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可穿戴電子設備,包括:電子設備本體、連接在電子設備本體外殼上的穿戴部和太陽能充電組件;電子設備本體內置有用于為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的第一電池;太陽能充電組件包括:太陽能面板、太陽能控制器和第二電池,太陽能面板、第二電池分別與太陽能控制器電連接,第二電池與第一電池電連接,太陽能面板鋪設在穿戴部表面以便通過吸收太陽光將太陽能輻射轉換為電能,第二電池和太陽能控制器均設置在穿戴部內部。本公開能夠有效提升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續航能力、使用體驗和便捷性。使用體驗和便捷性。使用體驗和便捷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可穿戴電子設備
[0001]本公開涉及一種可穿戴電子設備。
技術介紹
[0002]諸如智能手表等可穿戴電子設備已廣泛應用于生活各個方面。由于可穿戴電子設備體積小,因此,如何提升其續航能力成為可穿戴設備目前面臨的主要難題。
[0003]公開號為CN215986924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智能手表,該多功能智能手表包括外殼、表帶、顯示屏、控制板、支撐架、電池、開關按鍵、急救按鍵、檢測板、光電二極管、心電圖電極、振動電機、定位模塊、揚聲器和充電柱,顯示屏安裝在外殼正面開口處,支撐架安裝在外殼內,支撐架呈方形環狀,電池安裝在支撐架內部,控制板固定安裝在支撐架上,電池與控制板電連接,控制板呈板狀,蓋裝在支撐架上,控制板側面安裝有按鈕,按鈕設置有兩個,按鈕設置在支撐架外側,支撐架外側安裝有振動電機,振動電機與控制板之間電連接,振動電機安裝在按鈕同側,且設置在兩個按鈕之間,定位模塊和揚聲器分別安裝在支撐架外側的另外兩個側面上,定位模塊和揚聲器相對設置,定位模塊與控制板電連接,揚聲器與控制板電連接,外殼外側對應于按鈕位置處分別設置有開關按鍵和急救按鍵,外殼內安裝有檢測板,檢測板與控制板電連接,檢測板上固定安裝有光電二極管,外殼外側安裝有心電圖電極,心電圖電極與檢測板之間設置有電極連接柱,心電圖電極通過電極連接柱與檢測板電連接,充電柱插裝在外殼上,且與控制板電連接外殼上安裝有表帶以用于供使用者佩戴該多功能智能手表。該多功能智能手表主要通過手表內置的電池供電,電池電量有限,續航能力較差且難以提升,在諸如室外、野外等不具有充電條件的場景中使用體驗差。并且,該多功能智能手表的表帶僅具備佩戴功能,表帶空間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的至少一個,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穿戴電子設備。
[0005]根據本公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可穿戴電子設備,包括:電子設備本體、連接在所述電子設備本體外殼上的穿戴部和太陽能充電組件;所述電子設備本體內置有用于為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的第一電池;所述太陽能充電組件包括:太陽能面板、太陽能控制器和第二電池,所述太陽能面板、所述第二電池分別與太陽能控制器電連接,所述第二電池與所述第一電池電連接,所述太陽能面板鋪設在所述穿戴部表面以便通過吸收太陽光將太陽能輻射轉換為電能,所述第二電池和所述太陽能控制器均設置在所述穿戴部內部。
[0006]根據本公開的一些實施方式的可穿戴電子設備,所述太陽能面板為晶體柔性太陽能板和/或薄膜柔性太陽能板。
[0007]根據本公開的一些實施方式的可穿戴電子設備,所述第二電池為柔性可充電電池。
[0008]根據本公開的一些實施方式的可穿戴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本體與所述穿戴部
的連接處設置有供電接口,所述第二電池通過所述供電接口電連接第一電池。
[0009]根據本公開的一些實施方式的可穿戴電子設備,所述第一供電接口為所述電子設備本體的電源端接口;所述第二電池還用于通過第二供電接口與第一供電接口電連接電子設備本體內除第一電池外的其他電子元件,以為所述其他電子元件供電。
[0010]根據本公開的一些實施方式的可穿戴電子設備,所述太陽能充電組件包括用于外接電源的充電接口,所述充電接口設置在所述穿戴部上且與所述第二電池電連接以便通過外接電源向所述第二電池和/或第一電池充電。
[0011]根據本公開的一些實施方式的可穿戴電子設備,所述可穿戴部設有用于外接電源的充電接口,所述充電接口與所述第二電池電連接以便通過外接電源向所述第二電池和/或第一電池充電。
[0012]根據本公開的一些實施方式的可穿戴電子設備,所述太陽能控制器與第二電池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穿戴部內部;和/或,所述太陽能面板可拆卸地布設在穿戴部表面。
[0013]根據本公開的一些實施方式的可穿戴電子設備,所述穿戴部具有防水透明材料層,所述防水透明材料層包覆在所述太陽能面板之外。
[0014]根據本公開的一些實施方式的可穿戴電子設備,所述可穿戴電子設備為智能手表,所述穿戴部為表帶。
[0015]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可穿戴電子設備,通過在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穿戴部設置太陽能充電組件,充分利用穿戴部內外的空間擴大了可穿戴電子設備的電池容量同時增強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充電性能,能夠有效提升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續航能力。并且,在戶外等不便使用外部電源進行充電的場景中可以方便地利用太陽能對可穿戴電子設備進行充電,可有效提升可穿戴電子設備的便捷性和使用體驗。
附圖說明
[0016]附圖示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并與其說明一起用于解釋本公開的原理,其中包括了這些附圖以提供對本公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附圖包括在本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
[0017]圖1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太陽能充電組件的結構及其在穿戴部中的布設結構截面示意圖。
[0019]圖3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太陽能充電組件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可穿戴電子設備示例圖。
[0021]附圖標記說明
[0022]100可穿戴電子設備
[0023]110電子設備本體
[0024]111 第一電池
[0025]112 第一供電接口
[0026]120 穿戴部
[0027]130 太陽能充電組件
[0028]131 太陽能面板
[0029]132 太陽能控制器
[0030]133 第二電池
[0031]134 充電接口
[0032]200智能手表
[0033]210 表帶
[0034]220 表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公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解釋相關內容,而非對本公開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公開相關的部分。
[0036]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公開中的實施方式及實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公開的技術方案。
[0037]除非另有說明,否則示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實施例將被理解為提供可以在實踐中實施本公開的技術構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種細節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在不脫離本公開的技術構思的情況下,各種實施方式/實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組合、分離、互換和/或重新布置。
[0038]在附圖中使用交叉影線和/或陰影通常用于使相鄰部件之間的邊界變得清晰。如此,除非說明,否則交叉影線或陰影的存在與否均不傳達或表示對部件的具體材料、材料性質、尺寸、比例、示出的部件之間的共性和/或部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屬性、性質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圖中,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對尺寸。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穿戴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電子設備本體、連接在所述電子設備本體外殼上的穿戴部和太陽能充電組件;所述電子設備本體內置有用于為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的第一電池;所述太陽能充電組件包括:太陽能面板、太陽能控制器和第二電池,所述太陽能面板、所述第二電池分別與太陽能控制器電連接,所述第二電池與所述第一電池電連接,所述太陽能面板鋪設在所述穿戴部表面以便通過吸收太陽光將太陽能輻射轉換為電能,所述第二電池和所述太陽能控制器均設置在所述穿戴部內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面板為晶體柔性太陽能板和/或薄膜柔性太陽能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池為柔性可充電電池。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本體與所述穿戴部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供電接口,所述第二電池通過所述第一供電接口電連接第一電池。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電接口為所述電子設備本體的電源端接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立濤,李志飛,
申請(專利權)人:問問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