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點膠設備的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及安裝座。所述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包括:閥體、供料機構和設置于所述閥體內的擠出機構,所述閥體內設有內腔,所述閥體靠近所述內腔的一側設有內部中空的噴嘴,所述內腔與所述噴嘴間設有貫穿所述閥體的第一通孔,所述內腔與所述第一通孔連通,所述噴嘴與所述第一通孔連通;所述供料機構提供膠水;所述擠出機構包括閥桿、壓電組件和輸出直線運動的推送組件,所述壓電組件包括彈性件、壓電疊堆和設置于壓電疊堆一端的柱塞,所述彈性件設置于所述柱塞背離所述壓電疊堆的一端。本方案降低了膠水體積壓縮和膨脹對控制精度的影響,適用于含有顆粒液體的超微量精密點膠控制。精密點膠控制。精密點膠控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及安裝座
[0001]本技術涉及點膠設備的
,尤其涉及一種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及安裝座。
技術介紹
[0002]點膠閥是專門對液體進行控制,并將液體灌注、涂抹、灌封于產品表面或產品內部的自動化機器。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點膠機廣泛應用在汽車制造行業,電子制造行業,工業電氣,太陽能光伏,建筑工程等。
[0003]在現有的技術中,市場上常見的撞針閥、螺桿閥、噴射閥等具有不同程度上的缺點,從原理上分析,都對液體有著不可避免的機械式剛性擠壓作用,從而破壞液體內部組織;尤其像焊錫膏、銀漿等有顆粒組成的液體,由于撞擊、擠壓和摩擦等機械作用,會造成顆粒產生形變或粘連在一起而形成大顆粒,導致針頭堵塞或出口流量不穩定,難以實現超微量的精密點膠。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及安裝座,旨在解決精密點膠中遇到的針頭堵塞或出口流量不穩定的技術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所述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內設有內腔,所述閥體靠近所述內腔的一側設有內部中空的噴嘴,所述內腔與所述噴嘴間設有貫穿所述閥體的第一通孔,所述內腔與所述第一通孔連通,所述噴嘴與所述第一通孔連通;供料機構,所述供料機構提供膠水;設置于所述閥體內的擠出機構,所述擠出機構包括閥桿、壓電組件和輸出直線運動的推送組件,所述壓電組件包括彈性件、壓電疊堆和設置于壓電疊堆一端的柱塞,所述彈性件設置于所述柱塞背離所述壓電疊堆的一端,并抵壓于所述內腔的壁上,所述壓電組件設置于所述內腔中,所述柱塞于所述內腔中做上下往復運動,所述閥桿可移動設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內,且兩端伸出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閥桿內設有兩條互不相通的流道,所述閥桿一端與所述推送組件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供料機構的出料口連通,所述閥桿在所述推送組件的驅動下做左右往復運動,所述閥桿移動至左限位時其中一條所述流道連通所述內腔和所述供料機構的出料口,所述閥桿移動至右限位時另一條所述流道連通所述內腔和所述噴嘴。
[0006]可選的,所述供料機構包括裝有膠水的針筒,所述針筒一端設有連通針筒內腔的軟管,另一端連通所述流道。
[0007]可選的,所述推送組件包括連桿、支撐柱和做直線往復運動的驅動桿,支撐柱設置于所述閥體內,所述連桿可轉動套設于所述支撐柱上,所述連桿一端與所述閥桿鉸接,另一端與所述驅動桿鉸接。
[0008]可選的,所述閥桿與所述軟管接合處設有用于定位的第一軸肩,所述閥桿靠近與所述連桿連接處設有用于定位第二軸肩。
[0009]可選的,所述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閥桿運動至所述第一軸肩貼合所述閥體時,所述第一流道一端連通所述軟管,另一端連通所述內腔;所述閥桿運動至所述第二軸肩貼合所述閥體時,所述第二流道一端連通所述內腔,另一端連通所述噴嘴。
[0010]可選的,所述針筒與所述軟管之間設有轉接頭。
[0011]可選的,所述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還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套設于所述閥體表面,所述針筒安裝于所述外罩上,所述外罩上設有電源接頭。
[0012]可選的,所述閥桿由鎢鋼制作而成。
[0013]本技術還提供一種安裝座,應用于所述的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所述安裝座包括底座和活動塊,所述底座的一端設有凸起部,另一端設有轉軸,所述活動塊與所述轉軸可轉動連接,所述活動塊與所述凸起部貼合,所述凸起部上設有第一緊固件,所述活動塊頂端設有錐面盲孔,所述第一緊固件壓緊于所述錐面盲孔上,并將所述活動塊壓合于所述轉軸上,所述活動塊遠離所述底座的一面與所述閥體連接。
[0014]可選的,所述安裝座還包括第二緊固件,所述第二緊固件設置于所述底座中心,所述活動塊上對應所述第二緊固件的位置設有卡槽,所述第二緊固件與所述卡槽配合。
[0015]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中,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開始工作時,推送組件做直線運動帶動閥桿做左右往復運動,左限位為閥桿運動至推送組件最遠離閥體的一端,右限位為閥桿運動至推送組件最靠近閥體的一端,在閥桿運動至左限位時,供料機構中的膠水通過閥桿中的流道被抽送到內腔中;在閥桿運動至右限位時,壓電組件中的彈性件為碟形彈簧,其具有剛度大,緩沖吸振能力強,能以小變形承受大載荷的性能特點,適合于軸向空間要求小、高溫高壓的場合。由于柱塞做上下往復運動而被抽送至內腔中的膠水被柱塞推送至流道中,并流向噴嘴中噴出。在這個過程中,壓電疊堆推動柱塞在內腔中進行納米級定位移動,根據容積計量式原理,柱塞移動距離乘以柱塞截面積即是實際吐出的膠量;而柱塞在壓點疊堆的推動下移動量僅為納米級,所以內腔中容納膠水的體積很小,這樣的設計既能降低膠水體積壓縮和膨脹對控制精度的影響,又不會對膠水有剛性的擠壓作用,避免液體組織被破壞,特別適用于錫膏、銀漿等含有顆粒液體的超微量精密點膠控制。
附圖說明
[0016]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通過與之對應的附圖進行示例性說明,這些示例性說明并不構成對實施例的限定,附圖中具有相同參考數字標號的元件表示為類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別申明,附圖中的圖不構成比例限制。
[0017]圖1為本技術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及安裝座的一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填充膠液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擠出膠液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圖3中A處結構的放大示意圖。
[0021]其中,1、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2、閥體;21、內腔;211、第二通孔;22、噴嘴;23、第一通孔;3、供料機構;31、針筒;32、軟管;33、轉接頭;4、擠出機構;41、推送組件;411、連
桿;412、支撐柱;413、驅動桿;42、壓電組件;421、壓電疊堆;422、柱塞;43、閥桿;431、第一流道;432、第二流道;433、第一軸肩;434、第二軸肩;5、外罩;51、電源接頭;6、安裝座;61、活動塊;611、卡槽;612、錐面盲孔;62、底座;621、凸起部;6211、第一緊固件;622、轉軸;623、第二緊固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更詳細的說明。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其間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表述“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其間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居中的元件。本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內”、“外”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在本技術的描述中,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除非另有說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內設有內腔,所述閥體靠近所述內腔的一側設有內部中空的噴嘴,所述內腔與所述噴嘴間設有貫穿所述閥體的第一通孔,所述內腔與所述第一通孔連通,所述噴嘴與所述第一通孔連通;供料機構,所述供料機構提供膠水;設置于所述閥體內的擠出機構,所述擠出機構包括閥桿、壓電組件和輸出直線運動的推送組件,所述壓電組件包括彈性件、壓電疊堆和設置于壓電疊堆一端的柱塞,所述彈性件設置于所述柱塞背離所述壓電疊堆的一端,并抵壓于所述內腔的壁上,所述壓電組件設置于所述內腔中,所述柱塞于所述內腔中做上下往復運動,所述閥桿可移動設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內,且兩端伸出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閥桿內設有兩條互不相通的流道,所述閥桿一端與所述推送組件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供料機構的出料口連通,所述閥桿在所述推送組件的驅動下做左右往復運動,所述閥桿移動至左限位時其中一條所述流道連通所述內腔和所述供料機構的出料口,所述閥桿移動至右限位時另一條所述流道連通所述內腔和所述噴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機構包括裝有膠水的針筒,所述針筒一端設有連通針筒內腔的軟管,另一端連通所述流道。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組件包括連桿、支撐柱和做直線往復運動的驅動桿,支撐柱設置于所述閥體內,所述連桿可轉動套設于所述支撐柱上,所述連桿一端與所述閥桿鉸接,另一端與所述驅動桿鉸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微量容積計量式點膠閥,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濤,林雄界,樂猛,易智勇,王正龍,盧國藝,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騰盛精密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