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油饃頭輸送打面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通過電機轉動連接有托輥,所述箱體靠近托輥的底部設有輸送帶,所述箱體靠近托輥的頂部滑動連接有打面輥,所述打面輥通過皮帶輪機構和托輥傳動連接,所述打面輥通過調節機構和托輥活動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調節機構,使得工作人員根據油饃頭發面的實際情況,調節不同厚度油饃頭發面的打面、出面工作,配合后續油饃頭的分料、油炸工序,提高油饃頭整體的加工口感,進而提升油饃頭的生產效益;通過設置皮帶輪機構,能夠在打面輥以及托輥的間隙進行調整后,通過更換不同尺寸的同步帶實現托輥和打面輥之間的穩定傳動,提高裝置的功能性以及節能效果。的功能性以及節能效果。的功能性以及節能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油饃頭輸送打面裝置
[0001]本技術屬于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種油饃頭輸送打面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油饃頭也稱麻燙、油麻、面拖、老鴰頭,是中國河南省的一道特色小吃,其類似油條,又和油條不同,總之其為發面油炸后的食品,其在中國北方地區廣為流傳。隨著,市場對油饃頭的需求不斷提升,逐漸出現油饃頭的自動化加工設備,代替傳統人工操作的方式進行油饃頭的生產加工,但是油饃頭在實際生產加工過程,依舊存在一些不足急需去完善。
[0003]現有的,市面上常見的油饃頭加工設備多數存在結構簡單,功能單一的問題,導致油饃頭發面在輸送打面過程中,難以對出面厚度進行控制,直接影響后續的分料、油炸效果,進而降低油饃頭整體的加工口感,縮減油饃頭的生產效益。
[0004]為此,我們提出來一種油饃頭輸送打面裝置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油饃頭輸送打面裝置,該裝置能夠對輸送加工的油饃頭進行均勻打面的同時,對油饃頭的出面厚度進行靈活調節,提升后續分料、油炸效果,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油饃頭輸送打面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通過電機轉動連接有托輥,所述箱體靠近托輥的底部設有輸送帶,所述箱體靠近托輥的頂部滑動連接有打面輥,所述打面輥通過皮帶輪機構和托輥傳動連接,所述打面輥通過調節機構和托輥活動連接。
[0008]進一步的,所述皮帶輪機構包括同步帶和兩組傳動輪,其中一組所述傳動輪和托輥同軸固定連接,另一組所述傳動輪和打面輥同軸固定連接,所述同步帶套設在兩組傳動輪上。
[0009]進一步的,所述托輥同軸固定連接的傳動輪直徑尺寸大于打面輥同軸固定連接的傳動輪直徑尺寸。
[0010]進一步的,所述打面輥的兩端對稱設有滑塊,所述箱體設有弧形的滑軌,所述滑塊通過彈簧和滑軌滑動連接。
[0011]進一步的,所述推板采用回形結構,所述調節機構包括調節桿和推板,所述推板的外側通過調節桿和箱體滑動連接,所述推板的內側和滑塊滑動連接。
[0012]進一步的,所述推板的一端設有螺紋套,所述螺紋套和調節桿螺紋連接,所述推板的另一端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和箱體的限位孔滑動連接。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0014]1、本技術通過調節機構,使得工作人員根據油饃頭發面的實際情況對打面輥以及托輥之間的間隙進行調節,實現不同厚度油饃頭發面的打面、出面工作,配合后續油饃頭的分料、油炸工序,提高油饃頭整體的加工口感,進而提升油饃頭的生產效益;
[0015]2、本技術通過設置皮帶輪機構,能夠在打面輥以及托輥的間隙進行調整后,通過更換不同尺寸的同步帶實現托輥和打面輥之間的穩定傳動,使得油饃頭發面在送料過程進行打面動作,提高裝置的功能性以及節能效果。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技術中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箱體;11、滑軌;12、限位孔;2、電機;3、托輥;4、輸送帶;5、打面輥;51、滑塊;52、彈簧;6、皮帶輪機構;61、同步帶;62、傳動輪;7、調節機構;71、調節桿;72、推板;73、螺紋套;74、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1]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堅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22]參照圖1
?
3,一種油饃頭輸送打面裝置,包括箱體1,箱體1通過電機2轉動連接有托輥3,箱體1靠近托輥3的底部設有輸送帶4,箱體1靠近托輥3的頂部滑動連接有打面輥5,需要說明的是,輸送帶4用于輸送油饃頭發面,實現油饃頭自動化加工工作,油饃頭發面在經過箱體1時穿過托輥3和打面輥5的中間位置進行打面工作,打面完成后再次通過輸送帶4進入到下一道工序。
[0023]參照圖1,打面輥5通過皮帶輪機構6和托輥3傳動連接,具體的傳動連接方式:皮帶輪機構6包括同步帶61和兩組傳動輪62,其中一組傳動輪62和托輥3同軸固定連接,另一組傳動輪62和打面輥5同軸固定連接,同步帶61套設在兩組傳動輪62上,實現托輥3轉動托送油饃頭發面的同時進行油饃頭發面的打面工作,其中,托輥3同軸固定連接的傳動輪62直徑尺寸大于打面輥5同軸固定連接的傳動輪62直徑尺寸,使得托輥3進行緩慢輸送的過程中,打面輥5進行高速的打面動作,提高油饃頭的打面效率。
[0024]參照圖2和圖3,打面輥5通過調節機構7和箱體1活動連接,需要注意的是,打面輥5的兩端對稱設有滑塊51,打面輥5和滑塊51轉動連接,箱體1的兩端設有弧形的滑軌11,滑塊51通過彈簧52和滑軌11滑動連接,使得打面輥5可以通過調節機構7和箱體1進行一定的滑動調節。
[0025]具體的,推板72采用回形結構,調節機構7包括調節桿71和推板72,調節桿71通過軸承和箱體1轉動連接,推板72的外側通過調節桿71和箱體1滑動連接,推板72的內側和滑塊51滑動連接。
[0026]更具體的,推板72的一端設有螺紋套73,調節桿71設有梯形螺紋,螺紋套73和梯形螺紋進行螺紋連接,能夠帶動推板72進行移動的同時具備一定的自鎖功能,推板72的另一端設有限位塊74,限位塊74和箱體1的限位孔12滑動連接,保持推板72滑動調節過程中不會出現偏移。
[0027]現對本技術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0028]本技術中,在進行油饃頭發面輸送到打面工序,先將帶狀的油饃頭發面穿過托輥3和打面輥5的中間位置,當裝置開始進行打面工作時,啟動電源,電機2在帶動托輥3進行轉動送料的同時通過皮帶輪機構6帶動打面輥5進行轉動打面動作,考慮到油饃頭發面在后續分料以及油炸的需求,根據油饃頭發面的實際情況對打面輥5以及托輥3之間的間隙進行調節,具體的調節方式:轉動調節桿71,使得調節桿71通過螺紋套73帶動推板72進行移動,此時推板72遠離螺紋套73的一端通過限位塊74和箱體1的限位孔12進行滑動,推板72的內側帶動滑塊51和箱體1的導軌進行滑動,進而調整打面輥5和托輥3之間的間隙,實現不同厚度油饃頭發面的打面、出面工作,配合后續油饃頭的分料、油炸工序,提高油饃頭整體的加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油饃頭輸送打面裝置,包括箱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通過電機(2)轉動連接有托輥(3),所述箱體(1)靠近托輥(3)的底部設有輸送帶(4),所述箱體(1)靠近托輥(3)的頂部滑動連接有打面輥(5),所述打面輥(5)通過皮帶輪機構(6)和托輥(3)傳動連接,所述打面輥(5)通過調節機構(7)和托輥(3)活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饃頭輸送打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帶輪機構(6)包括同步帶(61)和兩組傳動輪(62),其中一組所述傳動輪(62)和托輥(3)同軸固定連接,另一組所述傳動輪(62)和打面輥(5)同軸固定連接,所述同步帶(61)套設在兩組傳動輪(62)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油饃頭輸送打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輥(3)同軸固定連接的傳動輪(62)直徑尺寸大于打面輥(5)同軸固定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言順,彭劍敏,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維斯達食品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