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無框玻璃門結構,適于作各種自動門板,尤其適用于電梯門。本玻璃門的上、下部有固定玻璃用金屬封板/邊框,中間為無框玻璃,它包括,一雙層夾膠玻璃和布置在雙層夾膠玻璃上下兩端裝有與之相配合的上封頭面板和下封頭面板,其中,雙層夾膠玻璃由一大塊玻璃(8.1)和一小塊玻璃(8.2)構成,上封頭面板和上封頭上板合并放在大塊玻璃(8.1)上端的正面,且使上封頭面板的外表面與小塊玻璃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所述的下封頭面板(9)和下封頭上板(10)合并倒置在大塊玻璃(8.1)下端的正面,且使下封頭面板的外表面與小塊玻璃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本裝置消除了夾手安全隱患,特別對于二扇門組合、或多扇門組合時,整體更加美觀大方。(*該技術在201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提供一種無框玻璃門結構,適于作各種自動門板,尤其適用于電梯門。
技術介紹
普通的玻璃門隨著玻璃的誕生而誕生,這是由于玻璃的透明和美觀決定的。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建筑業的迅速發展,電梯越來越成為現代建筑必 不可少的垂直交通運輸工具,電梯門的設計直接影響到電梯的外觀和品質,同時關系到制 造成本的高低,為此,業內技術人員不斷地進行技術改進,以尋求成本低、美觀、可靠的電梯 門。市場上已有的電梯玻璃門結構,玻璃的四個邊都設有金屬邊框,該結構雖然牢固,但門 在關閉時,中間的金屬框影響美觀和透明,所以作為電梯轎廂門尚不理想,且該結構的玻璃 門制作工藝復雜、成本也高,還會存在夾手的安全隱患。 經檢索中國專利,有關玻璃門方面的專利技術有二篇,其中專利號為02267011. 4,它的 特點是用一結構板及與之垂直的結構板構成一框架結構,面板四周邊緣向內折彎,玻璃放 置在面板里面。這種結構的缺點是面板與玻璃不在一平面上,面板凸出玻璃2 3mm,因此 存在夾手的安全隱患。同時此結構面板制作工藝復雜,容納開口的四周需向內折彎,因此制 造成本較高。另一專利號為200620140151. 8,其特點是玻璃設計成雙層夾膠玻璃,并四周呈 階梯狀結構,玻璃放置在面板上,面板設計成一個容納開口形狀,且玻璃面與面板再一個垂 直面上,這種結構的缺點是面板呈一個容納開口形狀,容納開口的四周沒有向內進行折彎, 且與結構板之間用雙面膠,因此面板易脫膠,因而存在易脫膠和不牢固缺點。且上述二專利 涉及的電梯用玻璃門的四個邊都有邊框結構,因而存在共同的缺點是制造工藝復雜、材料 成本高、外觀不美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無框玻璃門結構,適 于作各種自動門板,尤其適用于電梯門。本技術提供的玻璃門,門的上部和下部為金 屬封板/框,中間為雙層夾膠玻璃,門的外表面、和上封頭面板表面、以及下封頭面板表面 三者處于一平面使外觀平整,有效地克服了夾手的安全隱患;門的中間部分為玻璃,沒有了 邊框,當二扇門或者多扇門合攏時,沒有了盲區,視野好而漂亮。同時具有使用安全可靠、 外型美觀、結構簡單、制作容易、安裝方便、制造成本低的優點。也能夠滿足國家電梯標準 "GB7588-2003《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中第7. 5. 1條相關規定"為了避免運行期間發 生剪切的危險,動力驅動的自動滑動門外表面不應有大于3mm的凹進或凸出部分,這些凹 進或凸出部分的邊緣應在開門運行方向上倒角。"要求。本產品也適用于做任何自動門,同 樣具有美觀、結構簡單和成本低的特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門的上部和下部設有固 定玻璃用金屬封板/邊框,中間為沒有邊框的玻璃,它包括,上封頭面板、上封頭上板和下 封頭面板、下封頭上板分別放置在雙層夾膠玻璃上下兩端,雙層夾膠玻璃由一大塊玻璃和一小塊玻璃構成,所述上封頭面板和上封頭上板放于大塊玻璃上端正面上,上封頭上板與 大塊玻璃之間用緩沖墊填充,上封頭面板表面與小塊玻璃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在大塊玻璃 背面上端裝有上封頭下板,上封頭上板、緩沖墊、大塊玻璃及上封頭下板之間用螺栓固定, 并將其上端背面用上封頭后蓋板包住。同理,所述的下封頭面板和下封頭上板合并倒置在 大塊玻璃下端的正面,且使下封頭面板的外表面與小塊玻璃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下封頭 上板與大塊玻璃之間用緩沖墊填充,下封頭面板表面與小塊玻璃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大塊 玻璃背面下端裝有下封頭下板,下封頭上板、緩沖墊、大塊玻璃及下封頭下板之間用螺栓固 定,并將下封頭下板用下封頭后蓋包住。 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實現了本專利技術的目的,由于僅在門的上部和下部設有金屬封板/框,中間為玻璃沒有了邊框,當二扇門或者多扇門合攏時,沒有了盲區,視野好而漂亮。 2、所設計的玻璃的的外表面、和上封頭面板表面、以及下封頭面板表面三者處于一平面,使門的整體外觀平整美觀,徹底消除了夾手的安全隱患。 3、玻璃與結構板之間采用了緩沖墊,具有緩沖與防震作用。 總之,本技術具有使用安全可靠、外型美觀、結構簡單、制作容易、安裝方便、 制造成本低的優點,是理想的玻璃門,適于作各種自動門板,尤其適用于電梯門。附圖說明圖1為技術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面放大圖; 圖3為圖1的B-B向剖面放大圖。 圖中標示1、上封頭面板,2、上封頭上板,3、上封頭下板,4、上封頭后蓋板,5、尼龍 套,6、螺釘,7、緩沖墊,8、雙層夾膠玻璃,8. 1、大塊玻璃,8.2、小塊玻璃,9、下封頭面板,10、 下封頭上板,11、下封頭下板,12、下封頭后蓋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1、2、3進一步描述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和實施方式。 —種無框玻璃門結構,門的上、下部有固定玻璃用金屬封板/邊框,中間為無框玻璃,它包括, —雙層夾膠玻璃8和布置在雙層夾膠玻璃8上下兩端裝有與之相配合的上封頭面 板1和下封頭面板9,其中, 所述的雙層夾膠玻璃8由一大塊玻璃8. 1和一小塊玻璃8. 2構成,雙層夾膠玻璃 設計長度方向上呈階梯狀,寬度方向齊平的結構,實際是把小塊玻璃8. 2的長度短于大塊 玻璃8. l,小塊玻璃8. 2通常在門的外表面, 所述的上封頭面板1和上封頭上板2合并放在大塊玻璃8. 1上端的正面,且使上 封頭面板1的外表面與小塊玻璃8. 2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 所述的下封頭面板9和下封頭上板10合并倒置在大塊玻璃8. 1下端的正面,且使 下封頭面板9的外表面與小塊玻璃8. 2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 所述的大塊玻璃8. 1上端背面用上封頭下板3和上封頭后蓋板4包住;所述的大塊 玻璃8. 1下端背面用下封頭上板10和下封頭下板11用下封頭后蓋板(12)包住。 所述的上封頭面板1的下端部和下封頭面板9的上端部金屬分別折彎成槽鋼形, 折彎后的端面與大塊玻璃8. 1呈平面相接觸。 在所述上封頭面板(1)折彎后的端面嵌入小塊玻璃(8. 2)與上封頭上板(2)之 間,所述的封頭面板(9)折彎后的端面嵌入小塊玻璃(8. 2)與下封頭上板(11)之間,填充 間隙和消除脫膠隱患。 所述的上封頭上板2、緩沖墊7、大塊玻璃8. 1和上封頭下板3之間,以及所述的下 封頭上板10、緩沖墊7、大塊玻璃8. 1和下封頭下板11之間分別采用雙面膠粘貼和螺釘6 連接進行固定。 所述雙層夾膠玻璃8為玻璃,或者是有機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厚度實際需要確定。 所述的螺釘6上套有一尼龍套5,為使螺釘6不與大塊玻璃8. 1直接接觸。 所述雙層夾膠玻璃8也可以為其它材料,如有機玻璃、透明塑料、玻璃鋼等材料, 它的厚度、大小可以根據需要任意調整,其它框架材料可以為鋼板、不銹鋼、鋁材等金屬材 料,也可以為塑料、木材等非金屬材料。 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無框玻璃門結構,適于作各種自動門板,尤其適用于電梯 門,特別是觀光電梯的玻璃門及轎壁,產品符合國家電梯標準規定。 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無框玻璃門結構,僅就最佳的實施例子做了詳細的描述, 但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實施的其他方式的限制,凡是在本技術基礎上進一步的改 進和類似或雷同的方案,均視為是本技術請求保護的范圍。權利要求一種無框玻璃門結構,其特征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框玻璃門結構,其特征是:門的上、下部有固定玻璃用金屬封板/邊框,中間為無框玻璃,它包括,一雙層夾膠玻璃(8)和布置在雙層夾膠玻璃(8)上下兩端裝有與之相配合的上封頭面板(1)和下封頭面板(9),其中,所述的雙層夾膠玻璃(8)由一大塊玻璃(8.1)和一小塊玻璃(8.2)構成,所述的上封頭面板(1)和上封頭上板(2)合并放在大塊玻璃(8.1)上端的正面,且使上封頭面板(1)的外表面與小塊玻璃(8.2)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所述的下封頭面板(9)和下封頭上板(10)合并倒置在大塊玻璃(8.1)下端的正面,且使下封頭面板(9)的外表面與小塊玻璃(8.2)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扣芳,蔣云峰,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西子孚信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6[中國|杭州]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