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結構,包括基坑、豎直條形護板、傾斜支撐板、條形限位壓板、定位軸、限位轉板、固定板、限位壓板側板、定位插桿,所述豎直條形護板側面與基坑側面相貼合,多個豎直條形護板在基坑側面均勻分布,相鄰的豎直條形護板相貼合,條形限位壓板側面與豎直條形護板相貼合,傾斜支撐板上部具有傾斜支撐板上板,傾斜支撐板上板側面與豎直條形護板相貼合,傾斜支撐板上板上表面與條形限位壓板相貼合,一組傾斜支撐板在條形限位壓板下部分布,限位轉板側面與條形限位壓板相貼合,限位轉板側面與傾斜支撐板上板相貼合。位轉板側面與傾斜支撐板上板相貼合。位轉板側面與傾斜支撐板上板相貼合。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結構
[0001]本技術涉及建筑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結構。
技術介紹
[0002]現(xiàn)有專利(公告號:CN110004938A)提出了一種基坑側壁結構加固支護裝置,用于為了解決現(xiàn)有基坑支護裝置未考慮基坑側壁內的預應力管樁對基坑側壁變形影響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通過在基坑側壁內設置注漿孔,并在注漿孔內投放入土釘并灌注水泥漿形成一體結構,然后通過鋼絞線與本身在基坑側壁內的預應力管樁連接達到共同受力的目的,不僅能夠提高抗剪能力,同時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基坑側壁采用普通的噴錨支護,還能夠達到降低錨桿施工工作量的目的,從而降低基坑側壁支護的成本。然而此裝置這種將基坑內壁注漿并打入錨桿的這種結構,在后期支護拆卸時很不方便,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3]本技術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此裝置對基坑防護的同時不會對基坑的側壁造成破壞,對于后期支護結構的拆卸也較為方便的一種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結構。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0005]一種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結構,包括基坑、豎直條形護板、傾斜支撐板、條形限位壓板、定位軸、限位轉板、固定板、限位壓板側板、定位插桿,所述豎直條形護板側面與基坑側面相貼合,多個豎直條形護板在基坑側面均勻分布,相鄰的豎直條形護板相貼合,條形限位壓板側面與豎直條形護板相貼合,傾斜支撐板上部具有傾斜支撐板上板,傾斜支撐板上板側面與豎直條形護板相貼合,傾斜支撐板上板上表面與條形限位壓板相貼合,一組傾斜支撐板在條形限位壓板下部分布,限位轉板側面與條形限位壓板相貼合,限位轉板側面與傾斜支撐板上板相貼合。
[0006]所述限位轉板具有定位軸孔,定位軸與定位軸孔相適應,定位軸穿過定位軸孔連接豎直條形護板,定位軸在定位軸孔內轉動,傾斜支撐板下部具有傾斜支撐板下板,傾斜支撐板下板下表面與基坑底面相貼合,矩形限位框板外側面與豎直條形護板相貼合。
[0007]所述矩形限位框板具有多個固定板,固定板具有限位壓板側板插槽,限位壓板左側具有限位壓板側板,限位壓板側板與限位壓板側板插槽相適應,限位壓板側板插入限位壓板側板插槽,限位壓板側板側面與矩形限位框板相貼合,限位壓板上表面與固定板相貼合。
[0008]所述限位壓板右側下表面與傾斜支撐板下板相貼合,限位壓板右側具有上定位孔,傾斜支撐板下板具有下定位孔,上定位孔與下定位孔上下對應,定位插桿與上定位孔、下定位孔相適應,定位插桿依次穿過上定位孔、下定位孔,定位插桿下表面與基坑底面相貼合。
[0009]有益效果:
[0010]1、本技術豎直條形護板側面與基坑相貼合,多個豎直條形護板依次排列相連貼合在基坑側壁上對基坑側壁進行防護,在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中防止基坑側壁上的土石的滾落,條形限位壓板側面與豎直條形護板相貼合,條形限位壓板對基坑一側側面上的多個豎直條形護板進行限位,使多個豎直條形護板保證側面的平整對齊,矩形限位框板置于基坑底部對基坑內側的豎直條形護板施加向外的壓力,將豎直條形護板下部壓緊在基坑內部,在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中防止基坑底部的壓力較大,在壓力下使豎直條形護板下部發(fā)生傾斜及變形,限位壓板側板插入限位壓板側板插槽,使限位壓板左側與矩形限位框板相連,限位壓板下表面與傾斜支撐板下板相貼合,限位壓板以固定板為支撐對傾斜支撐板下板施加向下的壓力,將傾斜支撐板下板壓緊在基坑底面,定位插桿依次穿過上定位孔、下定位孔,使傾斜支撐板下板在基坑底面的位置固定,在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中防止在傾斜支撐板受到壓力時傾斜支撐板下板在基坑底面向外滑動。
[0011]2、本技術傾斜支撐板上板上表面與條形限位壓板相貼合,傾斜支撐板上部對條形限位壓板支撐,使條形限位壓板在豎直條形護板上的施力位置固定,在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中防止向下滑動,定位軸穿過定位軸孔連接豎直條形護板,轉動限位轉板,使限位轉板內側面與條形限位壓板、傾斜支撐板上板相貼合,通過限位轉板對條形限位壓板限位,使條形限位壓板對多個豎直條形護板限位,在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中防止多個豎直條形護板松動導致前后錯位,通過限位轉板將傾斜支撐板上板壓緊在豎直條形護板上,傾斜支撐板上部對豎直條形護板上部進行傾斜的支撐,在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中防止豎直條形護板上部在基坑的壓力下向內傾斜崩塌,通過條形限位壓板與矩形限位框板的配合對豎直條形護板進行限位固定,將豎直條形護板固定在基坑側壁上,在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中防止豎直條形護板傾斜松動,保證了豎直條形護板對基坑的防護效果,此裝置對基坑防護的同時不會對基坑的側壁造成破壞,對于后期支護結構的拆卸也較為方便。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結構主視剖視圖。
[0013]圖2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結構俯視圖。
[0014]圖3為本技術所述的傾斜支撐板、限位轉板俯視圖。
[0015]圖4為本技術所述的傾斜支撐板、限位轉板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根據(jù)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7]實施例1:
[0018]一種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結構,包括基坑01、豎直條形護板02、傾斜支撐板03、條形限位壓板04、定位軸05、限位轉板06、固定板08、限位壓板側板10、定位插桿15,所述豎直條形護板02側面與基坑01側面相貼合,多個豎直條形護板02在基坑01側面均勻分布,相鄰的豎直條形護板02相貼合,多個豎直條形護板02依次排列相連貼合在基坑01側壁上對基坑01側壁進行防護,在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中防止基坑01側壁上的土石的滾落,條形限位壓板04側面與豎直條形護板02相貼合,條形限位壓板04對基坑01一側側面上的多個豎直條形護板02進行限位,使多個豎直條形護板02保證側面的平整對齊,傾斜支撐板03上部具
有傾斜支撐板上板19,傾斜支撐板上板19側面與豎直條形護板02相貼合,傾斜支撐板上板19上表面與條形限位壓板04相貼合,傾斜支撐板03上部對條形限位壓板04支撐,使條形限位壓板04在豎直條形護板02上的施力位置固定,在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中防止向下滑動,一組傾斜支撐板03在條形限位壓板04下部分布,限位轉板06側面與條形限位壓板04相貼合,限位轉板06側面與傾斜支撐板上板19相貼合。
[0019]實施例2:
[0020]本技術所述限位轉板06具有定位軸孔16,定位軸05與定位軸孔16相適應,定位軸05穿過定位軸孔16連接豎直條形護板02,定位軸05在定位軸孔16內轉動,轉動限位轉板06,使限位轉板06內側面與條形限位壓板04、傾斜支撐板上板19相貼合,通過限位轉板06對條形限位壓板04限位,使條形限位壓板04對多個豎直條形護板02限位,在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中防止多個豎直條形護板02松動導致前后錯位,傾斜支撐板03下部具有傾斜支撐板下板11,傾斜支撐板下板11下表面與基坑01底面相貼合,矩形限位框板0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結構,其特征是:包括基坑(01)、豎直條形護板(02)、傾斜支撐板(03)、條形限位壓板(04)、定位軸(05)、限位轉板(06)、固定板(08)、限位壓板側板(10)、定位插桿(15),所述豎直條形護板(02)側面與基坑(01)側面相貼合,多個豎直條形護板(02)在基坑(01)側面均勻分布,相鄰的豎直條形護板(02)相貼合,條形限位壓板(04)側面與豎直條形護板(02)相貼合,傾斜支撐板(03)上部具有傾斜支撐板上板(19),傾斜支撐板上板(19)側面與豎直條形護板(02)相貼合,傾斜支撐板上板(19)上表面與條形限位壓板(04)相貼合,一組傾斜支撐板(03)在條形限位壓板(04)下部分布,限位轉板(06)側面與條形限位壓板(04)相貼合,限位轉板(06)側面與傾斜支撐板上板(19)相貼合。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基坑側壁支護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限位轉板(06)具有定位軸孔(16),定位軸(05)與定位軸孔(16)相適應,定位軸(05)穿過定位軸孔(16)連接豎直條形護板(02),定位軸(05)在定位軸孔(16)內轉動,傾斜支撐板(03)下部具有傾斜支撐板下板(1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吳浩,
申請(專利權)人:吳浩,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