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噴塑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噴塑裝置。包括箱體組件、噴塑組件、動力組件、夾持組件,所述箱體組件包括噴塑箱,所述噴塑組件包括粉桶、噴槍,所述粉桶的頂部連接有粉泵,所述粉泵的輸出端連接有輸粉管,所述輸粉管遠離粉泵的一端連接有噴塑機,所述動力組件包括電機、動力箱,所述夾持組件包括夾持基座,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聯軸器,所述夾持基座的內側設置有主動齒輪、被動齒輪、噴塑平臺。當主動齒輪在電機的作用下進行轉動時,主動齒輪通過嚙合傳動帶動被動齒輪的同步轉動,然后轉動軸在被動齒輪的帶動下進行轉動并帶動噴塑平臺的轉動,從而實現對家具的周面的噴塑工作。塑工作。塑工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噴塑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噴塑裝置
,具體為一種噴塑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噴塑是指利用靜電發生器使塑料粉末帶電,是將塑料粉末噴涂在零件上的一種表面處理方法。
[0003]噴塑也就是我們常講的靜電粉末噴涂涂裝,其處理工藝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上采用較為普遍的一種金屬表面處理的裝飾技術。其工作原理在于將塑料粉末通過高壓靜電設備充電,在電場的作用下,將涂料噴涂到工件的表面,粉末會被均勻地吸附在工件表面,形成粉狀的涂層;而粉狀涂層經過高溫烘烤后流平固化,塑料顆粒會融化成一層致密的效果各異的最終保護涂層;牢牢附著在工件表面。
[0004]隨著噴塑技術的推進,噴塑裝置也逐漸用于對新型家具生產成型時的使用,現有的噴塑裝置在對家具進行噴塑工作時,大多數還是使用者手握噴槍對家具進行操作,這樣使噴塑工作的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0005]針對以上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噴塑裝置,解決使用者手握噴槍對家具進行操作,這樣使噴塑工作的效率較低,粉料由粉桶輸送至噴塑主管,然后噴塑主管里面的粉料進行分流并進入噴塑分管,然后噴塑分管里面的粉料從相應的噴槍噴出并用于對家具的噴塑工作的問題。
[0006]為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噴塑裝置,包括箱體組件、噴塑組件、動力組件、夾持組件,所述箱體組件包括噴塑箱,所述噴塑組件包括粉桶、噴槍,所述粉桶的頂部連接有粉泵,所述粉泵的輸出端連接有輸粉管,所述輸粉管遠離粉泵的一端連接有噴塑機,所述噴塑機的一端連接有噴塑主管,所述噴塑主管靠近噴塑箱的一端連接有噴塑分管,所述動力組件包括電機、動力箱,所述夾持組件包括夾持基座,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聯軸器,所述聯軸器遠離電機的一端連接有連接軸,所述夾持基座的內側設置有主動齒輪、被動齒輪、噴塑平臺,所述被動齒輪的一端連接有轉動軸,所述噴塑平臺的外圈連接有轉動環,所述噴塑平臺的頂部連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連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輸出端連接有夾持板。
[0007]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當主動齒輪在電機的作用下進行轉動時,主動齒輪通過嚙合傳動帶動被動齒輪的同步轉動,然后轉動軸在被動齒輪的帶動下進行轉動并帶動噴塑平臺的轉動,從而實現對家具的周面的噴塑工作,將家具平穩放置于噴塑平臺頂部后,開啟伸縮桿的運行,然后伸縮桿推動夾持板向家具進行逐漸靠近的移動,然后直至防護層與家具壁體接觸貼合,進而實現對家具的夾持固定。
[0008]為了能夠觀察對家具進行噴塑工作的進程:
[000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噴塑箱前部的內側轉動連接有箱門,所述
箱門的內側設置有長方形透明的觀察窗,所述箱門與噴塑箱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
[0010]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對家具進行噴塑時,先將箱門打開,然后將家具平穩的放置于噴塑平臺上面并對家具進行夾持固定,然后關閉箱門后進行噴塑工作,通過觀察窗的設置,能夠觀察對家具進行噴塑工作的進程。
[0011]為了將粉桶里面的粉料輸送至噴槍:
[0012]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噴塑組件共設置有兩組,兩組所述噴塑組件對稱設置于噴塑箱的兩側,所述粉桶的內側設置有微孔硫化板,所述粉泵包括6
㎜
氣管接口、8
㎜
氣管接口、插輸粉管三個接口。
[0013]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對家具進行噴塑時,開啟粉泵的運行,然后粉泵將粉桶里面的粉料輸送至噴槍,通過粉桶的設置,用于對粉料的儲存。
[0014]為了噴塑分管里面的粉料從相應的噴槍噴出并用于對家具的噴塑工作:
[001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噴塑機為靜電噴塑機,所述噴塑箱的內壁連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內側設置有噴槍,所述噴塑分管遠離噴塑主管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板的內側并與相應的噴槍相連接。
[0016]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粉料由粉桶輸送至噴塑主管,然后噴塑主管里面的粉料進行分流并進入噴塑分管,然后噴塑分管里面的粉料從相應的噴槍噴出并用于對家具的噴塑工作。
[0017]為了連接軸在轉動的過程中帶動主動齒輪的同步轉動:
[001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機與操作面板電性連接,所述動力箱與夾持基座的外壁相連接,所述連接軸遠離聯軸器的一端貫穿夾持基座的壁體并延伸至與主動齒輪相連接。
[0019]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開啟電機的運行后,電機進行工作并通過聯軸器帶動連接軸的同步轉動,然后連接軸在轉動的過程中帶動主動齒輪的同步轉動。
[0020]為了轉動軸在被動齒輪的帶動下進行轉動并帶動噴塑平臺的轉動:
[002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動齒輪與被動齒輪嚙合傳動連接,所述主動齒輪與被動齒輪為傘齒輪,所述轉動軸遠離被動齒輪的一端貫穿隔板并延伸至與噴塑平臺相連接,所述夾持基座的內壁連接有隔板,所述轉動軸通過連接件與隔板轉動連接。
[0022]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當主動齒輪在電機的作用下進行轉動時,主動齒輪通過嚙合傳動帶動被動齒輪的同步轉動,然后轉動軸在被動齒輪的帶動下進行轉動并帶動噴塑平臺的轉動,從而實現對家具的周面的噴塑工作。
[0023]為了提高轉動軸在轉動過程中的穩固性:
[0024]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持基座的下端與噴塑箱下底面內壁相連接,所述夾持基座的內壁開設有轉動槽,所述轉動槽的尺寸與轉動環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噴塑平臺為圓柱形結構設置。
[0025]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轉動槽的設置,用于轉動環進行轉動時的通道,通過隔板的設置,用于提高轉動軸在轉動過程中的穩固性。
[0026]為了實現對家具的夾持固定:
[002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限位板共設置有兩塊,兩塊所述限位板對稱設置,所述伸縮桿與操作面板電性連接,所述夾持板遠離伸縮桿的一端連接有防護層,所
述防護層為長方形結構的橡膠墊層。
[0028]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將家具平穩放置于噴塑平臺頂部后,開啟伸縮桿的運行,然后伸縮桿推動夾持板向家具進行逐漸靠近的移動,然后直至防護層與家具壁體接觸貼合,進而實現對家具的夾持固定。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本技術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0030]圖2為本技術噴塑箱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31]圖3為本技術動力箱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32]圖4為本技術夾持基座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33]圖5為本技術噴塑平臺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34]圖中:1、箱體組件;11、噴塑箱;12、箱門;13、觀察窗;2、噴塑組件;21、粉桶;22、粉泵;23、輸粉管;24、噴塑機;25、噴塑主管;26、噴塑分管;27、定位板;28、噴槍;3、動力組件;31、電機;32、聯軸器;33、連接軸;34、轉動軸;35、主動齒輪;36、被動齒輪;37、動力箱;4、夾持組件;41、夾持基座;42、隔板;4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噴塑裝置,包括箱體組件(1)、噴塑組件(2)、動力組件(3)、夾持組件(4),所述箱體組件(1)包括噴塑箱(11),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塑組件(2)包括粉桶(21)、噴槍(28),所述粉桶(21)的頂部連接有粉泵(22),所述粉泵(22)的輸出端連接有輸粉管(23),所述輸粉管(23)遠離粉泵(22)的一端連接有噴塑機(24),所述噴塑機(24)的一端連接有噴塑主管(25),所述噴塑主管(25)靠近噴塑箱(11)的一端連接有噴塑分管(26),所述動力組件(3)包括電機(31)、動力箱(37),所述夾持組件(4)包括夾持基座(41),所述電機(31)的輸出端連接有聯軸器(32),所述聯軸器(32)遠離電機(31)的一端連接有連接軸(33),所述夾持基座(41)的內側設置有主動齒輪(35)、被動齒輪(36)、噴塑平臺(44),所述被動齒輪(36)的一端連接有轉動軸(34),所述噴塑平臺(44)的外圈連接有轉動環(45),所述噴塑平臺(44)的頂部連接有限位板(46),所述限位板(46)的一端連接有伸縮桿(47),所述伸縮桿(47)的輸出端連接有夾持板(4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噴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塑箱(11)前部的內側轉動連接有箱門(12),所述箱門(12)的內側設置有長方形透明的觀察窗(13),所述箱門(12)與噴塑箱(11)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噴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塑組件(2)共設置有兩組,兩組所述噴塑組件(2)對稱設置于噴塑箱(11)的兩側,所述粉桶(21)的內側設置有微孔硫化板,所述粉泵(22)包括6
㎜
氣管接口、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鵬,李萍,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木之秀家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