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線材的捆扎機構,包括捆扎臺,所述捆扎臺上表面一端轉動連接有收卷轉板,所述收卷轉板上表面兩端均通過間距調節組件相反移動連接有繞桿,所述環形防護殼上表面彈性連接有輔助纏繞組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備通過頂板底部固定安裝有中心柱的設計,線材可以纏繞中心柱一圈達到八字形,隨后就可以放置在固定殼內,線材就可以突破限位半環掉落到繞板和繞桿上,就可以不用工作人員近距離接觸收卷轉板上,減小了危險系數,當開始對線材進行打卷工作的時候,環形防護殼可以避免工作人員觸碰到轉動的收卷轉板,從而達到了可以有效的保護工作人員,提高安全性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線材的捆扎機構
[0001]本技術屬于線材捆扎
,尤其涉及一種線材的捆扎機構
。
技術介紹
[0002]捆扎機又稱捆包機
、
打帶機,是使用捆扎帶捆扎產品或包裝件,然后收緊并將兩端通過發熱燙頭熱融粘接方式結合
。
打包機的功能是加固包裝物品的,使物品在搬運過程中
、
貯存中不因捆扎不牢而散落,同時還應捆扎整齊美觀
。
而目前捆扎機也會用于線材領域,分為全自動和半自動,全自動是將線材打卷后自動捆扎,半自動的是將打卷好的線材進行捆扎
。
公開號:
CN210063513U
,公開了一種線材自動捆扎機,包括機座,所述機座上設有進膜機構
、
翻轉機構
、
折彎機構
、
送膜機構
、
繞線機構和包膜機構,所述進膜機構和折彎機構之間設有用于將包裝膜輸送到折彎機構處的第一機械手,所述折彎機構包括并列設置的兩個底板和設置在底板上方的第一安裝架,兩個所述底板之間設有可上下活動的吸附板,所述第一安裝架上設有與所述吸附板對應的抵壓板,所述送膜機構和包膜機構之間設有第二機械手,所述繞線機構和包膜機構之間設有第三機械手,所述包膜機構上設有用于將線材推送到包裝膜內的推桿
。
本技術設計合理
、
操作方便,采用自動機械化操作完成捆扎
、
包裝的過程,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人力物力
。
[0003]上述技術存在的問題是:目前市面上全自動的線材捆扎機在使用的時候,都是手動的將線材纏繞在打卷機構上后進行后續捆扎工作的,并且捆扎機上的打卷機構都是裸露在外面,旋轉時容易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安全性較低,很容易出現危險事故,同時打卷的時候,不同線材需要不同的打卷長度,傳統的打卷機構間距調整都是反復轉動多個螺栓和拆卸整體來進行調節,不能夠方便快速的進行調節,整體流程比較費時費力,從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和便捷性,因此我們提出一種線材的捆扎機構
。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線材的捆扎機構,具備可以對打卷機構進行圍護,避免運作的時候,工作人員容易碰到打卷機構,同時可以方便快捷的將線材纏繞在打卷機構上,提高了安全性,同時可以方便快捷的根據不同的線材調節不同的打卷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便捷性的優點,解決了目前市面上全自動的線材捆扎機在使用的時候,都是手動的將線材纏繞在打卷機構上后進行后續捆扎工作的,并且捆扎機上的打卷機構都是裸露在外面,旋轉時容易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安全性較低,很容易出現危險事故,同時打卷的時候,不同線材需要不同的打卷長度,傳統的打卷機構間距調整都是反復轉動多個螺栓和拆卸整體來進行調節,不能夠方便快速的進行調節,整體流程比較費時費力,從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和便捷性的問題
。
[0005]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線材的捆扎機構,包括捆扎臺,所述捆扎臺上表面一端轉動連接有收卷轉板,所述捆扎臺上表面靠近收卷轉板的一端設置有環形防護殼,所述收卷轉板對應設置于環形防護殼內部,所述收卷轉板內部設置有間距調節組件,所述收
卷轉板上表面中部設置有繞板,所述收卷轉板上表面兩端均通過間距調節組件相反移動連接有繞桿,所述環形防護殼上表面彈性連接有輔助纏繞組件
。
[0006]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間距調節組件包括第二錐齒輪,所述第二錐齒輪兩側對稱嚙合連接有第一錐齒輪,兩組所述第一錐齒輪一端均固定安裝有絲桿,所述絲桿通過螺紋連接有調節螺母,所述調節螺母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承載板,所述承載板與繞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錐齒輪均與收卷轉板轉動連接
。
[0007]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第二錐齒輪一端固定安裝有轉桿,所述環形防護殼一側開設有通孔,所述收卷轉板一端開設有轉動槽,所述收卷轉板上表面兩端對稱開設有調節槽,兩組所述調節槽均與轉動槽連通,所述調節螺母滑動安裝于調節槽內部,兩組所述絲桿分別轉動安裝于調節槽內部兩端,兩組所述第一錐齒輪之間轉動連接有聯動桿
。
[0008]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輔助纏繞組件包括固定殼,所述固定殼一側開設有連接孔,所述固定殼上表面固定安裝有頂板,所述頂板底部固定安裝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中部呈斷續擴大設置,所述中心柱中部呈弧形設置,所述環形防護殼側壁的一端開設有避讓槽,所述避讓槽與連接孔呈錯位設置,所述固定殼內部兩端彈性連接有限位半環
。
[0009]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固定殼內部兩端開設有與限位半環相對應的凹槽,所述凹槽內部設置有固定彈簧,所述固定彈簧與限位半環固定連接,兩組所述限位半環相對側的上端為內弧形設置
。
[0010]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頂板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承載彈簧,所述承載彈簧上端固定安裝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一端固定安裝有拉板,所述連接板底部一端固定安裝有定位桿,所述定位桿貫穿頂板,所述頂板上表面開設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桿底部固定安裝有下壓環,所述中心柱對應設置于下壓環內部
。
[0011]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固定殼側壁的兩端對稱固定安裝有復位板,所述復位板底部一端固定安裝有導向塊,所述環形防護殼側壁的兩端均開設有側擋板,兩組所述側擋板上表面均開設有與導向塊相對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內部兩端之間固定安裝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貫穿導向塊,所述導向塊一端開設有導向孔,所述導向槽內部一端固定安裝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與導向塊固定連接
。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
本技術通過頂板底部固定安裝有中心柱的設計,線材可以纏繞中心柱一圈達到八字形,隨后就可以放置在固定殼內,可以堆積多個線材,隨后就可以按壓連接板,連接板可以通過定位桿使得下壓環對線材進行向下擠壓,線材就可以突破限位半環掉落到繞板和繞桿上,就可以不用工作人員近距離接觸收卷轉板上,減小了危險系數,當開始對線材進行打卷工作的時候,環形防護殼可以避免工作人員觸碰到轉動的收卷轉板,從而達到了可以有效的保護工作人員,提高安全性的效果,第二錐齒輪兩側對稱嚙合連接有第一錐齒輪的設計,轉動轉桿的時候,轉桿就可以通過兩組第一錐齒輪和一組第二錐齒輪使得兩組絲桿同時轉動,隨后絲桿就可以通過調節螺母帶動承載板使得兩組繞桿之間的間距發生變化,就可以方便快捷的進行調節,不需要轉動多個螺栓和拆卸下來調整,從而達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便捷性的效果
。
[0014]2、
本技術通過承載板與繞桿固定連接的設計,第二錐齒輪轉動時帶動兩組第一錐齒輪轉動的時候,第一錐齒輪就可以帶動各自的絲桿轉動,絲桿就可以通過調節螺母
帶動承載板移動,從而達到了第二錐齒輪轉動的時候就可以帶動兩組繞桿相反移動的效果
。
[0015]3、
本技術通過第二錐齒輪一端固定安裝有轉桿的設計,轉桿就可以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線材的捆扎機構,包括捆扎臺
(1)
,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臺
(1)
上表面一端轉動連接有收卷轉板
(13)
,所述捆扎臺
(1)
上表面靠近收卷轉板
(13)
的一端設置有環形防護殼
(2)
,所述收卷轉板
(13)
對應設置于環形防護殼
(2)
內部,所述收卷轉板
(13)
內部設置有間距調節組件
(11)
,所述收卷轉板
(13)
上表面中部設置有繞板
(16)
,所述收卷轉板
(13)
上表面兩端均通過間距調節組件
(11)
相反移動連接有繞桿
(15)
,所述環形防護殼
(2)
上表面彈性連接有輔助纏繞組件
(10)。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材的捆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間距調節組件
(11)
包括第二錐齒輪
(1104)
,所述第二錐齒輪
(1104)
兩側對稱嚙合連接有第一錐齒輪
(1103)
,兩組所述第一錐齒輪
(1103)
一端均固定安裝有絲桿
(1102)
,所述絲桿
(1102)
通過螺紋連接有調節螺母
(1105)
,所述調節螺母
(1105)
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承載板
(14)
,所述承載板
(14)
與繞桿
(15)
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錐齒輪
(1104)
均與收卷轉板
(13)
轉動連接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線材的捆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錐齒輪
(1104)
一端固定安裝有轉桿
(1101)
,所述環形防護殼
(2)
一側開設有通孔,所述收卷轉板
(13)
一端開設有轉動槽,所述收卷轉板
(13)
上表面兩端對稱開設有調節槽,兩組所述調節槽均與轉動槽連通,所述調節螺母
(1105)
滑動安裝于調節槽內部,兩組所述絲桿
(1102)
分別轉動安裝于調節槽內部兩端,兩組所述第一錐齒輪
(1103)
之間轉動連接有聯動桿
(17)。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材的捆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纏繞組件
(10)
包括固定殼
(108)
,所述固定殼
(108)
一側開設有連接孔,所述固定殼
(108)
上表面固定安裝有頂板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飛,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力睿精密金屬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