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粉包機的穩固機構,包括中心軸和軸承組件,軸承組件包括上軸承和下軸承,上軸承穿設在粉包機的安裝板上,安裝板的端面安裝有兩個定位支承板,定位支承板的端面設有下軸承支座板,下軸承穿設在下軸承支座板上,中心軸分別貫穿上軸承和下軸承并延伸出下軸承的外部,通過上軸承和下軸承分別將中心軸的兩端進行限位,防止中心軸擺動,從而影響上軸承和下軸承的性能。上軸承和下軸承的性能。上軸承和下軸承的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粉包機的穩固機構
[0001]本技術涉及粉包機
,具體涉及一種粉包機的穩固機構。
技術介紹
[0002]粉包機是用于粉料的包裝,包裝過程包括送膜、制袋、計量、填充和封口等工序;其中計量部分包括粉料的存儲、攪拌、定量和下料;現有的粉包機在安裝板上設置一個軸承,計量盤中心軸貫穿軸承與傳動齒輪連接,通過一個軸承只對計量盤中心軸的一端進行限位,粉包機在運行過程中,計量盤中心軸容易擺動,從而影響中心軸軸承的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粉包機的穩固機構,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技術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粉包機的穩固機構,包括中心軸和軸承組件,所述軸承組件包括上軸承和下軸承,所述上軸承穿設在粉包機的安裝板上,所述安裝板的端面安裝有兩個定位支承板,兩個所述定位支承板通過固定機構連接有下軸承支座板,所述下軸承穿設在所述下軸承支座板上,所述中心軸分別貫穿所述上軸承和所述下軸承并延伸出所述下軸承的外部,所述中心軸均與所述上軸承和所述下軸承間隙配合。
[0005]進一步的,所述兩個定位支承板對稱安裝在所述中心軸的兩側。
[0006]進一步的,所述下軸承支座板和所述上軸承之間設有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包括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位于所述下軸承支座板和所述上軸承之間,且所述中心軸穿設于所述第一齒輪的內孔,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
[0007]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機構為第一螺栓。
[0008]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支承板通過第二螺栓固定安裝在所述安裝板上。
[0009]進一步的,所述安裝板上安裝有橫向支承板,所述橫向支承板連接有橫向傳動軸,所述橫向傳動軸連接有電機,所述橫向傳動軸貫穿所述橫向支承板與所述第二齒輪固定連接,所述橫向傳動軸與所述橫向支承板間隙配合。
[0010]進一步的,所述傳動齒輪的外圍設有防塵罩,所述防塵罩安裝在所述安裝板上。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將上軸承穿設在粉包機的安裝板上,安裝板的端面安裝有兩個定位支承板,定位支承板的端面設有下軸承支座板,下軸承穿設在下軸承支座板上,中心軸分別貫穿上軸承和下軸承并延伸出下軸承的外部,通過上軸承和下軸承分別對中心軸的兩端進行限位,防止中心軸因為擺動而影響上軸承和下軸承的性能。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
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技術的剖視圖;
[0015]圖中所標各部件的名稱如下:1、中心軸;2、上軸承;3、下軸承;4、安裝板;5、定位支承板;6、下軸承支座板;7、第一齒輪;8、第二齒輪;9、第一螺栓;10、第二螺栓;11、橫向支承板;12、橫向傳動軸;13、防塵罩。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結合本技術中的附圖,對本技術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7]實施例:請參考圖1
?
2,一種粉包機的穩固機構,包括中心軸1和軸承組件,軸承組件包括上軸承2和下軸承3,上軸承2穿設在安裝板4上,安裝板4的端面安裝有兩個定位支承板5,為方便定位支承板5的組裝或拆卸,定位支承板5通過第二螺栓10固定安裝在安裝板4上,定位支承板5的端面設有下軸承3支座板,定位支撐板的作用是將下軸承3支座板進行固定,兩個定位支承板5對稱安裝在中心軸1的兩側,以達到更良好的穩定效果;下軸承3穿設在下軸承3支座板上,中心軸1分別貫穿上軸承2和下軸承3并延伸出下軸承3的外部,中心軸1均與上軸承2和下軸承3間隙配合,即中心軸1可以在上軸承2和下軸承3內轉動;為方便下軸承3支座板的組裝或拆卸,下軸承3支座板通過第一螺栓9固定安裝在定位支承板5上;下軸承3支座板和上軸承2之間設有傳動齒輪,具體的,傳動齒輪為斜齒錐齒輪,傳動齒輪包括第一齒輪7和第二齒輪8,第一齒輪7位于下軸承3支座板和上軸承2之間,且中心軸1穿設于第一齒輪7的內孔,第一齒輪7與中心軸1固定連接,第二齒輪8與第一齒輪7嚙合;安裝板4與粉包機連接,安裝板4上安裝有橫向支承板11,橫向支承板11連接有橫向傳動軸12,橫向傳動軸12連接有電機,橫向傳動軸12貫穿橫向支承板11與第二齒輪8固定連接,橫向傳動軸12與橫向支承板11間隙配合,即橫向支承板11上設有通孔,橫向傳動軸12可以在通孔內轉動,啟動電機后,電機驅動橫向傳動軸12轉動,第二齒輪8隨橫向傳動軸12轉動,從而帶動第一齒輪7轉動,中心軸1貫穿安裝板4與粉包機的攪拌機構連接,中心軸1隨第一齒輪7轉動,使得粉包機進行作業;為防止灰塵堆積在傳動齒輪上而裝置的性能,傳動齒輪的外圍設有防塵罩13,防塵罩13安裝在安裝板4上。
[0018]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本技術是組裝在粉包機上,首先將上軸承2穿設于安裝板4的安裝孔內,中心軸1貫穿上軸承2,將第一齒輪7安裝在中心軸1上,分別把定位支承板5和橫向支承板11固定在安裝板4上,把橫向傳動軸12穿設于橫向支承板11的通孔,第二齒輪8安裝在橫向傳動軸12上,并使第二齒輪8與第二齒輪8嚙合,把下軸承3支座板固定安裝在定位支承板5的端面,把下軸承3安裝在下軸承3支座板的安裝孔內,再將下軸承3支座板固定安裝在定位支承板5的端面,并使中心軸1穿設于下軸承3的安裝孔,再使用防塵罩13將傳動齒輪覆蓋并固定安裝在安裝板4上。因此本技術通過上軸承2和下軸承3分別對中心
軸1的兩端進行限位,防止中心軸1因為擺動而影響上軸承2和下軸承3的性能。
[0019]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上”、“下”、“左”、“右”、“前”、“后”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粉包機的穩固機構,包括中心軸(1)和軸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組件包括上軸承(2)和下軸承(3),所述上軸承(2)穿設在粉包機的安裝板(4)上,所述安裝板(4)的端面安裝有兩個定位支承板(5),兩個所述定位支承板(5)通過固定機構連接有下軸承(3)支座板,所述下軸承(3)穿設在所述下軸承(3)支座板上,所述中心軸(1)分別貫穿所述上軸承(2)和所述下軸承(3)并延伸出所述下軸承(3)的外部,所述中心軸(1)均與所述上軸承(2)和所述下軸承(3)間隙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包機的穩固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定位支承板(5)對稱安裝在所述中心軸(1)的兩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包機的穩固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軸承(3)支座板和所述上軸承(2)之間設有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包括第一齒輪(7)和第二齒輪(8),所述第一齒輪(7)位于所述下軸承(3)支座板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顯亮,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陳村食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