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屬于聚丙烯蠟切片冷卻技術領域,其技術方案要點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前側轉動連接有箱門,所述箱體的左側栓接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左側固定連通有風箱,所述風箱的內部栓接有環形塊,所述環形塊的內壁栓接有送風機構,所述箱體的內壁滑動連接有隔板,所述箱門的前側栓接有控制面板,所述送風機構包括風扇、轉軸和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與轉軸的左側栓接,解決了現有的聚丙烯蠟在切片時需要進行冷卻工作,傳統的冷卻方式大多是將聚丙烯蠟塊放置到冰塊上進行冷卻,冷卻實用性較差,無法準確控制冷卻溫度,并且冰塊在使用中容易出現融化的情況,較難進行持續使用工作的問題。較難進行持續使用工作的問題。較難進行持續使用工作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聚丙烯蠟切片冷卻
,特別涉及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
技術介紹
[0002]PP蠟就是聚丙烯蠟,學名低分子量聚丙烯蠟,PP蠟具有熔點高、熔融度低、潤滑性、分散性好的特點,是當前聚烯烴加工的優良助劑,它具有實用性高、用途廣等優點,聚丙烯蠟可作為載體用于靜電復印機用墨粉的制造,起優良的潤滑作用,可提高墨粉的熔點和耐濕性,防止復印品粘結,廣泛適用于在高
當中,如紙張涂層調色液及膜狀冷凝,還包括顏料分散劑,潤滑劑,各種合成樹脂模塑的脫模劑,印刷油墨和涂料的改性劑和織物處理助劑等。
[0003]聚丙烯蠟生產使用中用途較為廣泛,而現有的聚丙烯蠟在切片時需要進行冷卻工作,傳統的冷卻方式大多是將聚丙烯蠟塊放置到冰塊上進行冷卻,冷卻實用性較差,無法準確控制冷卻溫度,并且冰塊在使用中容易出現融化的情況,對聚丙烯蠟切片工作會有一定的影響,較難進行持續使用的工作,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提供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旨在解決現有的聚丙烯蠟在切片時需要進行冷卻工作,傳統的冷卻方式大多是將聚丙烯蠟塊放置到冰塊上進行冷卻,冷卻實用性較差,無法準確控制冷卻溫度,并且冰塊在使用中容易出現融化的情況,對聚丙烯蠟切片工作會有一定的影響,較難進行持續使用的工作,從而影響使用效果的問題。
[0005]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前側轉動連接有箱門,所述箱體的左側栓接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左側固定連通有風箱,所述風箱的內部栓接有環形塊,所述環形塊的內壁栓接有送風機構,所述箱體的內壁滑動連接有隔板,所述箱門的前側栓接有控制面板;
[0006]所述送風機構包括風扇、轉軸和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與轉軸的左側栓接,所述轉軸的右側與風扇的左側栓接,所述電機的表面與環形塊的內壁栓接。
[0007]為了達到通風的效果,作為本技術的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優選的,所述制冷箱的頂部固定連通有風管,所述風管的右側與箱體的左側固定連通。
[0008]為了達到連接塊位置固定的效果,作為本技術的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優選的,所述環形塊的表面栓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數量為兩個,且均分布與環形塊的表面。
[0009]為了達到防護網位置固定的效果,作為本技術的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優選的,所述連接塊靠近風箱的一側與風箱栓接,所述風箱的內壁栓接有防護網。
[0010]為了達到密封的效果,作為本技術的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優選的,所述箱門的后側粘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表面與箱體的內壁卡接,所述箱體的內壁開設
有與密封圈配合使用的密封槽。
[0011]為了達到安裝塊位置固定的效果,作為本技術的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優選的,所述箱體的內部栓接有安裝塊,所述安裝塊的內壁與隔板的表面滑動連接。
[0012]為了達到通風的效果,作為本技術的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優選的,所述隔板的內壁開設有若干個通風口,所述安裝塊的內壁開設有與隔板配合使用的滑槽。
[0013]為了達到連桿位置固定的效果,作為本技術的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優選的,所述箱門的前側栓接有連桿,所述連桿的前側栓接有把手,所述箱門的內壁栓接有透明板。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5]該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通過設置箱體、箱門、制冷箱、風箱、環形塊、送風機構、隔板和控制面板,使用時通過打開箱門,接著將聚丙烯蠟放置到箱體的內部,當聚丙烯蠟數量較多時,將聚丙烯蠟平鋪到隔板的頂部,接著關閉箱門進行冷卻工作,通過控制面板調節對應冷卻溫度,接著電機會帶動轉軸進行轉動,轉軸轉動的同時會帶動風扇進行轉動,將外界的風吹入制冷箱的內部,通過制冷箱的制冷會將冷風吹入箱體的內部,對聚丙烯蠟進行冷卻的工作,便于使用者使用。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的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的整體結構圖;
[0017]圖2為本技術中箱體的結構圖;
[0018]圖3為本技術中隔板的結構圖;
[0019]圖4為本技術中風箱的結構圖;
[0020]圖5為本技術中送風機構的結構圖;
[0021]圖6為本技術中控制面板的結構圖。
[0022]圖中,1、箱體;2、送風機構;201、風扇;202、轉軸;203、電機;3、箱門;4、制冷箱;5、風箱;6、環形塊;7、隔板;8、控制面板;9、風管;10、連接塊;11、防護網;12、密封圈;13、密封槽;14、安裝塊;15、通風口;16、滑槽;17、連桿;18、把手;19、透明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0024]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長度”、“寬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在本技術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25]請參閱圖1
?
6,本技術提供技術方案: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包括箱體1,箱體1的前側轉動連接有箱門3,箱體1的左側栓接有制冷箱4,制冷箱4的左側固定連通有
風箱5,風箱5的內部栓接有環形塊6,環形塊6的內壁栓接有送風機構2,箱體1的內壁滑動連接有隔板7,箱門3的前側栓接有控制面板8;
[0026]送風機構2包括風扇201、轉軸202和電機203,電機203的輸出端與轉軸202的左側栓接,轉軸202的右側與風扇201的左側栓接,電機203的表面與環形塊6的內壁栓接。
[0027]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箱體1、箱門3、制冷箱4、風箱5、環形塊6、送風機構2、隔板7和控制面板8,使用時通過打開箱門3,接著將聚丙烯蠟放置到箱體1的內部,當聚丙烯蠟數量較多時,將聚丙烯蠟平鋪到隔板7的頂部,接著關閉箱門3進行冷卻工作,通過控制面板8調節對應冷卻溫度,接著電機203會帶動轉軸202進行轉動,轉軸202轉動的同時會帶動風扇201進行轉動,將外界的風吹入制冷箱4的內部,通過制冷箱4的制冷會將冷風吹入箱體1的內部,對聚丙烯蠟進行冷卻的工作,便于使用者使用。
[0028]作為本技術的技術優化方案,制冷箱4的頂部固定連通有風管9,風管9的右側與箱體1的左側固定連通。
[0029]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風管9,使用時通過風管9與制冷箱4固定連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包括箱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的前側轉動連接有箱門(3),所述箱體(1)的左側栓接有制冷箱(4),所述制冷箱(4)的左側固定連通有風箱(5),所述風箱(5)的內部栓接有環形塊(6),所述環形塊(6)的內壁栓接有送風機構(2),所述箱體(1)的內壁滑動連接有隔板(7),所述箱門(3)的前側栓接有控制面板(8);所述送風機構(2)包括風扇(201)、轉軸(202)和電機(203),所述電機(203)的輸出端與轉軸(202)的左側栓接,所述轉軸(202)的右側與風扇(201)的左側栓接,所述電機(203)的表面與環形塊(6)的內壁栓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箱(4)的頂部固定連通有風管(9),所述風管(9)的右側與箱體(1)的左側固定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丙烯蠟切片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塊(6)的表面栓接有連接塊(10),所述連接塊(10)的數量為兩個,且均分布與環形塊(6)的表面。4.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克峰,
申請(專利權)人:遼寧恒益特殊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