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存儲介質、車輛,動力電池系統內具有N個溫度區域,每個溫度區域中設有至少一個電芯單體,所述方法包括:獲取每個溫度區域中各電芯單體的第一溫度和第一電壓;根據每個溫度區域中的第一溫度,確定對應溫度區域的放電截止電壓;當任一溫度區域中第一電壓的最小值小于或等于對應的放電截止電壓時,啟動欠壓策略和/或SOC修正策略對動力電池系統進行控制。由此,該方法,能夠實現對電芯單體的精確控制,最大化發揮動力電池系統性能,提升動力電池系統低溫放電量。池系統低溫放電量。池系統低溫放電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存儲介質、車輛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車輛
,尤其涉及一種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一種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裝置和一種車輛。
技術介紹
[0002]相關技術中,為了不超電芯單體安全使用邊界,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電池管理系統)控制策略制定時,一般采取電芯單體最高溫度對應的放電截止電壓作為放電過程電壓控制條件。雖然采用此種控制方法,可有效防止電芯單體發生過放風險,但是會導致動力電池系統低溫放電量減少,影響整車低溫續航里程,從而降低產品競爭力,容易引發市場客戶抱怨。
[0003]另外,為了提升低溫放電量,一般采用電芯單體最低溫度對應的放電截止電壓作為放電過程電壓控制條件,但是采用此種控制方法,電芯存在過放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能夠實現對電芯單體的精確控制,最大化發揮動力電池系統性能,提升動力電池系統低溫放電量。
[0005]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0006]本專利技術的第三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裝置。
[0007]本專利技術的第四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車輛。
[0008]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所述動力電池系統內具有N個溫度區域,每個所述溫度區域中設有至少一個電芯單體,其中,N為大于1的正整數,所述方法包括:獲取每個所述溫度區域中各所述電芯單體的第一溫度和第一電壓;根據每個所述溫度區域中的第一溫度,確定對應溫度區域的放電截止電壓;當任一溫度區域中第一電壓的最小值小于或等于對應的放電截止電壓時,啟動欠壓策略和/或SOC修正策略對所述動力電池系統進行控制。
[0009]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能夠實現對電芯單體的精確控制,最大化發揮動力電池系統性能,提升動力電池系統低溫放電量。
[0010]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第二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所述的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
[0011]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第三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裝置,所述動力電池系統內具有N個溫度區域,每個所述溫度區域中設有至少一個電芯單體,其中,N為大于1的正整數,所述裝置包括: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每個所述溫度區域中各所述電芯單體的第一溫度和第一電壓;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每個所述溫度區域中的第一溫度,確定對應溫度區域的放電截止電壓;控制模塊,用于在任一溫度區域中第一電壓的最小值小于
或等于對應的放電截止電壓時,啟動欠壓策略和/或SOC修正策略對所述動力電池系統進行控制。
[0012]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裝置,能夠實現對電芯單體的精確控制,最大化發揮動力電池系統性能,提升動力電池系統低溫放電量。
[0013]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第四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車輛,包括:所述的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裝置。
[0014]本專利技術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
[0018]下面參考附圖1
?
2描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存儲介質、車輛。
[0019]動力電池系統內具有N個溫度區域,每個溫度區域中設有至少一個電芯單體,其中,N為大于1的正整數。
[0020]作為一個示例,N個溫度區域通過如下方式得到:獲取動力電池系統中各電芯單體的第二溫度;對第二溫度進行溫度分布統計;按照溫差最小化原則,根據統計結果對動力電池系統進行溫度區域劃分,得到N個溫度區域。其中,統計結果包括第二溫度的溫度大小序列,按照溫差最小化原則,根據統計結果對動力電池系統進行溫度區域劃分,包括:計算溫度大小序列中所有兩相鄰第二溫度之間的差值;根據差值對溫度大小序列進行分段,并根據分段結果得到溫度區域劃分結果,其中,每段中差值均小于該段中第二溫度與相鄰段中第二溫度的差值。
[0021]具體地,可通過溫度傳感器獲取動力電池系統中各電芯單體的第二溫度,對第二溫度的溫度大小進行分布統計,得到第二溫度的溫度大小序列,計算溫度大小序列中所有兩相鄰第二溫度之間的差值,根據差值對溫度大小序列進行分段,并根據分段結果得到溫度區域劃分結果,其中,每段中差值均小于該段中第二溫度與相鄰段中第二溫度的差值。由此,通過對動力電池系統中各電芯單體的第二溫度進行溫度分布統計,按照溫差最小化原則,根據統計結果對動力電池系統進行溫度區域劃分,得到N個溫度區域。需要說明的是,N可以是固定值,也可以是非固定值。
[0022]舉例而言,對動力電池系統中各電芯單體的第二溫度(參見表1中的各電芯單體的第二溫度編號1、2、3、4、5、6)進行大小排序,得到的統計結果為3、2、5、1、6、4的溫度大小序列,其中,3、2差值小于2、5差值,5、1、6最大差值小于2、5差值,2、5差值等于6、4差值,則3、2對應的電芯單體N3_1—N3_num、N2_1—N2_num一個區域,5、1、6對應的電芯單體N5_1—N5_
num、N1_1—N1_num、N6_1—N6_num一個區域,4對應的電芯單體N4_1—N4_num一個區域(參見表1)。
[0023]表1
[0024][0025]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6]S101、獲取每個溫度區域中各電芯單體的第一溫度和第一電壓。
[0027]具體地,可通過溫度傳感器獲取每個溫度區域中各電芯單體的第一溫度,通過電壓表獲取每個溫度區域中各電芯單體的第一電壓。
[0028]S102、根據每個溫度區域中的第一溫度,確定對應溫度區域的放電截止電壓。
[0029]具體地,由于電芯單體特性,不同溫度電芯單體極化程度不同,因此,在動力電池系統應用時,不同電芯單體溫度的放電截止電壓閾值不一樣,低溫下電芯單體極化較常溫和高溫大,放電截止電壓會比常溫及高溫低。由此,本專利技術通過確定每個溫度區域中第一溫度的最小值;根據第一溫度的最小值所處的溫度區間,確定對應溫度區域的放電截止電壓。
[0030]在該示例中,根據第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電池系統內具有N個溫度區域,每個所述溫度區域中設有至少一個電芯單體,其中,N為大于1的正整數,所述方法包括:獲取每個所述溫度區域中各所述電芯單體的第一溫度和第一電壓;根據每個所述溫度區域中的第一溫度,確定對應溫度區域的放電截止電壓;當任一溫度區域中第一電壓的最小值小于或等于對應的放電截止電壓時,啟動欠壓策略和/或SOC修正策略對所述動力電池系統進行控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N個所述溫度區域通過如下方式得到:獲取所述動力電池系統中各所述電芯單體的第二溫度;對所述第二溫度進行溫度分布統計;按照溫差最小化原則,根據統計結果對所述動力電池系統進行溫度區域劃分,得到N個所述溫度區域。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統計結果包括所述第二溫度的溫度大小序列,所述按照溫差最小化原則,根據統計結果對所述動力電池系統進行溫度區域劃分,包括:計算所述溫度大小序列中所有兩相鄰第二溫度之間的差值;根據所述差值對所述溫度大小序列進行分段,并根據分段結果得到溫度區域劃分結果,其中,每段中差值均小于該段中第二溫度與相鄰段中第二溫度的差值。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每個所述溫度區域中的第一溫度,確定對應溫度區域的放電截止電壓,包括:確定每個所述溫度區域中第一溫度的最小值;根據所述第一溫度的最小值所處的溫度區間,確定對應溫度區域的放電截止電壓。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動力電池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第一溫度的最小值所處的溫度區間,確定對應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長靜,寇建文,黃榮,袁文靜,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