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拉鏈輔助配件,尤其一種涉及隱藏繩頭的拉鏈拉繩,包括注塑體以及拉繩,所述拉繩的兩端連接有繩頭,使得拉繩形成環狀結構,所述繩頭的寬度尺寸大于兩倍的拉繩的直徑尺寸,所述注塑體的軸向一端面上設有盲孔,所述盲孔的直徑尺寸大于兩倍的拉繩的直徑尺寸,所述盲孔的直徑尺寸小于繩頭的寬度尺寸,所述盲孔的中軸線與注塑體的中軸線重合,所述注塑體的側面設有與盲孔的下部連通的連接孔,所述連接孔的寬度尺寸大于繩頭的寬度尺寸,所述盲孔與連接孔形成用于容置繩頭的容腔,當拉繩與注塑體連接時,拉繩穿設于盲孔處,繩頭嵌入于容腔內。入于容腔內。入于容腔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隱藏繩頭的拉鏈拉繩
[0001]本技術涉及拉鏈輔助配件,尤其涉及一種隱藏繩頭的拉鏈拉繩。
技術介紹
[0002]拉鏈拉繩(亦稱拉尾、拉攀)是拉鏈中常用到的一種配件,其連接于拉鏈頭的拉片上,為拉片提供更大、更容易抓持的物體,從而便于找準拉片及簡易操作拉鏈頭的作用,其在各類箱包、服裝等上被廣泛應用。傳統拉鏈拉繩結構均是由注塑體和拉繩兩部分構成,注塑體將拉繩的兩端一體注塑,于此拉繩形成一個環可以連接在拉片上。
[0003]如本申請人于2021年04月26日申請的一件專利申請號為202120869650.5,專利名稱為一種拉鏈拉繩,其詳細公開了一種拉鏈拉繩,包括一體連接的注塑體和拉繩,所述注塑體的長度尺寸為12mm~18mm,定義注塑體上與拉繩連接的一端為連接端,其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注塑體為扁平狀結構,使得注塑體形成一正面、一反面以及連接正面和反面的兩個側面,所述注塑體的反面的中部下凹設置,形成第一曲面結構,兩所述側面的中部下凹設置,形成第二曲面結構,所述第一曲面結構與第二曲面結構連接,所述注塑體的反面的自由端設有第一防滑區,所述注塑體的正面的自由端凸起設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設有第二防滑區。其通過設置的注塑體的長度尺寸為12mm~18mm,且注塑體的正面設置第一曲面結構、兩個側面設置第二曲面結構,第一曲面結構與第二曲面結構連接,使得使用者的手指在握住注塑體時能夠與注塑體的貼合度高,有利于注塑體的抓取,同時,設置的凸起部并且凸起部上設置的第二防滑區,以及第一防滑區,防止使用者的手指與注塑體脫離,且增加兩者之間的摩擦力,有利于注塑體的拉動,此種設計,使得使用者與注塑體的配合度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好。
[0004]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拉鏈以及拉繩已不僅僅只滿足于功能上的使用,還需要視覺上的美觀享受或者個性化的定制搭配,上述注塑體與拉繩澆注成型,使得拉繩和注塑體的顏色、款式以及搭配后的外觀固定,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現有的,通過注塑體上設置一通孔,再將拉繩纏繞于該通孔上,實現連接,但是,拉繩打結于注塑體連接,拉繩上呈現有繩頭,降低了拉鏈拉繩的美觀度。
技術實現思路
[0005]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注塑體與拉繩能夠個性化搭配連接且美觀性高的隱藏繩頭的拉鏈拉繩。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隱藏繩頭的拉鏈拉繩,包括注塑體以及拉繩,所述拉繩的兩端連接有繩頭,使得拉繩形成環狀結構,所述繩頭的寬度尺寸大于兩倍的拉繩的直徑尺寸,所述注塑體的軸向一端面上設有盲孔,所述盲孔的直徑尺寸大于兩倍的拉繩的直徑尺寸,所述盲孔的直徑尺寸小于繩頭的寬度尺寸,所述盲孔的中軸線與注塑體的中軸線重合,所述注塑體的側面設有與盲孔的下部連通的連接孔,所述連接孔的寬度尺寸大于繩頭的寬度尺寸,所述盲孔
與連接孔形成用于容置繩頭的容腔,當拉繩與注塑體連接時,拉繩穿設于盲孔處,繩頭嵌入于容腔內。
[0008]進一步的,定義注塑體上與拉繩連接的一端為連接端,遠離連接端的軸向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注塑體的自由端設有便于拉動注塑體的拉塊。
[0009]進一步的,所述拉塊呈圓柱體結構,所述拉塊的中軸線與注塑體的中軸線重合,所述拉塊的直徑尺寸大于注塑體的直徑尺寸。
[0010]進一步的,所述注塑體的側面與拉塊的上端沿設有呈曲面結構的過渡區。
[0011]進一步的,所述盲孔的底面設有讓位孔,所述讓位孔中軸線與盲孔的中軸線重合。
[0012]進一步的,所述拉塊的底面設有標識區。
[0013]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隱藏繩頭的拉鏈拉繩,通過注塑體與拉繩可拆卸連接,使得實際使用時可以選取拉繩、注塑體的顏色、款式任意搭配使用,實現個性化搭配連接,提高使用的美觀度,以及使用的便利性,例如,紅色、黑色、白色、藍色的拉繩與噴涂紅色油漆、黑色油漆、金屬漆、熒光材料、夜光材料的注塑體任意搭配,形成別具一格的拉鏈拉繩的外觀,具體的,通過拉繩的兩端連接打結形成繩頭,實現拉繩形成環繞結構,便于與拉鏈頭的拉片連接,同時形成的繩頭能夠卡置于容腔內,實現拉繩與注塑體的連接,連接時,將遠離繩頭一端的拉繩依次穿過連接孔、盲孔,并將該端拉繩拉緊,使得繩頭嵌入與容腔內進行隱藏,連接的便利性高,并且提高美感度。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中拉繩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中注塑體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圖3中A
?
A處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中拉塊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
[0020]本技術實施例為:
[0021]參考圖1至圖5所示,一種隱藏繩頭的拉鏈拉繩,包括注塑體1以及拉繩2,所述拉繩2的兩端連接有繩頭21,使得拉繩2形成環狀結構,所述繩頭21的寬度尺寸a大于兩倍的拉繩2的直徑尺寸b,所述注塑體1的軸向一端面上設有盲孔3,所述盲孔3的直徑尺寸c大于兩倍的拉繩的直徑尺寸b,所述盲孔的直徑尺寸c小于繩頭a的寬度尺寸,所述盲孔3的中軸線與注塑體1的中軸線重合,所述注塑體1的側面設有與盲孔3的下部連通的連接孔4,所述連接孔4的寬度尺寸d大于繩頭的寬度尺寸a,所述盲孔3與連接孔4形成用于容置繩頭21的容腔5,當拉繩2與注塑體1連接時,拉繩2穿設于盲孔3處,繩頭21嵌入于容腔5內。
[0022]本隱藏繩頭的拉鏈拉繩,通過注塑體1與拉繩2可拆卸連接,使得實際使用時可以選取拉繩2、注塑體1的顏色、款式任意搭配使用,實現個性化搭配連接,提高使用的美觀度,以及使用的便利性,例如,紅色、黑色、白色、藍色的拉繩2與噴涂紅色油漆、黑色油漆、金屬漆、熒光材料、夜光材料的注塑體1任意搭配,形成別具一格的拉鏈拉繩的外觀,具體的,通
過拉繩2的兩端連接打結形成繩頭21,實現拉繩2形成環繞結構,便于與拉鏈頭的拉片連接,同時形成的繩頭21能夠卡置于容腔5內,實現拉繩2與注塑體1的連接,連接時,將遠離繩頭21一端的拉繩2依次穿過連接孔4、盲孔3,并將該端拉繩2拉緊,使得繩頭21嵌入與容腔5內進行隱藏,連接的便利性高,并且提高美感度。
[0023]本實施例中,定義注塑體1上與拉繩2連接的一端為連接端,遠離連接端的軸向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注塑體1的自由端設有便于拉動注塑體1的拉塊6,所述拉塊6呈圓柱體結構,所述拉塊6的中軸線與注塑體1的中軸線重合,所述拉塊6的直徑尺寸e大于注塑體1的直徑尺寸f,所述注塑體1的側面與拉塊6的上端沿設有呈曲面結構的過渡區7,通過拉塊6的設計,便于使用者擰住注塑體1,防止使用者手部與注塑體1脫離,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并且設置的呈曲面結構的過渡區7,能夠提高擰緊注塑體1時的舒適性。
[0024]并且,所述盲孔3的底面設有讓位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隱藏繩頭的拉鏈拉繩,包括注塑體以及拉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繩的兩端連接有繩頭,使得拉繩形成環狀結構,所述繩頭的寬度尺寸大于兩倍的拉繩的直徑尺寸,所述注塑體的軸向一端面上設有盲孔,所述盲孔的直徑尺寸大于兩倍的拉繩的直徑尺寸,所述盲孔的直徑尺寸小于繩頭的寬度尺寸,所述盲孔的中軸線與注塑體的中軸線重合,所述注塑體的側面設有與盲孔的下部連通的連接孔,所述連接孔的寬度尺寸大于繩頭的寬度尺寸,所述盲孔與連接孔形成用于容置繩頭的容腔,當拉繩與注塑體連接時,拉繩穿設于盲孔處,繩頭嵌入于容腔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隱藏繩頭的拉鏈拉繩,其特征在于:定義注塑體上與拉繩連接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冬曉,伏安躍,平紹林,
申請(專利權)人:晉江市銀鑫拉鏈織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