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極修磨方法、修磨裝置及焊接設備,屬于焊接領域,電極修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a、設置一定位座于第一位置;步驟b、把電極移動至定位座右側;步驟c、向左移動電極使電極推動定位座移動、直到定位座移動的距離與預定修磨的厚度一致,定位座當前的位置稱為第二位置;步驟d、把定位座移離第二位置;步驟e、于第二位置處用磨頭對電極進行修磨,同時向右移動磨頭、直到磨頭的打磨面與第一位置持平。即使電極在使用過程中產生形變,由于無需確定變形后的電極端的位置坐標,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電極修磨方法仍能準確控制修磨厚度。修磨裝置應用上述的電極修磨方法。焊接設備包括焊接機器人以及上述的修磨裝置。人以及上述的修磨裝置。人以及上述的修磨裝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極修磨方法、修磨裝置及焊接設備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焊接
,特別涉及一種電極修磨方法、修磨裝置及焊接設備。
技術介紹
[0002]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生產中越來越多地使用自動焊接機器人進行焊接。自動焊接機器人一般由多關節機器人以及焊槍組成,焊槍包括定位電極以及由伺服電機驅動的活動電極,定位電極和活動電極彼此相向且間隔設置;為了使每次焊接的效果一致,就需要使每次放電的電流一致,而放電的電流會被電壓、兩個電極端部之間的距離、以及電極端部的氧化膜所影響。
[0003]為了減輕氧化膜對放電的電流的影響,需要為自動焊接機器人配置修磨裝置,如專利“一種自動焊接系統(公開號CN216177820U)”公開的電極修磨裝置。對電極修磨的厚度要適中,修磨厚度太小則不能完全去除氧化膜,修磨厚度太大則會導致電極損耗過快,因此進行修磨前,技術人員會依據電極使用時間、電極端部的顏色變化等因素設立一個預定修磨的厚度;然而,電極在使用過程中由于高溫、觸接或其他原因會產生變形,兩個電極端部之間的距離會改變,現有的修磨裝置無法確定變形后的電極端的位置坐標、進而無法控制實際修磨的厚度,導致實際修磨的厚度與預定修磨的厚度相差較大,修磨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電極修磨方法、修磨裝置及焊接設備。
[0005]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實施例的電極修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a、設置一定位座,定位座的初始位置稱為第一位置;步驟b、把電極移動至定位座旁側、使電極需要修磨的端部朝向定位座,以定位座相對電極的位置為左方;步驟c、向左移動電極使電極推動定位座移動、直到定位座移動的距離與預定修磨的厚度一致,定位座當前的位置稱為第二位置;步驟d、把定位座移離第二位置;步驟e、于第二位置處用磨頭對電極進行修磨,同時向右移動磨頭、直到磨頭的打磨面與第一位置持平。
[0006]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實施例的電極修磨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在自動焊接機器人的使用過程中定位座不會產生變形、便于準確檢測定位座的移動距離,定位座的移動距離即為修磨厚度,即使電極在使用過程中產生形變,由于本專利技術的電極修磨方法無需確定變形后的電極端的位置坐標,本專利技術的電極修磨方法仍能準確控制修磨厚度,使實際修磨的厚度與預定修磨的厚度相差較小,修磨效果較好。
[0007]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二方面實施例的修磨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側沿前后方向滑動設置有平移座,所述平移座的上側沿左右方向滑動設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與所述
平移座之間連接有彈性件,所述平移座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抵接于所述平移座的右側,所述平移座與所述定位座之間設有測距器;所述定位座設有定位面和磨頭,所述定位面與所述磨頭沿前后方向間隔設置,所述磨頭具有打磨面,所述打磨面與所述定位面共面,所述打磨面和所述定位面均朝向右側,所述磨頭與所述定位座相對轉動設置。
[0008]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二方面實施例的修磨裝置,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需要對電極進行修磨時,自動焊接機器人控制電極移動至定位面右方、電極需要修磨的端部朝向左方,然后自動焊接機器人控制電極向左移動,期間測距器所測得的數值逐漸減小,直到測距器所測得的數值的減小量與預定修磨的厚度一致時停止移動電極,然后將定位座向左移動后將平移座向前移動、使打磨面移動至電極的左方,然后轉動磨頭并放開定位座,則磨頭邊轉動邊向電極移動、對電極端部進行修磨,定位座能向右移動至與限位塊抵接,此時磨頭對電極修磨的厚度即為預定修磨的厚度,達到控制修磨厚度的目的。
[0009]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定位座、所述磨頭、所述彈性件和所述測距器合稱為修磨組件,所述修磨組件的數量為兩個,兩個修磨組件呈左右鏡像對稱設置。通過設置兩個修磨組件,修磨裝置能同時對自動焊接機器人的兩個電極進行修磨,提高效率。
[0010]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平移座設有轉動件以及用于驅動所述轉動件的電動機,所述轉動件設于兩個所述磨頭之間,所述轉動件與兩個所述磨頭共軸;所述磨頭與所述轉動件之間通過連軸結構連接,所述連軸結構包括設于所述轉動件的滑槽以及設于所述磨頭的滑軸,所述滑軸沿橫向插裝于所述滑槽,所述滑軸的截面為非圓形。通過設置連軸結構,定位座橫向移動過程中電動機也能驅動磨頭,設置一個電動機即可同時驅動兩個磨頭,簡化了結構、降低修磨裝置的成本,而且電動機無需隨定位座移動,結構更穩定,降低電動機的故障率。
[0011]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平移座設有電磁鐵,兩個所述定位座分別設有磁吸件,所述電磁鐵設于兩個所述磁吸件之間。這樣對電磁鐵通電即可實現平移座遠離限位塊,電磁鐵失電則平移座在彈性件的作用下靠近限位塊,無需設置電機、氣缸等復雜的驅動裝置,設置一個電磁鐵即可實現對兩個平移座的驅動,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簡便。
[0012]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平移座與兩個所述定位座之間分別連接有阻尼器。通過設置阻尼器,電磁鐵失電放開平移座之后,磨頭能較為緩慢地靠近電極,避免產生碰撞導致誤差。
[0013]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底座設有用于驅動所述平移座的第一驅動器;所述平移座設有用于驅動所述定位座的第二驅動器。便于對平移座和定位座的移動進行操控。
[0014]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磨頭的右側設有向左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左壁即所述打磨面。磨頭與電極的端部的形狀相適配,使修磨后的電極端部面積小以減少與焊接面的接觸面積,進而聚焦焊接點位,提高焊接質量。
[0015]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定位座設有用于驅動所述磨頭的旋轉驅動器。旋轉驅動器與磨頭一同隨定位座移動,即使定位座移動過程中旋轉驅動器也能保持對磨頭的驅動。
[0016]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測距器為激光測距傳感器。這樣結構簡單,便于設置。
[0017]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三方面實施例的焊接設備,包括焊接機器人以及上述的修磨裝置,所述焊接機器人包括基座、控制主機和設于所述基座的機器人主體,所述基座與所述底座相對固定設置,所述測距器、所述機器人主體均與所述控制主機電性連接。
[0018]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三方面實施例的焊接設備,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通過設置基座與底座相對固定,每次進行修磨之后,可控制機器人主體能重新確定電極的基準坐標,以修磨之后的坐標為基準坐標;這樣每次對電極的修磨之后也同時進行了電極位置的修正,即使兩個電極因高溫、觸接等原因產生了形變,兩個電極的端部也能修正至預設位置,兩個電極之間的距離修正至預設值、且每個電極的端部相對待焊接工件的位置也沒有偏移,有利于提高焊接質量。
[0019]本專利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20]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修磨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定位座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極修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a、設置一定位座,定位座的初始位置稱為第一位置;步驟b、把電極移動至定位座旁側、使電極需要修磨的端部朝向定位座,以定位座相對電極的位置為左方;步驟c、向左移動電極使電極推動定位座移動、直到定位座移動的距離與預定修磨的厚度一致,定位座當前的位置稱為第二位置;步驟d、把定位座移離第二位置;步驟e、于第二位置處用磨頭對電極進行修磨,同時向右移動磨頭、直到磨頭的打磨面與第一位置持平。2.一種修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應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極修磨方法,所述修磨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側沿前后方向滑動設置有平移座,所述平移座的上側沿左右方向滑動設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與所述平移座之間連接有彈性件,所述平移座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抵接于所述平移座的右側,所述平移座與所述定位座之間設有測距器;所述定位座設有定位面和磨頭,所述定位面與所述磨頭沿前后方向間隔設置,所述磨頭具有打磨面,所述打磨面與所述定位面共面,所述打磨面和所述定位面均朝向右側,所述磨頭與所述定位座相對轉動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修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所述磨頭、所述彈性件和所述測距器合稱為修磨組件,所述修磨組件的數量為兩個,兩個修磨組件呈左右鏡像對稱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修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座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洪林,王宏寶,容廣文,葉榮賦,劉孝東,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博世豐通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