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包括鋪料單元和集料單元;所述鋪料單元配設有傳輸機構,所述傳輸機構能夠在金屬管棒材被平托時驅動所述金屬管棒材滾動,并與所述金屬管棒材點接觸以使所述金屬管棒材單層鋪設;所述集料單元置于所述傳輸機構的終點,且其位置低于所述傳輸機構的位置,具有用于承接所述金屬管棒材的料框座,所述料框座能夠將所述金屬管棒材聚攏在一起堆疊放置。本發明專利技術可自動平鋪、分料、集料及對齊,結構簡單、運行穩定且占地面積小;適應各種長度金屬管棒材的撥料平鋪,將撥料、平鋪和分料整合于一體;集料時不僅可將金屬管棒材聚攏于一起,而且還可對齊堆放,保證金屬管棒材下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管材、棒材的熱處理設備
,尤其是涉及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
技術介紹
[0002]管材和棒材是冶金、機械以及汽車零部件生產行業常用的材料,對其熱處理的質量直接影響后續加工,在熱處理生產線中,這類金屬管棒材經熱處理爐處理后需先放置在固定臺架上,再通過人工及天車或其他吊具的輔助操作方式,才能將金屬管棒材堆放后再鋪平,再按打捆重量標準進行分堆后再打捆,此工作流程所需的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較長,而且現有生產線結構無法保證連續所需要的生產節拍。而且在堆放打捆時會出現部分金屬管棒材跑偏現象,無法整體對齊,造成在打捆及運輸的時候非常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尤其是適用于管、棒材件的輥底爐熱處理的下料機構,解決了由于現有下料結構設計不合理導致生產過程需要人工干預操作,生產效率低且下料質量差的技術問題。
[0004]為解決至少一個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包括鋪料單元和集料單元;
[0006]所述鋪料單元配設有傳輸機構,所述傳輸機構能夠在金屬管棒材被平托時驅動所述金屬管棒材滾動,并與所述金屬管棒材點接觸以使所述金屬管棒材單層鋪設;
[0007]所述集料單元置于所述傳輸機構的終點,且其位置低于所述傳輸機構的位置,具有用于承接所述金屬管棒材的料框座,所述料框座能夠將所述金屬管棒材聚攏在一起堆疊放置。
[0008]進一步的,所述鋪料單元包括若干組并行設置的所述傳輸機構和與所述傳輸機構間隔設置的若干組臺架;
[0009]所述傳輸機構安裝在所述臺架上并沿所述臺架的長度方向設置;
[0010]所述金屬管棒材橫跨若干組所述傳輸機構行進。
[0011]進一步的,每一所述傳輸機構包括鏈條和支撐所述鏈條的托梁,在所述鏈條的鏈板中間設有撥輪,所述撥輪懸空設置且與所述鏈條的鏈板上的鏈條滾子同軸。
[0012]進一步的,所述撥輪外徑最高點高于所述鏈條高度,并錯位且交叉地沿所述鏈條長度的方向設置。
[0013]進一步的,在所述鏈條兩側還設有平鋪梁;
[0014]所述平鋪梁為L型的結構,對扣設置在所述鏈條兩側;
[0015]所述平鋪梁的一邊被置于所述鏈條的上方,另一邊被置于所述鏈條的外側面。
[0016]進一步的,所述平鋪梁的高度小于所述撥輪的高度。
[0017]進一步的,所述集料單元包括若干間隔設置的所述料框座和設于所述料框座之間
的料托座,所述料框座與所述料托座并排沿所述傳輸機構的寬度方向固設在同一固定座上;
[0018]所述固定座為方型管狀結構,其長度方向貫穿所有所述料框座和所述料托座的厚度并沿所述料框座和所述料托座的軸向設置,且所述固定座的軸線與所述傳輸機構的移動方向垂直設置。
[0019]進一步的,所述料框座上端面配設有U型結構的卡槽;
[0020]所述卡槽的兩側邊的頂部為向外傾斜的弧面結構;
[0021]且所述卡槽的底部位置高于所述固定座的高度。
[0022]進一步的,沿所述固定座的高度方向并在其頂部設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穿過所述卡槽底部并懸設于所述卡槽內;
[0023]所述彈性件上端面固設有墊板;
[0024]在所述墊板遠離所述彈性件一側設有與所述墊板緊貼設置的柔性墊;
[0025]所述彈性件可以緩沖所述柔性墊受所述金屬管棒材落下的沖擊。
[0026]進一步的,所述料托座包括頂托架和支架;
[0027]所述頂托架為弧形結構的板條,其開口弧度為鈍角且豎直朝上設置;
[0028]所述支架的下端為滾輪并置于所述固定座內部,其上端與所述頂托架底面連接。
[0029]進一步的,所述集料單元還包括用于調整所述金屬管棒材捆扎的拉桿和置于所述固定座內腔的調整架;
[0030]所述拉桿被設于所述固定座的外側并貫穿所述固定座的軸向與所述調整架連接;
[0031]所述調整架靠近所述拉桿的一側的上端面為斜面結構,與所述支架下端的滾輪鉸接配合;
[0032]所述調整架的斜面結構中遠離所述拉桿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拉桿一端的位置;
[0033]所述調整架受所述拉桿的牽拉,可通過所述支架以控制所述頂托架提升其位置高度,以調整所述金屬管棒材便于聚攏。
[0034]進一步的,還包括用于對齊所述金屬管棒材的對齊單元,所述對齊單元沿所述固定座長度方向并設于最外端的所述料框座的外側,包括:
[0035]推板、推架和氣缸;
[0036]所述推板和所述氣缸均固設于所述推架上,且所述推板與所述氣缸連接;
[0037]所述推板沿所述料框座的軸向受所述氣缸控制朝靠近所述金屬管棒材一端移動,以推動偏移的所述金屬管棒材使其與其它所述金屬管棒材對齊設置。
[0038]進一步的,所述推板寬度大于所述卡槽的直線段的寬度,且所述推板的下端面低于所述卡槽的最低點,其上端面與所述卡槽的直線段的最高點相同。
[0039]采用本專利技術設計的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可實現自動平鋪、分料、集料及對齊于一體的下料機構,不僅結構簡單、運行穩定且占地面積小;還設有專門適應各種長度金屬管棒材的撥料平鋪結構,并將撥料、平鋪和分料整合于一體;集料時不僅可將金屬管棒材聚攏于一起,而且還可對齊堆放,還能給聚攏的金屬管棒材一個向上的緩沖力,以降低其磕碰,保證金屬管棒材下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全程無需人員干涉操作。
附圖說明
[0040]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41]圖2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傳輸機構的放大圖;
[0042]圖3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傳輸機構的橫截面圖;
[0043]圖4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集料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44]圖5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料框座的結構示意圖;
[0045]圖6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料托座的結構示意圖;
[0046]圖7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對齊單元、鋪料單元和集料單元的配合示意圖;
[0047]圖8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對齊單元與鋪料單元的配合示意圖;
[0048]圖9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對齊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49]圖中:
[0050]10、金屬管棒材
????????
20、鋪料單元
???????
21、傳輸機構
[0051]211、鏈條
?????????????
212、托梁
??????????
213、撥輪
[0052]214、平鋪梁
???????????
22、臺架
???????????
23、液壓裝置
[0053]24、出料輥臺
??????????
30、集料單元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鋪料單元和集料單元;所述鋪料單元配設有傳輸機構,所述傳輸機構能夠在金屬管棒材被平托時驅動所述金屬管棒材滾動,并與所述金屬管棒材點接觸以使所述金屬管棒材單層鋪設;所述集料單元置于所述傳輸機構的終點,且其位置低于所述傳輸機構的位置,具有用于承接所述金屬管棒材的料框座,所述料框座能夠將所述金屬管棒材聚攏在一起堆疊放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鋪料單元包括若干組并行設置的所述傳輸機構和與所述傳輸機構間隔設置的若干組臺架;所述傳輸機構安裝在所述臺架上并沿所述臺架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金屬管棒材橫跨若干組所述傳輸機構行進。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傳輸機構包括鏈條和支撐所述鏈條的托梁,在所述鏈條的鏈板中間設有撥輪,所述撥輪懸空設置且與所述鏈條的鏈板上的鏈條滾子同軸。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撥輪外徑最高點高于所述鏈條高度,并錯位且交叉地沿所述鏈條長度的方向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鏈條兩側還設有平鋪梁;所述平鋪梁為L型的結構,對扣設置在所述鏈條兩側;所述平鋪梁的一邊被置于所述鏈條的上方,另一邊被置于所述鏈條的外側面。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鋪梁的高度小于所述撥輪的高度。7.根據權利要求2
?
4、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單元包括若干間隔設置的所述料框座和設于所述料框座之間的料托座,所述料框座與所述料托座并排沿所述傳輸機構的寬度方向固設在同一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為方型管狀結構,其長度方向貫穿所有所述料框座和所述料托座的厚度并沿所述料框座和所述料托座的軸向設置,且所述固定座的軸線與所述傳輸機構的移動方向垂直設置。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金屬管棒材自動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框座上端面配設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和,趙瑋華,閆長任,張明曦,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阿瑞斯工業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