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帶緩釋涂層硅膠尿管,包括導尿管,導尿管的一端為出液端,導尿管的出液端為開口狀,導尿管的另一端為封閉狀,導尿管靠近封閉一端的外環面上開設有若干進尿孔,導尿管的封閉一端的外壁面上設有尿管涂層,導尿管的外壁面上安裝有囊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尿管技術領域,該帶緩釋涂層的硅膠尿管,相對于目前市場上無可視尿管的現狀,可視尿管發明專利技術后可大大降低導尿導致尿道損傷發生率,真正做到無創導尿;硅膠尿管生物相容性高,針對患者既往留置尿管的不良反應,可進行尿管涂層選擇,針對性用藥,選擇單一涂層或者復合涂層,加上藥物涂層后可極大程度降低患者的局部不適。適。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帶緩釋涂層的硅膠尿管
[0001]本技術涉及尿管
,具體為一種帶緩釋涂層的硅膠尿管。
技術介紹
[0002]尿管是尿潴留患者導尿最常用的方式,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是硅膠尿管。
[0003]目前硅膠尿管普遍存在幾個問題:
[0004]首先,臨床是留置導尿大部分為盲插尿管,大部分患者可以順利留置,對于部分尿道狹窄、前列腺增生或者既往有尿道手術史患者盲插尿管有時候很難成功,反復盲插尿管可導致出血、尿道假道甚至直腸損傷等風險。
[0005]其次,目前長期留置尿管患者部分存在尿道不適感、尿道分泌物(非感染性)增多等不良反應,部分患者覺得癥狀無法忍受,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0006]故針對以上問題,提出種帶緩釋涂層的硅膠尿管。
技術實現思路
[0007]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帶緩釋涂層的硅膠尿管,解決了現有的部分
技術介紹
問題。
[0008]為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帶緩釋涂層的硅膠尿管,包括導尿管,所述導尿管的一端為出液端,所述導尿管的出液端為開口狀,所述導尿管的另一端為封閉狀,所述導尿管靠近封閉一端的外環面上開設有若干進尿孔,所述導尿管的封閉一端的外壁面上設有尿管涂層,所述導尿管的外壁面上安裝有囊體,所述囊體安置于所述進尿孔靠近所述導尿管的出液端一側,所述導尿管靠近出液端的一側插裝有管體,所述管體與所述囊體相連通,所述導尿管的出液端上安裝有集尿袋。
[0009]優選的,所述尿管涂層為雙氯芬酸鈉涂層。
[0010]優選的,所述尿管涂層為氫化可的松涂層。
[0011]優選的,所述管體的形狀為“Z”形,所述管體依次貫穿所述導尿管以及所述囊體,所述管體位于所述導尿管內部的部分與所述導尿管的內壁相連接。
[0012]優選的,所述集尿袋包括袋體以及塞體,所述塞體與所述導尿管的出液端插接相連,所述袋體的內壁上方插裝有塞體,所述袋體的內壁左右兩側均開設有空腔,所述袋體的右側活動連接有圓環,所述圓環的外壁活動連接有手寫便簽,所述袋體的正面下方開設有通孔。
[0013]優選的,所述塞體的橫截面形狀為“E”形,所述袋體的上端口與所述塞體相互卡接,所述袋體與所述塞體過盈配合。
[0014]優選的,所述袋體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加強條。
[0015]優選的,所述管體內且位于靠近所述導尿管的出液端一側安裝有單向閥,所述管體上且位于遠離所述導尿管的出液端的一側插裝有回液管,所述回液管內開設有內螺紋,所述回液管內插裝有封口塞,所述封口塞的外環面上開設有外螺紋,所述封口塞與所述回
液管螺旋相連,所述封口塞上安裝有拉環。
[0016]優選的,所述導尿管內且位于靠近封閉的一端處安裝有微型攝像頭,所述微型攝像頭上接入有線束,所述線束貫穿所述導尿管。
[0017]有益效果
[0018]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帶緩釋涂層的硅膠尿管。具備以下有益效果:該帶緩釋涂層的硅膠尿管,相對于目前市場上無可視尿管的現狀,可視尿管專利技術后可大大降低導尿導致尿道損傷發生率,真正做到無創導尿;
[0019]硅膠尿管生物相容性高,針對患者既往留置尿管的不良反應,可進行尿管涂層選擇,針對性用藥,選擇單一涂層或者復合涂層,加上藥物涂層后可極大程度降低患者的局部不適及炎癥反應,減少全身用藥及全身用藥帶來的不良反應,降低醫療費用支出,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0020]導尿治療在廣大中老年患者中普遍存在,帶涂層尿管將大大提高這部分患者的生活質量,是改善民生的專利技術創造。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技術的集尿袋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本技術的集尿袋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1、導尿管;2、進尿孔;3、尿管涂層;4、囊體;5、管體;6、袋體;7、塞體;8、空腔;9、圓環;10、手寫便簽;11、加強條;12、單向閥;13、回液管;14、封口塞;15、拉環;16、微型攝像頭;17、線束。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6]通過本領域人員,將本案中所有電氣件與其適配的電源通過導線進行連接,并且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控制器,以滿足控制需求,具體連接以及控制順序,應參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電氣件之間先后工作順序完成電性連接,其詳細連接手段,為本領域公知技術,下述主要介紹工作原理以及過程,不在對電氣控制做說明。
[0027]請參閱圖1
?
3,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帶緩釋涂層的硅膠尿管,包括導尿管1,所述導尿管1的一端為出液端,所述導尿管1的出液端為開口狀,所述導尿管1的另一端為封閉狀,所述導尿管1靠近封閉一端的外環面上開設有若干進尿孔2,所述導尿管1的封閉一端的外壁面上設有尿管涂層3,所述導尿管1的外壁面上安裝有囊體4,所述囊體4安置于所述進尿孔2靠近所述導尿管1的出液端一側,所述導尿管1靠近出液端的一側插裝有管體5,所述管體5與所述囊體4相連通,所述導尿管1的出液端上安裝有集尿袋。
[0028]在實際操作時,可以通過管體5向囊體4內充入無菌注射用水,用以代替充氣。
[0029]實施例一:所述管體5的形狀為“Z”形,所述管體5依次貫穿所述導尿管1以及所述
囊體4,所述管體5位于所述導尿管1內部的部分與所述導尿管1的內壁相連接;
[0030]具體的,所述尿管涂層3為雙氯芬酸鈉涂層,用于止痛,或者,所述尿管涂層3為氫化可的松涂層,用于抗過敏,也可以是兩種藥物涂層所形成的復合涂層。
[0031]將尿管插入膀胱以后,尿液會順著進尿孔2進入導尿管1內,從出液端排出,而通過向管體5內打水,可以使囊體4鼓起,從而防止導尿管1脫落。
[0032]實施例二:所述集尿袋包括袋體6以及塞體7,所述塞體7與所述導尿管1的出液端插接相連,所述袋體6的內壁上方插裝有塞體7,所述袋體6的內壁左右兩側均開設有空腔8,所述袋體6的右側活動連接有圓環9,所述圓環9的外壁活動連接有手寫便簽10,所述袋體6的正面下方開設有通孔;
[0033]具體的,手寫便簽10主要是用于寫患者的名字,空腔8一般充入空氣,起到保護袋體6的作用,也方便手持袋體6。
[0034]所述塞體7的橫截面形狀為“E”形,所述袋體6的上端口與所述塞體7相互卡接,所述袋體6與所述塞體7過盈配合;
[0035]具體的,袋體6的上端口與塞體7是相互卡接相連的,如圖3所示,需要人為將二者拔開,將塞體7與袋體6相互插接,就可以使導尿管1的尿液通入袋體6內,然后收集結束以后,拔下塞體7,封住袋體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緩釋涂層的硅膠尿管,包括導尿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尿管(1)的一端為出液端,所述導尿管(1)的出液端為開口狀,所述導尿管(1)的另一端為封閉狀,所述導尿管(1)靠近封閉一端的外環面上開設有若干進尿孔(2),所述導尿管(1)的封閉一端的外壁面上設有尿管涂層(3),所述導尿管(1)的外壁面上安裝有囊體(4),所述囊體(4)安置于所述進尿孔(2)靠近所述導尿管(1)的出液端一側,所述導尿管(1)靠近出液端的一側插裝有管體(5),所述管體(5)與所述囊體(4)相連通,所述導尿管(1)的出液端上安裝有集尿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緩釋涂層的硅膠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管涂層(3)為雙氯芬酸鈉涂層。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緩釋涂層的硅膠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管涂層(3)為氫化可的松涂層。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緩釋涂層的硅膠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5)的形狀為“Z”形,所述管體(5)依次貫穿所述導尿管(1)以及所述囊體(4),所述管體(5)位于所述導尿管(1)內部的部分與所述導尿管(1)的內壁相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緩釋涂層的硅膠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尿袋包括袋體(6)以及塞體(7),所述塞體(7)與所述導尿管(1)的出液端插接相連,所述袋體(6)的內壁上方插裝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俊泳,謝濤,韓耕宇,黃龍,鄧健,徐雅,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市人民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