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提出了一種裝配式連接結構,針對背景技術提出現有兩個柱體的連接方式較為繁瑣的問題,現提出以下方案,包括第一柱體和第二柱體,所述第一柱體的外壁和第二柱體的外壁分別套接有第一連接盤和第二連接盤,且第一柱體的頂部外壁和第二柱體的底部外壁均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兩側內壁均開設有定位孔,且卡槽的兩側內壁頂部均開設有滑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連接組件與兩個卡槽卡接在一起,四個連接螺桿通過螺栓將第一連接盤和第二連接盤固定在一起,然后轉動扭塊讓四個定位螺紋桿分別從四個定位孔伸出,然后通過定位螺帽將定位螺紋桿螺接在一起,即可完成第一柱體和第二柱體連接在一起,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裝配式連接結構
[0001]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
,具體的,涉及一種裝配式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0002]目前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在對柱體與柱體之間進行連接時,采用的方式大多都是焊接的方式進行連接或者進行水泥澆灌連接,兩個連接方式比較麻煩,工作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高一種一種裝配式連接結構,通過連接組件、兩個半環卡罩、第一連接盤和第二連接盤的配合使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有效解決現有兩個柱體的連接方式較為繁瑣的問題。
[0004]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裝配式連接結構,包括第一柱體和第二柱體,所述第一柱體的外壁和第二柱體的外壁分別套接有第一連接盤和第二連接盤,且第一柱體的頂部外壁和第二柱體的底部外壁均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兩側內壁均開設有定位孔,且卡槽的兩側內壁頂部均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與定位孔連通,兩個所述卡槽的內壁卡接有同一個連接組件,且第一連接盤的頂部外壁固定有四個呈矩形狀分布的連接螺桿,四個所述連接螺桿的頂端均貫穿第二連接盤螺接有螺帽。
[0006]通過上述方案,轉動扭塊驅動雙向絲杠與兩個滑動塊形成轉動配合,從而讓四個定位螺桿分別與四個定位孔形成插接配合,然后將定位螺紋桿露出的部分螺上定位螺帽即可完成第一柱體和第二柱體的固定工作,然后將兩個半環卡罩的嵌塊與兩個嵌槽嵌接在一起,然后兩個半環卡罩卡合在一起,并通過搭扣鎖將兩個半環卡罩卡接在一起,從而完成整個裝配工作。
[0007]優選的,所述連接組件包括矩形箱,且矩形箱的兩側內壁均通過軸承連接有雙向絲杠,雙向絲杠的外壁轉動連接有兩個對稱分布的滑動塊,且矩形箱的頂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固定有卡箱,矩形箱的頂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開設有滑口,且滑口貫穿卡箱底部內壁。
[0008]通過上述方案,滑動塊頂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分別與矩形箱內壁形成滑動配合,避免滑動塊隨著雙向絲杠一同轉動。
[0009]優選的,兩個所述滑口的內壁均滑動連接有兩個對稱分布的L形連接板,且L形連接板的底端與滑動塊固定連接,L形連接板的頂端固定有安置板,且卡箱的兩側外壁均開設有圓口,圓口的內壁滑動連接有定位螺紋桿,且定位螺紋桿的一端與安置板固定連接。
[0010]通過上述方案,L形連接板可進一步讓滑動塊在運行過程中更為穩定。
[0011]優選的,所述雙向絲杠的一端貫穿矩形箱固定有扭塊,且卡箱與卡槽形成卡接配合,定位螺紋桿與滑槽的內壁形成滑動配合,且定位螺紋桿與定位孔形成插接配合,定位螺紋桿的一端螺接有定位螺帽。
[0012]通過上述方案,定位螺紋桿進一步避免連接組件與第一柱體和第二柱體分離或發
生晃動。
[0013]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盤的外壁開設有兩個對稱分布的嵌槽,且兩個嵌槽的內壁均嵌接有嵌塊。
[0014]通過上述方案,有助于讓兩個半環卡罩更為穩定的固定于第一連接盤上。
[0015]優選的,兩個所述嵌塊的一端均固定有半環卡罩,且兩個半環卡罩的頂端通過搭扣鎖固定連接。
[0016]通過上述方案,可對第一連接盤、第二連接盤和連接組件進行保護。
[0017]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盤和第二連接盤均位于兩個半環卡罩之間,且半環卡罩與第一連接盤和第二連接盤形成卡接配合。
[0018]通過上述方案,第一連接盤上四個連接螺桿配合螺帽和第二連接盤增加了第一柱體和第二柱體的連接性。
[0019]優選的,所述連接組件位于四個連接螺桿之間,且兩個半環卡罩的頂端均與第二柱體形成卡接配合。
[0020]通過上述方案,進一步增加整體穩定性。
[0021]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為:
[0022]工作原理:將兩個卡箱分別與兩個卡槽形成卡接配合,四個定位螺紋桿與四個滑槽形成滑動配合,然后讓四個定位螺紋桿分別嵌入到四個定位孔內,然后通過四個連接螺桿配合螺帽,將第一連接盤和第二連接盤連接在一起,然后轉動扭塊驅動雙向絲杠與兩個滑動塊形成轉動配合,從而讓四個定位螺桿分別與四個定位孔形成插接配合,然后將定位螺紋桿露出的部分螺上定位螺帽即可完成第一柱體和第二柱體的固定工作,然后將兩個半環卡罩的嵌塊與兩個嵌槽嵌接在一起,然后兩個半環卡罩卡合在一起,并通過搭扣鎖將兩個半環卡罩卡接在一起,從而完成整個裝配工作。
[0023]1、本裝配式連接結構,將連接組件與兩個卡槽卡接在一起,四個連接螺桿通過螺栓將第一連接盤和第二連接盤固定在一起,然后轉動扭塊讓四個定位螺紋桿分別從四個定位孔伸出,然后通過定位螺帽將定位螺紋桿螺接在一起,即可完成第一柱體和第二柱體連接在一起,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0024]2、本裝配式連接結構,兩個半環卡罩通過搭扣鎖連接在一起,可對第一連接盤、第二連接盤和連接組件遮蓋住,從而可有效提升連接組件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2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6]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裝配式連接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裝配式連接結構的連接組件豎截面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8]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裝配式連接結構的第一柱體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9]圖4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裝配式連接結構的兩個半環卡罩閉合結構示意圖。
[0030]圖中:1第一柱體、2第二柱體、3卡槽、4定位孔、5第一連接盤、6第二連接盤、7連接螺桿、8矩形箱、9雙向絲杠、10滑動塊、11滑口、12L形連接板、13安置板、14定位螺紋桿、15扭塊、16卡箱、17半環卡罩、18嵌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涉及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32]實施例1
[0033]如圖1~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裝配式連接結構,包括第一柱體1和第二柱體2,第一柱體1的外壁和第二柱體2的外壁分別套接有第一連接盤5和第二連接盤6,且第一柱體1的頂部外壁和第二柱體2的底部外壁均開設有卡槽3,卡槽3的兩側內壁均開設有定位孔4,且卡槽3的兩側內壁頂部均開設有滑槽,滑槽與定位孔4連通,兩個卡槽3的內壁卡接有同一個連接組件,且第一連接盤5的頂部外壁固定有四個呈矩形狀分布的連接螺桿7,四個連接螺桿7的頂端均貫穿第二連接盤6螺接有螺帽;
[0034]將連接組件與兩個卡槽3卡接在一起,四個連接螺桿7通過螺栓將第一連接盤5和第二連接盤6固定在一起,然后轉動扭塊15讓四個定位螺紋桿14分別從四個定位孔4伸出,然后通過定位螺帽將定位螺紋桿14螺接在一起,即可完成第一柱體1和第二柱體2連接在一起,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0035]兩個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裝配式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柱體(1)和第二柱體(2),所述第一柱體(1)的外壁和第二柱體(2)的外壁分別套接有第一連接盤(5)和第二連接盤(6),且第一柱體(1)的頂部外壁和第二柱體(2)的底部外壁均開設有卡槽(3),所述卡槽(3)的兩側內壁均開設有定位孔(4),且卡槽(3)的兩側內壁頂部均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與定位孔(4)連通,兩個所述卡槽(3)的內壁卡接有同一個連接組件,且第一連接盤(5)的頂部外壁固定有四個呈矩形狀分布的連接螺桿(7),四個所述連接螺桿(7)的頂端均貫穿第二連接盤(6)螺接有螺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配式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包括矩形箱(8),且矩形箱(8)的兩側內壁均通過軸承連接有雙向絲杠(9),雙向絲杠(9)的外壁轉動連接有兩個對稱分布的滑動塊(10),且矩形箱(8)的頂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固定有卡箱(16),矩形箱(8)的頂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開設有滑口(11),且滑口(11)貫穿卡箱(16)底部內壁。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裝配式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滑口(11)的內壁均滑動連接有兩個對稱分布的L形連接板(12),且L形連接板(12)的底端與滑動塊(10)固定連接,L形連接板(12)的頂端固定有安置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友青,黃有足,黃妹仔,黃友杰,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文泓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