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有機肥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生物高分子有機肥生產用基料預混機,包括預混桶,所述預混桶的上端中部開設有進料口,所述預混桶的下端中部開設有出料口,所述預混桶的下端設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呈L型,所述底座的一側上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外表面套接有轉軸,所述預混桶內部軸心處設置有傳動軸;通過刮板以及毛刷不停地沿著內壁轉動,即可刮掉粘連在混料桶內壁上的基料,使攪拌過程進行的更加順利;通過調整第一伸縮桿伸縮的長短,可以調整刮板與預混桶內壁接觸的距離;通過調整第二伸縮桿的長短,即可控制刮板與預混桶內壁接觸的角度,進而使刮板可以配合多種尺寸的預混桶進行使用。可以配合多種尺寸的預混桶進行使用??梢耘浜隙喾N尺寸的預混桶進行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生物高分子有機肥生產用基料預混機
[0001]本技術屬于有機肥生產
,具體的說是一種生物高分子有機肥生產用基料預混機。
技術介紹
[0002]化肥生產過程中首先需要利用攪拌器械將各種原材料混合均勻,然后人工將將混合后的物料添加進入化肥生產線的第一級工序入口,即利用造粒機將混合后的物料進行造粒。
[0003]目前現有技術中,如公開號為CN213222027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帶有自動上料裝置的化肥生產預混機,包括殼體、上料單元、固定單元、底板和合頁;殼體:所述底板有兩個且底端的外側均通過合頁與殼體底端的左右兩側連接,左側的底板底端的前側設有固定單元,所述殼體前側面左側的通槽內設有檢驗單元;上料單元:包含放料箱、推板、直線電機、電動推桿、安裝架和支撐桿,所述直線電機設在殼體前側面的頂端,直線電機動子座的前側面設有支撐桿,支撐桿的頂端設有放料箱,放料箱的前側面設有安裝架,安裝架的后側面設有電動推桿,電動推桿的后側端設有推板,推板位于放料箱的內部;該帶有自動上料裝置的化肥生產預混機,具有使用簡單,檢驗方便,上料均勻,混合效果好的特點。但在實際使用中,只有攪拌葉對基料進行攪拌,攪拌過程所需時間長,攪拌時容易出現死角,特別是在對濕料進行攪拌時,濕料容易粘連在攪拌桶的內壁上,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及質量。
[0004]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0005]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攪只有攪拌葉對基料進行攪拌,攪拌過程所需時間長,攪拌時容易出現死角,特別是在對濕料進行攪拌時,濕料容易粘連在攪拌桶的內壁上,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及質量的問題,提出的一種生物高分子有機肥生產用基料預混機。
[0006]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所述的一種生物高分子有機肥生產用基料預混機,包括預混桶,所述預混桶的上端中部開設有進料口,所述預混桶的下端中部開設有出料口,所述預混桶的下端設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呈L型,所述底座的一側上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外表面套接有轉軸,所述預混桶內部軸心處設置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與預混桶轉動連接,所述傳動軸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攪拌葉,所述傳動軸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多個線性陣列布置的第一伸縮桿,所述第一伸縮桿的伸縮端設置有刮板,所述刮板通過鉸鏈與第一伸縮桿鉸接。
[0007]優選的,所述底座的一側上端開設有與轉軸對應的凹槽,所述轉軸與預混桶轉動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底座的另一側上端中部固定連接有支座,所述支座上端固定連接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端穿過預混桶與傳動軸固定連接。
[0009]優選的,所述第一伸縮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伸縮桿,所述第二伸縮桿的伸縮
端通過鉸鏈與刮板鉸接。
[0010]優選的,所述刮板的上端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內放置有刷盤,所述刷盤的中心處與卡槽的中心處對應開設有螺孔,所述刷盤通過螺絲與刮板固定連接,所述刷盤上固定連接有毛刷。
[0011]優選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四個角部處軍固定連接有支腿,所述支腿靠近地面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橡膠墊。
[0012]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術提供一種生物高分子有機肥生產用基料預混機,通過刮板以及毛刷不停地沿著內壁轉動,即可刮掉粘連在混料桶內壁上的基料,使攪拌過程進行的更加順利。
[0014]本技術提供一種生物高分子有機肥生產用基料預混機,通過調整第一伸縮桿伸縮的長短,可以調整刮板與預混桶內壁接觸的距離;通過調整第二伸縮桿的長短,即可控制刮板與預混桶內壁接觸的角度,進而使刮板可以配合多種尺寸的預混桶進行使用。
附圖說明
[0015]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6]圖1是本技術的整體立體圖;
[0017]圖2是本技術中整體的剖視圖;
[0018]圖3是本技術中第一局部的立體圖;
[0019]圖4是本技術中第二局部的立體圖;
[0020]圖例說明:
[0021]1、預混桶;11、出料口;111、進料口;12、底座;13、支腿;14、支撐桿;15、轉軸;2、傳動軸;21、攪拌葉;3、伺服電機;31、支座;4、第一伸縮桿;5、第二伸縮桿;6、刮板;61、刷盤;611、毛刷;62、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3]下面給出具體實施例。
[0024]請參閱圖1
?
圖4,本技術提供一種生物高分子有機肥生產用基料預混機,包括包括預混桶1,所述預混桶1的上端中部開設有進料口111,所述預混桶1的下端中部開設有出料口11,所述預混桶1的下端設置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呈L型,所述底座12的一側上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桿14,所述支撐桿14的外表面套接有轉軸15,所述預混桶1內部軸心處設置有傳動軸2,所述傳動軸2與預混桶1轉動連接,所述傳動軸2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攪拌葉21,所述傳動軸2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多個線性陣列布置的第一伸縮桿4,所述第一伸縮桿4的伸縮端設置有刮板6,所述刮板6通過鉸鏈與第一伸縮桿4鉸接。工作時,將待混合的基料從進料
口111處放進預混桶1中,啟動伺服電機3,通過伺服電機3帶動傳動軸2轉動,從而使攪拌葉21對基料進行攪拌;其中一組轉軸15自帶驅動功能,通過轉軸15轉動帶動預混桶1進行轉動,從而使基料在多種攪拌方式下均勻的混合;在理想情況下,基料在被預混桶1帶著轉動到高處時基料會因自身的重力作用而落到預混桶1下端,使攪拌葉21繼續對其進行攪拌,在對濕料進行攪拌時,濕料容易粘在預混桶1的內壁上,攪拌葉21無法對其進行攪拌,通過刮板6不停地沿著內壁轉動,即可刮掉粘連在混料桶1內壁上的基料,使攪拌過程進行的更加順利。
[0025]進一步的,所述底座12的一側上端開設有與轉軸15對應的凹槽,所述轉軸15與預混桶1轉動連接。
[0026]進一步的,所述底座12的另一側上端中部固定連接有支座31,所述支座31上端固定連接有伺服電機3,所述伺服電機3的輸出端穿過預混桶1與傳動軸2固定連接。
[0027]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縮桿4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伸縮桿5,所述第二伸縮桿5的伸縮端通過鉸鏈與刮板6鉸接。工作時,通過調整第一伸縮桿4伸縮的長短,可以調整刮板6與預混桶1內壁接觸的距離;通過調整第二伸縮桿5的長短,即可控制刮板6與預混桶1內壁接觸的角度,進而使刮板6可以配合多種尺寸的預混桶1進行使用。
[0028]進一步的,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生物高分子有機肥生產用基料預混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預混桶(1),所述預混桶(1)的上端中部開設有進料口(111),所述預混桶(1)的下端中部開設有出料口(11),所述預混桶(1)的下端設置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呈L型,所述底座(12)的一側上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桿(14),所述支撐桿(14)的外表面套接有轉軸(15),所述預混桶(1)內部軸心處設置有傳動軸(2),所述傳動軸(2)與預混桶(1)轉動連接,所述傳動軸(2)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攪拌葉(21),所述傳動軸(2)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多個線性陣列布置的第一伸縮桿(4),所述第一伸縮桿(4)的伸縮端設置有刮板(6),所述刮板(6)通過鉸鏈與第一伸縮桿(4)鉸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高分子有機肥生產用基料預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一側上端開設有與轉軸(15)對應的凹槽,所述轉軸(15)與預混桶(1)轉動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生物高分子有機肥生產用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占斌,趙東,呂海林,
申請(專利權)人:內蒙古喜羊羊生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