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震SF雙層儲油罐,包括支撐架與罐體,所述支撐架上設有兩個與罐體配合的穩定環,兩個所述穩定環內均設有固定板與活動板,所述穩定環內設有活動腔,所述活動板通過活動機構與活動腔配合,所述罐體兩端均設有限位板,所述支撐架上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轉動槽,兩個所述轉動槽內均通過轉動電機設有螺桿,所述螺桿外壁通過限位機構設有螺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活動板、活動機構、穩定板、穩定機構、擠壓腔與連接通道等,能借助上述組件實現活動板與支撐板的便捷活動,從而實現了罐體的便捷固定以及解除固定,保證了裝置整體使用的便利性,同時避免使用螺栓組件,避免發生生銹腐蝕等情況。生生銹腐蝕等情況。生生銹腐蝕等情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防震SF雙層儲油罐
[0001]本技術涉及儲油罐
,尤其涉及一種防震SF雙層儲油罐。
技術介紹
[0002]SF雙層油罐全稱"鋼制強化塑料制雙層油罐",最早發源于美國,在1993年由日本玉田工業株式會社引進日本,并且加以改良。同年日本市場定義了"鋼制強化塑料制雙層油罐"產品,制定國相關標準,并逐漸推廣使用。
[0003]SF雙層儲油罐在日常儲油使用的時候需要配合防震組件保證其穩定性,在現有技術中,該防震組件存在的問題是:其起到關鍵作用的防震組件與支撐組件之間多借助螺栓固定式連接,螺栓連接的方式雖然具備拆裝便捷的優點,從而方便罐體相對于防震組件進行便捷拆裝,但是螺栓存在易生銹腐蝕的情況,一旦其發生生銹腐蝕的情況會導致滑絲等現象,從而使罐體的拆裝不再便捷。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防震SF雙層儲油罐。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防震SF雙層儲油罐,包括支撐架與罐體,所述支撐架上設有兩個與罐體配合的穩定環,兩個所述穩定環內均設有固定板與活動板,所述穩定環內設有活動腔,所述活動板通過活動機構與活動腔配合,所述罐體兩端均設有限位板,所述支撐架上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轉動槽,兩個所述轉動槽內均通過轉動電機設有螺桿,所述螺桿外壁通過限位機構設有螺母,所述螺母通過銜接桿與限位板連接,所述支撐架上還設有兩塊穩定板,所述支撐架內部設有兩個與穩定板對應的穩定腔,兩塊所述穩定板均通過穩定機構與穩定腔配合,所述支撐架內部還設有兩個與兩個穩定腔配合的擠壓腔,兩個所述擠壓腔均通過連接通道與活動腔以及穩定腔連通,兩個所述擠壓腔內均通過復位彈簧密封滑動設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通過配合機構與銜接桿對應。
[0007]優選地,所述活動機構包括與活動板底壁固定連接的活動桿,所述活動桿通過活動彈簧與活動腔內底壁彈性連接。
[0008]優選地,所述限位機構包括設置在轉動槽內的限位桿,所述限位桿滑動貫穿螺母。
[0009]優選地,所述穩定機構包括與穩定板底壁固定連接的穩定桿,所述穩定桿通過穩定彈簧與穩定腔內底壁彈性連接。
[0010]優選地,所述配合機構包括與密封板外壁固定連接的推桿,所述推桿靠近銜接桿的端部固定設有與銜接桿對應的推板。
[0011]優選地,所述固定板、活動板與穩定板均為弧形,所述固定板、活動板與穩定板與罐體接觸的面均設有橡膠墊。
[0012]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3]1、通過設置活動板、活動機構、穩定板、穩定機構、擠壓腔與連接通道等,能借助上述組件實現活動板與支撐板的便捷活動,從而實現了罐體的便捷固定以及解除固定,保證了裝置整體使用的便利性,同時避免使用螺栓組件,避免發生生銹腐蝕等情況。
[0014]2、通過設置螺桿、銜接桿、推板與推桿等組件,能配合限位板實現罐體兩端的阻擋限位,配合螺桿組件同步實現密封板的擠壓活動,從而實現活動板與穩定板的上頂固定罐體以及下降解除固定操作,保證整體的聯動性。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防震SF雙層儲油罐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活動機構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穩定機構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擠壓腔分布示意圖。
[0020]圖中:1支撐架、2罐體、3穩定環、4固定板、5限位板、6轉動槽、7螺桿、8銜接桿、9推桿、10活動板、11活動桿、12活動腔、13活動彈簧、14穩定板、15穩定腔、16穩定桿、17穩定彈簧、18擠壓腔、19連接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2]參照圖1
?
5,一種防震SF雙層儲油罐,包括支撐架1與罐體2,支撐架1上設有兩個與罐體2配合的穩定環3,兩個穩定環3內均設有固定板4與活動板10,穩定環3內設有活動腔12,活動板10通過活動機構與活動腔12配合,活動機構包括與活動板10底壁固定連接的活動桿11,活動桿11通過活動彈簧13與活動腔12內底壁彈性連接,活動彈簧13能在密封板不再擠壓擠壓腔18的時候通過活動桿11帶動活動板10下降,其中活動板10呈T形。
[0023]罐體2兩端均設有限位板5,支撐架1上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轉動槽6,兩個轉動槽6內均通過轉動電機設有螺桿7,螺桿7外壁通過限位機構設有螺母,限位機構包括設置在轉動槽6內的限位桿,限位桿滑動貫穿螺母,限位桿能限制螺母,避免其跟隨螺桿7一起轉動。
[0024]螺母通過銜接桿8與限位板5連接,支撐架1上還設有兩塊穩定板14,支撐架1內部設有兩個與穩定板14對應的穩定腔15,兩塊穩定板14均通過穩定機構與穩定腔15配合,穩定機構包括與穩定板14底壁固定連接的穩定桿16,穩定桿16通過穩定彈簧17與穩定腔15內底壁彈性連接,與上述活動機構原理相同。
[0025]支撐架1內部還設有兩個與兩個穩定腔15配合的擠壓腔18,兩個擠壓腔18均通過連接通道19與活動腔12以及穩定腔15連通,兩個擠壓腔18上下交錯設計,合理分配支撐架1內部空間。
[0026]兩個擠壓腔18內均通過復位彈簧密封滑動設有密封板,密封板通過配合機構與銜接桿8對應,配合機構包括與密封板外壁固定連接的推桿9,推桿9靠近銜接桿8的端部固定設有與銜接桿8對應的推板,銜接桿8移動的時候,配合推板、推桿9實現密封板處于擠壓腔
18內的移動。
[0027]固定板4、活動板10與穩定板14均為弧形,固定板4、活動板10與穩定板14與罐體2接觸的面均設有橡膠墊,上述形狀復合罐體2外形,橡膠墊起到防護保護作用。
[0028]本技術使用時,罐體2穿過兩個穩定環3,其兩端借助固定板4與活動板10實現支撐穩定,其兩端依靠限位板5實現限位,中間段依靠兩塊穩定板14進行支撐穩定,整體狀態如圖1
?
2所示,該狀態下罐體2具有一定的放置穩定性,能防止震動對其造成翻滾、移動等損傷;
[0029]對罐體2進行拆卸的時候的操作步驟為:轉動電機帶動螺桿7轉動,螺桿7轉動的時候其外壁的螺母可以配合銜接桿8帶動限位板5移動,限位板5移動解除對罐體2兩端的限位,在螺母帶動銜接桿8移動的時候,銜接桿8漸漸失去對推板的擠壓,此時復位彈簧會帶動密封板移動并靠近銜接桿8,此時活動腔12與穩定腔15內的氣體不再受擠壓,此時在活動彈簧13與穩定彈簧17提供的彈性勢能作用下,活動桿11與穩定桿16會帶動活動板10與穩定板14活動,不再上頂以及支撐罐體2,此時罐體2橫移即可不再與上述組件連接,實現其拆卸功能,其中,圖中穩定環3僅為結構示意圖,其具體大小需要考慮罐體2上的人孔井大小進行設置,保證其橫移能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震SF雙層儲油罐,包括支撐架(1)與罐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1)上設有兩個與罐體(2)配合的穩定環(3),兩個所述穩定環(3)內均設有固定板(4)與活動板(10),所述穩定環(3)內設有活動腔(12),所述活動板(10)通過活動機構與活動腔(12)配合,所述罐體(2)兩端均設有限位板(5),所述支撐架(1)上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轉動槽(6),兩個所述轉動槽(6)內均通過轉動電機設有螺桿(7),所述螺桿(7)外壁通過限位機構設有螺母,所述螺母通過銜接桿(8)與限位板(5)連接,所述支撐架(1)上還設有兩塊穩定板(14),所述支撐架(1)內部設有兩個與穩定板(14)對應的穩定腔(15),兩塊所述穩定板(14)均通過穩定機構與穩定腔(15)配合,所述支撐架(1)內部還設有兩個與兩個穩定腔(15)配合的擠壓腔(18),兩個所述擠壓腔(18)均通過連接通道(19)與活動腔(12)以及穩定腔(15)連通,兩個所述擠壓腔(18)內均通過復位彈簧密封滑動設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通過配合機構與銜接桿(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長山,
申請(專利權)人:濟寧眾邦金屬結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