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終端機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一體式運維監管終端機,包括終端構件、底座以及調節構件,所述終端構件包括機箱,所述機箱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操作面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使用者的面部不能正對攝像頭時,通過電機控制器開啟電機使其帶動絲桿進行轉動,通過螺紋傳動可以帶動兩個滑塊相對運動,此時連接桿將對相對于滑塊轉動,連接桿的另一端將對相對于第二轉動軸轉動,同時通過連接桿的傳動可以使踏板進行升降,進而可以帶動其上方的使用者進行升降,直至面部正對高清攝像頭后即可,不需要使用者屈膝或者踮腳,可以防止使用者進行面部檢測時出現晃動,可以使面部識別效果更精確。可以使面部識別效果更精確??梢允姑娌孔R別效果更精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一體式運維監管終端機
[0001]本技術涉及終端機
,特別是一種一體式運維監管終端機。
技術介紹
[0002]運維監管終端機基于物聯網技術,采用射頻識別技術、衛星定位技術,網絡技術、云視頻分析技術,實現了對現場運維全過程的監控和追蹤。通過使用RFID電子標簽進行門禁管理、電子運維記錄單、實時數據監控和視頻監控等信息管理技術,為實現第三方運維過程的全程監管提供了基礎的信息支持和保障,滿足了運維監管的要求。本著統籌規劃、切實提高環境管理水平的原則.
[0003]如公開號為CN209281504U的一種一體式運維監管終端機,其結構包括機體和高清攝像頭,機體的上端內側連接有觸控屏,觸控屏的內部一側設置有i5處理器,且觸控屏的外部的一側連接有RFID識別板,i5處理器通過導線與觸控屏電性連接,且i5處理器通過導線與RFID識別板電性連接,使用者將RFID卡放置到RFID識別板上,通過RFID感應技術原理,自動識別RFID卡內置加密卡號,RFID卡存儲用戶的不可復制和加密的ID號,身份信息,使用級別等基本信息,一張RFID卡可以代替所有的基站門鑰匙,杜絕鑰匙管理的混亂,且一張卡片可具有不同的通行權限,持授權卡進入其職責范圍內可以進入的基站,所有的進出情況在終端機里都有記錄,便于針對具體事情的發生時間進行查詢,落實責任,同時高清攝像頭對使用者進行臉部識別,當臉部識別通過與RFID卡身份識別通過后,i5處理器啟動,同時通過硬盤錄像設備,對使用者時時監測,將監測的語音與視頻數據儲存在現場的硬盤錄像機,并將數據上傳到局監控中心的視頻服務器內,便于后續對所有記錄進行查詢。
[0004]上述一體式運維監管終端機在實際使用中還存在以下不足:使用者在使用終端機時,不同的使用者的身高有所不同,當身高較高的使用者使用時,高清攝像頭容易拍攝到使用者的身體,這時使用者需要屈膝以便攝像頭對準面部,當使用者身高較低時,使用者需要踮著腳進行面部識別,但是不論屈膝或者踮腳都會使使用者不便于平穩的站立,容易出現身體的晃動,進而會影響面部識的精度,因此需要一種一體式運維監管終端機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旨在至少解決所述技術缺陷之一。
[0006]為此,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一體式運維監管終端機,以解決
技術介紹
中所提到的問題,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一種一體式運維監管終端機,包括終端構件、底座以及調節構件,所述終端構件包括機箱,所述機箱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觸摸顯示屏,所述觸摸顯示屏的上方設置有高清攝像頭,所述觸摸顯示屏的下方設置有RFID識別板,所述調節構件包括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絲桿,所述絲桿的一側螺紋連
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一側轉動連接有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一側轉動連接有第二轉動軸,所述第二轉動軸的一側固定連接有踏板,所述踏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柱。
[0008]由上述任一方案優選的是,所述機箱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機箱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電機控制器,所述電機控制器與電機電性連接。所述絲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均勻的將絲桿分為兩段,兩段所述絲桿的螺紋方向相反。所述滑塊的一側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的螺紋螺距與絲桿的螺紋螺距相適配,所述底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導桿,所述導桿與滑塊滑動連接,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達到的技術效果是:當需要使用終端機進行識別時,工作人員首先需要將識別卡放置在RFID識別板上進行身份識別,隨后通過高清攝像頭進行面部識別,如果使用者的面部不能正對攝像頭時,使用者可以通過電機控制器開啟電機使其帶動絲桿進行轉動,通過螺紋傳動可以帶動兩個滑塊相對運動,同時可以相對于導桿滑動,通過導桿可以對滑塊進行限位,使其運動的更加穩定。
[0009]由上述任一方案優選的是,所述滑塊的一側開設有第一轉動孔,所述第一轉動孔的直徑大小與第一轉動軸的直徑大小相等。所述連接桿的一側開設有第二轉動孔,所述第二轉動孔的直徑大小與第二轉動軸的直徑大小相等。所述底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與限位柱滑動連接,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達到的技術效果是:當滑塊相對運動時,連接桿將對相對于滑塊轉動,同時連接桿的另一端將對相對于第二轉動軸轉動,同時通過連接桿的傳動可以使踏板進行升降,進而可以帶動其上方的使用者進行升降,直至面部正對高清攝像頭后即可,不需要使用者屈膝或者踮腳,可以防止使用者進行面部檢測時出現晃動,可以使面部識別效果更精確。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所具有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
[0011]通過終端構件、底座、調節構件和電機控制器之間的配合設置,當需要使用終端機進行識別時,工作人員首先需要將識別卡放置在RFID識別板上進行身份識別,隨后通過高清攝像頭進行面部識別,如果使用者的面部不能正對攝像頭時,使用者可以通過電機控制器開啟電機使其帶動絲桿進行轉動,通過螺紋傳動可以帶動兩個滑塊相對運動,此時連接桿將對相對于滑塊轉動,同時連接桿的另一端將對相對于第二轉動軸轉動,同時通過連接桿的傳動可以使踏板進行升降,進而可以帶動其上方的使用者進行升降,直至面部正對高清攝像頭后即可,不需要使用者屈膝或者踮腳,可以防止使用者進行面部檢測時出現晃動,可以使面部識別效果更精確。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技術裝配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技術底座的第一視角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技術底座的第二視角結構示意圖;
[0015]圖4為本技術踏板的第一視角結構示意圖;
[0016]圖5為本技術踏板的第二視角結構示意圖;
[0017]圖6為本技術連接桿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7為本技術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
?
終端構件,101
?
機箱,102
?
支撐架,103
?
操作面板,104
?
觸摸顯示屏,105
?
高清攝像頭,106
?
RFID識別板,2
?
底座,3
?
調節構件,301
?
電機,302
?
絲桿,303
?
滑塊,304
?
第一轉動軸,305
?
連接桿,306
?
第二轉動軸,307
?
踏板,308
?
限位柱,4
?
電機控制器,5
?
分隔板,6
?
螺紋孔,7
?
導桿,8
?
第一轉動孔,9
?
第二轉動孔,10
?
限位套。
具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一體式運維監管終端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終端構件(1)、底座(2)以及調節構件(3),所述終端構件(1)包括機箱(101),所述機箱(10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架(102),所述支撐架(102)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操作面板(103),所述操作面板(103)的一側固定連接有觸摸顯示屏(104),所述觸摸顯示屏(104)的上方設置有高清攝像頭(105),所述觸摸顯示屏(104)的下方設置有RFID識別板(106),所述調節構件(3)包括電機(301),所述電機(301)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絲桿(302),所述絲桿(302)的一側螺紋連接有滑塊(303),所述滑塊(303)的一側轉動連接有第一轉動軸(304),所述第一轉動軸(304)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連接桿(305),所述連接桿(305)的一側轉動連接有第二轉動軸(306),所述第二轉動軸(306)的一側固定連接有踏板(307),所述踏板(307)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柱(30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一體式運維監管終端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箱(101)與底座(2)固定連接,所述機箱(10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電機控制器(4),所述電機控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少堃,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振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