
、
鐵
、
鋅
、
銅等多種元素,還含有蛋白質
、
糖類
、
有機酸
、
纖維素,是我國主要栽培的蔬菜之一
。
[0003]我國鹽堿土地分布廣泛,種類較多,分為濱海鹽漬區
、
黃淮海平原鹽漬區
、
荒漠及荒漠草原鹽漬區
、
草原鹽漬區,鹽堿地土壤的
pH
值和鹽分含量較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低,養分供給條件差,引起生理干旱和營養缺乏癥,導致作物生長發育遭受鹽害而受到抑制,從而對作物的生長造成負面影響
。
[0004]現有技術選育出的耐鹽堿番茄品種,存在產量低,口感和營養價值不佳等問題,因此,提供一種耐鹽堿番茄的選育方法,提高產量的同時,保證口感和營養價值是現有技術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
技術實現思路
[0005]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耐鹽堿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耐鹽堿番茄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選育方法包括父本的選育,母本的選育,雜交育種,目標種子處理,制備基質,播種
、
培養
、
移栽
、
管理步驟;所述父本的選育,包括父本種子處理和父本自交步驟;所述母本的選育,包括母本種子處理和母本自交步驟;所述父本種子處理步驟為,將麗粉
108
番茄種子置于去離子水中,然后加入殼寡糖
、
海藻酸鈉
、
碳酸氫鈉
、
谷氨酸和硼砂混合,控制攪拌轉速為
170
?
180rpm
,攪拌時間為
23
?
27min
,攪拌結束后浸泡
2.2
?
2.6h
,浸泡溫度為
28
?
32℃
,撈出種子,進行脈沖電場處理,脈沖頻率為
23
?
25Hz
,脈沖電場強度為
2.2
?
2.6kV
·
cm
,脈沖處理結束后得到處理后的父本種子;所述母本種子處理步驟為,將貝蒂
F1
番茄種子置于
4.0
?
4.4℃
下靜置
48
?
52min
,然后置于去離子水中,先是在
47
?
49℃
下浸泡
0.9
?
1.1h
,然后加入浸種劑,然后以
0.1
?
0.3℃
的速率降溫至
30
?
34℃
,在
30
?
34℃
下浸泡
1.3
?
1.5h
,浸泡結束后,得到處理后的母本種子;所述浸種劑的制備方法為,將黃原膠
、
維生素
C、
葡聚糖
、
聚乙二醇和蓖麻油混合,然后置于球磨機中進行球磨處理,球磨溫度為
2.4
?
2.6℃
,球磨轉速為
104
?
116rpm
,球磨結束后制得浸種劑;所述目標種子處理步驟為,將目標種子置于處理液中浸泡
1.4
?
1.8h
,浸泡溫度為
17
?
19℃
,撈出后用紗布包裹,置于恒溫箱中催芽,溫度為
27
?
31℃
,直至種子露白,制得處理后的目標種子;所述處理液的制備方法為,將去離子水與阿拉伯膠
、
赤霉素
、
油菜素內酯混合,攪拌均勻后置于
0.3
?
0.5℃
下靜置
26
?
30min
,靜置結束后加入大豆卵磷脂
、
甜菜堿,攪拌均勻后置于
?
14
~
?
10℃
下再次靜置
19
?
23min
,靜置結束后自然恢復至室溫,制得處理液;所述制備基質的步驟為,將草炭
、
腐葉
、
改性高嶺石粉
、
秸稈混合,攪拌均勻制得基質;所述改性高嶺石粉的制備方法為,將高嶺石粉置于馬弗爐中煅燒
1.3
?
1.5h
,煅燒溫度為
237
?
243℃
,煅燒結束后置于高溫高壓環境中靜置
38
?
42min
,溫度為
133
?
137℃
,壓力為
3.3
?
3.5MPa
,高溫高壓處理結束后立即泄壓,降低至室溫后,加入去離子水
、
聚乙烯吡咯烷酮
、
季戊四醇和沒食子酸,然后置于低溫低壓環境中繼續靜置
50
?
54min
,溫度為
2.0
?
2.2℃
,壓力為
0.9
?
1.1MPa
,低溫高壓處理結束后,泄壓,恢復至室溫后,干燥,制得改性高嶺石粉;所述播種
、
培養
、
移栽
、
管理步驟為,將處理后的目標種子在育苗穴盤進行播種,播種深度為
1.3
?
1.5cm
,每穴1粒種子,保持白天溫度為
25
?
27℃
,夜間溫度為
17
?
19℃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金玲,梁增文,高明剛,梁溪原,楊朝霞,信國濱,梁友忠,王志英,袁艷芳,
申請(專利權)人:永盛壽光蔬菜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