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節能型復合板,包括板體、背板框架以及夾設于板體與背板框架之間的緩沖密封圈,緩沖密封圈呈口字形,緩沖密封圈的兩側壁分別與板體和背板框架緊密貼合,板體朝向背板框架的一側壁四角均固定連接有掛籃,掛籃上開設有貫穿其頂壁和底壁的插孔,背板框架朝向板體的一側壁四角均固定連接有呈L形的固定件,四個固定件均沿豎直方向插入四個掛籃的插孔內,背板框架背向板體的一側壁四角均開設有貫穿掛籃和固定件的操作槽,四個操作槽內均沿水平方向插設有固定棒,板體朝向背板框架一側壁的四角均鑲嵌有磁鐵,且四個磁鐵分別與四個固定棒磁吸固定。該節能型復合板,節省了螺釘的使用,降低了安裝難度,且提高了安裝的精準度。裝的精準度。裝的精準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節能型復合板
[0001]本技術屬于復合板
,尤其涉及一種節能型復合板。
技術介紹
[0002]復合板是指具有不同功能的不同材料分層構成的板。復合板可以分為金屬復合板、木材復合板、彩鋼復合板和巖棉復合板等類型,例如屋面用的混凝土、泡沫隔熱層及表面防水層的三合一板就屬于復合板,其常用于室內裝修。
[0003]在實現本技術過程中,專利技術人發現該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現有的復合板在安裝時,其大多需要先使用螺釘等零件將背板框架固定于墻體上,再用螺釘等零件將復合板本體固定于背板框架上,而螺釘的大量使用一方面增加安裝的難度,也增大了安裝位置偏差大的概率。
[0004]為此,我們提出來一種節能型復合板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節能型復合板,節省了螺釘的使用,降低了安裝難度,且提高了安裝的精準度,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節能型復合板,包括板體、背板框架以及夾設于板體與背板框架之間的緩沖密封圈,所述緩沖密封圈呈口字形,所述緩沖密封圈的兩側壁分別與板體和背板框架緊密貼合,所述板體朝向背板框架的一側壁四角均固定連接有掛籃,所述掛籃上開設有貫穿其頂壁和底壁的插孔,所述背板框架朝向板體的一側壁四角均固定連接有呈L形的固定件,四個所述固定件均沿豎直方向插入四個掛籃的插孔內;
[0008]所述背板框架背向板體的一側壁四角均開設有貫穿掛籃和固定件的操作槽,四個所述操作槽內均沿水平方向插設有固定棒,所述板體朝向背板框架一側壁的四角均鑲嵌有磁鐵,且四個所述磁鐵分別與四個固定棒磁吸固定。
[0009]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四個所述固定件分別與四個掛籃的內壁貼合;使得四個固定件在四個掛籃內可以保持穩定不會晃動,保證了板體和背板框架之間的穩定性。
[0010]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板體朝向背板框架的一側壁均固定粘貼有保溫面板,所述保溫面板呈口字形;設置的保溫面板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溫效果,實際設計時,保溫面板的面積可以更大,從而利用緩沖密封圈和保溫面板使板體和背板框架之間的熱傳遞更少更緩慢。
[0011]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緩沖密封圈相對的兩側壁四角均固定連接有橡膠塊,所述板體和背板框架相向一側壁的四角均開設有安裝孔,四個所述橡膠塊分別卡接于四個安裝孔內;從而使緩沖密封圈可以被固定于板體和背板框架上且保持穩定。
[0012]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板體背向背板框架的一側壁固定粘貼有裝飾片;其中裝飾片的表面可印刷各類具有裝飾性的圖案,達到更美觀的效果。
[0013]綜上所述,本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0014]該節能型復合板,通過使板體背部的四個L形固定件分別插入四個掛籃的插孔內,且通過四個固定棒插入四個操作槽內與四個磁鐵磁吸固定,即可將板體固定于背板框架上,從而不需要將板體通過螺釘固定于背板框架上,節省了螺釘的使用,降低了安裝難度,且提高了安裝的精準度;
[0015]該節能型復合板,通過在背板框架和板體之間設置一層緩沖密封圈,且使緩沖密封圈的兩側通過橡膠塊與背板框架和板體連接,使得緩沖密封圈的安裝更為方便,且緩沖密封圈內側的保溫面板可以進一步降低室內外環境的熱交換,起到更好地保溫節能效果。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技術圖1中A
?
A處的剖視圖;
[0018]圖3為本技術圖2中B處結構放大圖;
[0019]圖4為本技術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技術圖1中C
?
C處的部分剖視圖。
[0021]圖中:1、板體;2、背板框架;3、緩沖密封圈;4、裝飾片;5、掛籃;6、固定件;7、操作槽;8、固定棒;9、磁鐵;10、保溫面板;11、安裝孔;12、橡膠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3]參照圖1
?
圖5,一種節能型復合板,包括板體1、背板框架2以及夾設于板體1與背板框架2之間的緩沖密封圈3,在板體1背向背板框架2的一側壁固定粘貼有裝飾片4,其中裝飾片4的表面可印刷各類具有裝飾性的圖案,達到更美觀的效果;
[0024]緩沖密封圈3呈口字形,緩沖密封圈3的兩側壁分別與板體1和背板框架2緊密貼合,在板體1朝向背板框架2的一側壁均固定粘貼有保溫面板10,保溫面板10呈口字形,設置的保溫面板10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溫效果,實際設計時,保溫面板10的面積可以更大,從而利用緩沖密封圈3和保溫面板10使板體1和背板框架2之間的熱傳遞更少更緩慢,在緩沖密封圈3相對的兩側壁四角均固定連接有橡膠塊12,在板體1和背板框架2相向一側壁的四角均開設有安裝孔11,四個橡膠塊12分別卡接于四個安裝孔11內,從而使緩沖密封圈3可以被固定于板體1和背板框架2上且保持穩定;
[0025]在板體1朝向背板框架2的一側壁四角均固定連接有掛籃5,在掛籃5上開設有貫穿其頂壁和底壁的插孔,在背板框架2朝向板體1的一側壁四角均固定連接有呈L形的固定件6,四個固定件6均沿豎直方向插入四個掛籃5的插孔內,四個固定件6分別與四個掛籃5的內壁貼合,使得四個固定件6在四個掛籃5內可以保持穩定不會晃動,保證了板體1和背板框架2之間的穩定性;
[0026]在背板框架2背向板體1的一側壁四角均開設有貫穿掛籃5和固定件6的操作槽7,四個操作槽7內均沿水平方向插設有固定棒8,在板體1朝向背板框架2一側壁的四角均鑲嵌
有磁鐵9,且四個磁鐵9分別與四個固定棒8磁吸固定。
[0027]安裝方法:先將緩沖密封圈3上其中一側壁的四個橡膠塊12分別卡接于板體1上的四個安裝孔11內,再將背板框架2上的四個固定件6沿豎直方向插入四個掛籃5內(此時緩沖密封圈3朝向背板框架2一側壁的四個橡膠塊12會被擠壓,但不影響后續的安裝),插入后,緩沖密封圈3上另一側壁的四個橡膠塊12剛好會正對著背板框架2上的四個安裝孔11,用力擠壓背板框架2即可將四個橡膠塊12卡接于四個安裝孔11內,即完成了背板框架2的安裝;
[0028]將四個固定棒8沿水平方向插入四個操作槽7內并穿過四個掛籃5和四個固定件6,最終可使四個固定棒8分別與四個磁鐵9磁吸固定,使得四個掛籃5和四個固定件6被固定,不會發生移動,即完成了安裝;其中緩沖密封圈3和保溫面板10共同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加板體1和背板框架2的結構穩定性,另一方面起到降噪和減少熱傳遞的作用,使該復合板具備一定的節能性質。
[0029]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節能型復合板,包括板體(1)、背板框架(2)以及夾設于板體(1)與背板框架(2)之間的緩沖密封圈(3),所述緩沖密封圈(3)呈口字形,所述緩沖密封圈(3)的兩側壁分別與板體(1)和背板框架(2)緊密貼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體(1)朝向背板框架(2)的一側壁四角均固定連接有掛籃(5),所述掛籃(5)上開設有貫穿其頂壁和底壁的插孔,所述背板框架(2)朝向板體(1)的一側壁四角均固定連接有呈L形的固定件(6),四個所述固定件(6)均沿豎直方向插入四個掛籃(5)的插孔內;所述背板框架(2)背向板體(1)的一側壁四角均開設有貫穿掛籃(5)和固定件(6)的操作槽(7),四個所述操作槽(7)內均沿水平方向插設有固定棒(8),所述板體(1)朝向背板框架(2)一側壁的四角均鑲嵌有磁鐵(9)...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勇旭,
申請(專利權)人:北鵬首豪天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