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冷柜置物架組件及臥式冷柜,其中,冷柜置物架包括:置物架及氣流循環裝置,置物架包括具有置物空間的架體,架體具有相對設置的架體頂部和架體底部,架體頂部設置在置物空間開口位置,架體底部朝向置物空間的一側形成置物空間的底部;氣流循環裝置包括與置物架連接固定的殼體、設置于殼體的第一風口、第二風口、連通第一風口與第二風口的風道和驅動氣流在第一風口與第二風口之間流動的風機;第一風口靠近架體頂部設置,第二風口靠近架體底部設置。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通過在置物架上設置氣流循環裝置使被置物架分隔的空間的冷量能夠循環流動,從而及時的為置物架上側區域進行冷量的補給,滿足制冷需要。滿足制冷需要。滿足制冷需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冷柜置物架組件及臥式冷柜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制冷設備
,特別是冷柜置物架組件及臥式冷柜。
技術介紹
[0002]臥式冷柜是一種保持恒定低溫的制冷設備,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用于低溫保藏物品的電器,臥式冷柜因其儲物量大被廣泛應用于商業、家用領域。
[0003]目前,臥式冷柜的制冷一般采用直冷方式,其中,采用直冷方式供冷的臥式冷柜的柜體一般包括外殼和設置在外殼上的內膽,在內膽外環繞蒸發器,冷量通過自然輻射的方式傳導至內膽的儲物空間內。
[0004]置物架為臥式冷柜的配件,放置在柜口件以用于放置待存儲物,現有技術中在置物架安裝固定后,置物架內存放的物品將制冷間室的空間在縱向方向上形成隔檔,阻擋了置物架上側和下側氣流的流動,而由于置物架的上側區域朝向制冷間室的開口,因此置物架的上側區域的冷量相對不充足,從而會影響冷卻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冷柜置物架組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它通過在置物架上設置氣流循環裝置使被置物架分隔的空間的冷量能夠循環流動,從而及時的為置物架上側區域進行冷量的補給。
[0006]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冷柜置物架組件,包括:
[0007]置物架,包括具有置物空間的架體和設置在架體相對兩側的安裝部,所述架體具有相對設置的架體頂部和架體底部,所述架體頂部設置在置物空間開口位置,所述架體底部朝向所述置物空間的一側形成所述置物空間的底部;
[0008]氣流循環裝置,包括與所述置物架連接固定的殼體、設置于所述殼體的第一風口、第二風口、連通所述第一風口與第二風口的風道和驅動氣流在第一風口與第二風口之間流動的風機;所述第一風口靠近所述架體頂部設置,所述第二風口靠近所述架體底部設置。
[0009]進一步的,所述風機驅動氣流從所述第二風口向第一風口方向流動。
[0010]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風口所在位置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架體頂部,所述第二風口所在位置的高度不高于所述架體底部。
[0011]進一步的,所述架體具有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一對所述安裝部沿所述架體的長度方向排列設置;所述氣流循環裝置與所述架體在寬度方向上排列設置;
[0012]所述架體具有沿寬度方向排列的一對側壁,所述殼體可拆卸安裝固定在所述側壁上;所述殼體朝向所述側壁的一側設置有掛接件,所述側壁上設置有與所述掛接件相配合的支撐部。
[0013]進一步的,所述側壁包括若干沿長度方向延伸設置的橫桿,若干橫桿沿豎向方向排列,部分所述橫桿形成所述支撐部。
[0014]進一步的,所述掛接件具有設置在所述殼體一側的本體部和形成在所述本體部與
所述殼體之間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朝下開口設置,所述支撐部定位在所述容置槽內。
[0015]進一步的,所述本體部為可彈性形變件并朝背離所述殼體的方向拱起,所述本體部具有與所述殼體連接固定的固定端和遠離所述固定端設置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與所述殼體之間形成有間隙。
[0016]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包括所述的冷柜置物架組件的臥式冷柜,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具有制冷間室的箱體和設置在箱體上的柜口件,所述柜口件設置在所述制冷間室的開口位置;
[0017]所述冷柜置物架組件設置在所述制冷間室內,且所述置物架的安裝部用于與所述柜口件的邊框搭接。
[0018]進一步的,所述制冷間室的內壁上設置箱體電連接部,所述氣流循環裝置設置有與所述箱體電連接部配合的裝置電連接部;所述箱體電連接部包括箱體端子,所述裝置電連接部包括與所述箱體端子電性連接的裝置端子;所述裝置端子與所述風機電性連接。
[0019]進一步的,所述箱體電連接部還具有環繞所述箱體端子設置的箱體絕緣件,所述箱體絕緣件與所述箱體端子之間圍成箱體插接槽;
[0020]所述裝置電連接部還包括環繞所述裝置端子設置的裝置絕緣件,所述裝置絕緣件與所述裝置端子之間圍成裝置插接槽;
[0021]所述裝置絕緣件與所述箱體絕緣件插接配合,所述箱體端子與所述裝置端子抵接。
[0022]進一步的,所述箱體電連接部設置有多個,多個箱體電連接部沿所述箱體的長度方向排列。
[0023]進一步的,所述箱體端子沿所述箱體的長度方向延伸設置;所述箱體電連接部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箱體端子相對兩側的箱體絕緣件,一對所述箱體絕緣件之間形成向外暴露所述箱體端子的箱體插接槽;
[0024]所述裝置電連接部還設置在所述裝置端子相對兩側的裝置絕緣件,一對所述裝置絕緣件之間形成向外暴露所述裝置端子的裝置插接槽;
[0025]所述裝置絕緣件與所述箱體絕緣件插接配合。
[002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通過在置物架上設置氣流循環裝置使被置物架分隔的空間的冷量能夠循環流動,從而及時的為置物架上側區域進行冷量的補給,滿足制冷需要,使制冷間室內的冷量更均勻。
附圖說明
[0027]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的冷柜置物架組件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0028]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的冷柜置物架組件的主視圖;
[0029]圖3是圖2的右視圖;
[0030]圖4是圖3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31]圖5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的冷柜置物架組件中置物架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6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的冷柜置物架組件中第一種實施例的氣流循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7是圖6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0034]圖8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的冷柜置物架組件中第一種實施例的氣流循環裝置的左視圖;
[0035]圖9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的冷柜置物架組件中第一種實施例的氣流循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10是圖9中C處的局部放大圖;
[0037]圖1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的臥式冷柜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0038]圖1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的臥式冷柜的俯視圖;
[0039]圖13是圖12中FF方向的剖視圖;
[0040]圖14是圖12中EE方向的剖視圖;
[0041]圖15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的臥式冷柜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0042]圖16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的臥式冷柜中冷柜置物架組件與箱體電連接部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43]圖17是圖16中D處的局部放大圖;
[0044]附圖標記說明:10
?
臥式冷柜,100
?
制冷間室,101
?
箱體,102
?
柜口件,103
?
箱體電連接部,1030
?
箱體插接槽,1031
?
箱體端子,1032
?
箱體絕緣件,
[0045]1?
置物架,11
?
置物空間,12
?
架體,121
?
架體頂部,122
?
架體底部,123
?
側壁,1231
?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冷柜置物架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置物架,包括具有置物空間的架體和設置在架體相對兩側的安裝部,所述架體具有相對設置的架體頂部和架體底部,所述架體頂部設置在置物空間開口位置,所述架體底部朝向所述置物空間的一側形成所述置物空間的底部;氣流循環裝置,包括與所述置物架連接固定的殼體、設置于所述殼體的第一風口、第二風口、連通所述第一風口與第二風口的風道和驅動氣流在第一風口與第二風口之間流動的風機;所述第一風口靠近所述架體頂部設置,所述第二風口靠近所述架體底部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置物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驅動氣流從所述第二風口向第一風口方向流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置物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風口所在位置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架體頂部,所述第二風口所在位置的高度不高于所述架體底部。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置物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具有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一對所述安裝部沿所述架體的長度方向排列設置;所述氣流循環裝置與所述架體在寬度方向上排列設置;所述架體具有沿寬度方向排列的一對側壁,所述殼體可拆卸安裝固定在所述側壁上;所述殼體朝向所述側壁的一側設置有掛接件,所述側壁上設置有與所述掛接件相配合的支撐部。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冷柜置物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包括若干沿長度方向延伸設置的橫桿,若干橫桿沿豎向方向排列,部分所述橫桿形成所述支撐部。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冷柜置物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掛接件具有設置在所述殼體一側的本體部和形成在所述本體部與所述殼體之間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朝下開口設置,所述支撐部定位在所述容置槽內。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冷柜置物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部為可彈性形變件并朝背離所述殼體的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忠敏,成俊亮,任偉濤,
申請(專利權)人: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