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注塑產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基于周轉箱的注塑件收料系統,包括:第一傳輸帶,所述第一傳輸帶包括上料區、下行區、等待區,所述第一傳輸帶的傳輸方向沿上料區、下行區、等待區方向,周轉箱由所述上料區進入到所述第一傳輸帶;縱向傳輸電梯,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在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間往復運動,定義第一高度為上料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置兩條傳輸帶,一個用于傳輸空的周轉箱到升降梯,一個從裝料區域將周轉箱傳輸下來,僅需一個工人即可操作周轉箱的產品卸料和放入新的空周轉箱,通過在裝料傳輸帶兩側設置光電傳感器和定位氣缸,可保證周轉箱有次序的依次被裝載產品,不堵料不空料,周轉效率高。周轉效率高。周轉效率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基于周轉箱的注塑件收料系統
[0001]本技術涉及注塑產品加工
,具體而言涉及基于周轉箱的注塑件收料系統。
技術介紹
[0002]注塑機將熱塑性塑料或熱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種形狀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設備。塑料件主要采用注塑機進行注塑,在注塑成型后,目前通常是使用機械手抓取轉移至下料機構,通常是傳輸帶系統,人工在機械手下方等待,當機械手拿取產品出來后,人為的將空的周轉箱放置到在傳輸帶上,周轉箱順著傳輸帶轉移,由下游的工人將產品卸掉后,將空的周轉箱重新送回至產線上。
[0003]目前的收料系統不僅需要人工定時的根據機械手動作,且裝卸料需要兩名工人,導致生產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提出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基于周轉箱的注塑件收料系統,包括:
[0005]第一傳輸帶,所述第一傳輸帶包括上料區、下行區、等待區,所述第一傳輸帶的傳輸方向沿上料區、下行區、等待區方向,周轉箱由所述上料區進入到所述第一傳輸帶;
[0006]縱向傳輸電梯,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在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間往復運動,定義第一高度為上料端,第二高度為送料端,周轉箱由第一高度被所述升降板送至第二高度;
[0007]裝料傳輸帶,設置到所述縱向傳輸電梯的送料端;
[0008]第二傳輸帶,所述第二傳輸帶包括滑坡區和卸料區;
[0009]其中,所述裝料傳輸帶設有裝料位置和等待位置,所述裝料傳輸帶的兩側設有光電傳感器和定位氣缸,所述光電傳感器用于檢測周轉箱是否處于裝料位置,所述定位氣缸用于將周轉箱定位到裝料位置和等待位置。
[0010]優選的,所述光電傳感器包括第一光電傳感器和第二光電傳感器,所述定位氣缸包括第一定位氣缸和第二定位氣缸,所述第一光電傳感器和第一定位氣缸處于裝料位置,所述第二光電傳感器在裝料位置的下游,所述第二定位氣缸在等待位置。
[0011]優選的,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第一光電傳感器、第二光電傳感器、第一定位氣缸、第二定位氣缸、機械手電連接。
[0012]優選的,所述控制器被配置為當周轉箱進入到裝料位置,由第一光電傳感器發出動作信號后,所述第一定位氣缸將周轉箱固定到裝料位置,第二定位氣缸將周轉箱固定到等待位置;當機械手完成裝料動作后,第一定位氣缸釋放周轉箱,并由第二光電傳感器發出動作信號后,第二定位氣缸釋放周轉箱。
[0013]優選的,所述第一光電傳感器和第二光電傳感器為對射光電傳感器。
[0014]優選的,所述第一定位氣缸和第二定位氣缸均具有伸縮桿,周轉箱的側壁設有擋板,能被處于伸長狀態的所述伸縮桿所阻擋,使周轉箱相對于傳輸帶固定。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
[0016]本技術設置兩條傳輸帶,一個用于傳輸空的周轉箱到升降梯,一個從裝料區域將周轉箱傳輸下來,僅需一個工人即可操作周轉箱的產品卸料和放入新的空周轉箱,通過在裝料傳輸帶兩側設置光電傳感器和定位氣缸,可保證周轉箱有次序的依次被裝載產品,不堵料不空料,周轉效率高。
附圖說明
[0017]附圖不意在按比例繪制。在附圖中,在各個圖中示出的每個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標號表示。為了清晰起見,在每個圖中,并非每個組成部分均被標記。現在,將通過例子并參考附圖來描述本技術的各個方面的實施例,其中:
[0018]圖1是本技術所示的基于周轉箱的注塑件收料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技術所示的裝料傳輸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更了解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特舉具體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說明如下。
[0021]結合圖1所示,本技術提出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基于周轉箱的注塑件收料系統,包括第一傳輸帶、縱向傳輸電梯20、裝料傳輸帶30和第二傳輸帶,周轉箱沿著第一傳輸帶、縱向傳輸電梯20、裝料傳輸帶30和第二傳輸帶的方向傳輸,其中,機械手40裝載產品在裝料傳輸帶30的區域,而第一傳輸帶的頭端和第二傳輸帶的末端處于同一位置,便于單人操作。
[0022]具體的,第一傳輸帶包括上料區11、下行區12、等待區13,第一傳輸帶的傳輸方向沿上料區11、下行區12、等待區13方向,周轉箱由上料區11進入到第一傳輸帶。
[0023]其中,上料區11是一個單獨的水平傳輸帶,傳輸方向為從左向右,下行區12為滑輪或輥輪組,周轉箱可由于重力,自由的下行區12的左端滑動至右端,等待區13是另一個單獨的水平傳輸帶。
[0024]進一步的,縱向傳輸電梯20包括升降板21,升降板21在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間往復運動,定義第一高度為上料端,第二高度為送料端,周轉箱由第一高度被升降板21送至第二高度。
[0025]在具體的實施例中,升降板21被線性驅動裝置所驅動,可以由第一高度移動至第二高度,即當周轉箱移動到處于第一高度的升降板21上后,線性驅動裝置驅動升降板21上升至第二高度,并在升至第二高度后,與裝料傳輸帶30對接。
[0026]可選的,線性驅動裝置是絲杠傳動結構。
[0027]可選的,周轉箱由等待區13移動至升降板21可以由氣缸驅動,由升降板21轉移至裝料傳輸帶30,也可以由氣缸驅動。
[0028]裝料傳輸帶30設置到縱向傳輸電梯20的送料端,以便于與升降板21對接;第二傳輸帶包括滑坡區51和卸料區52;其中的滑坡區51包括滑輪或輥輪組,周轉箱可由于重力,自由的滑坡區51的右端滑動至左端;卸料區52是單獨的傳輸帶,使滑坡區51下來的周轉箱進入到卸料區52,人工將產品卸下后,將空的周轉箱重新放到上料區11。
[0029]其中,裝料傳輸帶30設有裝料位置301和等待位置302,裝料傳輸帶30的兩側設有
光電傳感器和定位氣缸,光電傳感器用于檢測周轉箱是否處于裝料位置301,定位氣缸用于將周轉箱定位到裝料位置301和等待位置302。
[0030]其中,光電傳感器包括第一光電傳感器31和第二光電傳感器33,定位氣缸包括第一定位氣缸32和第二定位氣缸34,第一光電傳感器31和第一定位氣缸32處于裝料位置301,第二光電傳感器33在裝料位置301的下游,第二定位氣缸34在等待位置302。
[0031]進一步的,還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與第一光電傳感器31、第二光電傳感器33、第一定位氣缸32、第二定位氣缸34、機械手40電連接。
[0032]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為當周轉箱進入到裝料位置301,由第一光電傳感器31發出動作信號后,第一定位氣缸32將周轉箱固定到裝料位置301,第二定位氣缸34將周轉箱固定到等待位置302;當機械手40完成裝料動作后,第一定位氣缸32釋放周轉箱,并由第二光電傳感器33發出動作信號后,第二定位氣缸34釋放周轉箱。
[0033]在具體的實施例中,結合圖2所示,周轉箱排隊的進入到裝料傳輸帶30上,當一個周轉箱進入到裝料位置301之前,首先經過第一光電傳感器31的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周轉箱的注塑件收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傳輸帶,所述第一傳輸帶包括上料區(11)、下行區(12)、等待區(13),所述第一傳輸帶的傳輸方向沿上料區(11)、下行區(12)、等待區(13)方向,周轉箱由所述上料區(11)進入到所述第一傳輸帶;縱向傳輸電梯(20),包括升降板(21),所述升降板(21)在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間往復運動,定義第一高度為上料端,第二高度為送料端,周轉箱由第一高度被所述升降板(21)送至第二高度;裝料傳輸帶(30),設置到所述縱向傳輸電梯(20)的送料端;第二傳輸帶,所述第二傳輸帶包括滑坡區(51)和卸料區(52);其中,所述裝料傳輸帶(30)設有裝料位置(301)和等待位置(302),所述裝料傳輸帶(30)的兩側設有光電傳感器和定位氣缸,所述光電傳感器用于檢測周轉箱是否處于裝料位置(301),所述定位氣缸用于將周轉箱定位到裝料位置(301)和等待位置(30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周轉箱的注塑件收料系統,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遠軍,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華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