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運料機構,包括臺架以及設于臺架上的進料組件,進料組件包括固定在臺架頂部的托架、傾斜固定在托架頂部并左低右高設置的U型進料滑板、若干個橫向固定在托架左側的撐管、橫向固定在若干個撐管上側外壁之間的托板、兩個固定在托板頂部并前后對稱設置的托塊、固定在托板頂部并位于兩個托塊后側的定位氣缸、固定在定位氣缸伸縮端上的壓塊、豎直固定在前方的一個托塊的前側外壁上的擋板、傾斜固定在托架頂部并左低右高的設于U型進料滑板右側的儲料盒、固定在托架上的提升氣缸、以及固定在提升氣缸的伸縮端上并介于U型進料滑板與儲料盒之間的提升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運料機構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運料機構。
技術介紹
[0002]機械加工是指通過一種機械設備對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進行改變的過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別可分為切削加工和壓力加工;軸類零件在完成初步切料的加工后,還需要經過多道切削加工才能制作出成品;隨著自動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的機械加工設備基本上都能實現自動加工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但是現有機械加工設備的進料和出料仍舊需要借助人工手動完成,也即機械加工設備只負責工件的加工,不負責工件的進料和出料,因此加工效率還是由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無法進一步提高,而且每臺設備均至少配備一名專職人員才能保證連續加工,所以人工成本也較高,有待于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突破了人工上下料的限制以進一步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能在保證連續加工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人工成本的運料機構。
[0004]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臺架以及設于臺架上的進料組件,所述進料組件包括固定在臺架頂部的托架、傾斜固定在托架頂部并左低右高設置的U型進料滑板、若干個橫向固定在托架左側的撐管、橫向固定在若干個撐管上側外壁之間的托板、兩個固定在托板頂部并前后對稱設置的托塊、固定在托板頂部并位于兩個托塊后側的定位氣缸、固定在定位氣缸伸縮端上的壓塊、豎直固定在前方的一個托塊的前側外壁上的擋板、傾斜固定在托架頂部并左低右高的設于U型進料滑板右側的儲料盒、固定在托架上的提升氣缸、以及固定在提升氣缸的伸縮端上并介于U型進料滑板與儲料盒之間的提升塊;所述提升氣缸的伸縮端豎直向上設置,所述定位氣缸的伸縮端橫向向前設置,所述儲料盒的左端開口處底部邊緣低于U型進料滑板的右端開口處底部邊緣,所述托架的右側還固定有背板,所述提升塊的左側外壁上還固定有若干個連接板,每個所述連接板的左側外壁上還均固定有兩個前后對稱設置的滑塊,對應地,所述背板的右側外壁上還固定有兩個豎直設置的導軌,前側的每個所述滑塊均套設連接在前側的一個導軌上,后側的每個所述滑塊均套設連接在后側的一個導軌上;所述提升塊的頂部還固定有若干個傾斜設置的提升板,每個所述提升板均左低右高設置;每個所述提升板的左側邊緣與背板的右側外壁以及U型進料滑板的右側開口處底部邊緣均相互配合。
[0005]優選地,所述臺架上還設有出料組件,所述出料組件包括傾斜固定在臺架頂部并位于托架后方且左高右低設置的U型出料滑板以及置于臺架頂部并位于U型出料滑板右側的接料箱,所述U型出料滑板的右端開口處設于接料箱的頂部開口處上方。
[0006]優選地,每個所述托塊的頂部均開設有一個V型槽,所述V型槽的位置與壓塊的位置相互配合。
[0007]優選地,所述U型進料滑板的右端開口處左右兩側邊緣均向外形成有一個相互對稱設置的導向板。
[0008]優選地,所述臺架的頂部還固定有第一斜撐架,所述第一斜撐架的頂部還固定有兩個傾斜設置并分別左低右高分布的第一U型托塊,所述U型進料滑板的底部傾斜固定在兩個第一U型托塊上并可沿兩個第一U型托塊的傾斜方向調節固定位置。
[0009]優選地,所述臺架的頂部還固定有第二斜撐架,所述第二斜撐架的頂部還固定有兩個傾斜設置并分別左高右低分布的第二U型托塊,所述U型出料滑板的底部傾斜固定在兩個第二U型托塊上并可沿兩個第二U型托塊的傾斜方向調節固定位置。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本技術既借助進料組件能將軸桿坯料自動送入到機械加工設備中,又能借助出料組件自動將完成加工的軸桿成品從機械加工設備中導出并收集在接料箱中,進而突破了人工上下料的限制以進一步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能在保證連續加工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技術的右前側結構圖;
[0012]圖2為本技術的左后側結構圖;
[0013]圖3為本技術的儲料盒的內部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除非另外定義,本技術使用的技術術語或者科學術語應當為本技術所屬領域內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義。本技術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并不表示任何順序、數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分不同的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類似的詞語意指出現該詞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蓋出現在該詞后面列舉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連接”或者“相連”等類似的詞語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機械的連接,而是可以包括電性的連接,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上”、“下”、“左”、“右”等僅用于表示相對位置關系,當被描述對象的絕對位置改變后,則該相對位置關系也可能相應地改變。
[0015]為了保持本技術實施例的以下說明清楚且簡明,本技術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詳細說明。
[0016]如圖1~3所示,一種運料機構,包括臺架1以及設于臺架1上的進料組件2,進料組件2包括固定在臺架1頂部的托架21、傾斜固定在托架21頂部并左低右高設置的U型進料滑板22、若干個橫向固定在托架21左側的撐管25、橫向固定在若干個撐管25上側外壁之間的托板26、兩個固定在托板26頂部并前后對稱設置的托塊27、固定在托板26頂部并位于兩個托塊27后側的定位氣缸28、固定在定位氣缸28伸縮端上的壓塊29、豎直固定在前方的一個托塊27的前側外壁上的擋板210、傾斜固定在托架21頂部并左低右高的設于U型進料滑板22右側的儲料盒211、固定在托架21上的提升氣缸23、以及固定在提升氣缸23的伸縮端上并介于U型進料滑板22與儲料盒211之間的提升塊24;提升氣缸23的伸縮端豎直向上設置,定位氣缸28的伸縮端橫向向前設置,儲料盒211的左端開口處底部邊緣低于U型進料滑板22的右端開口處底部邊緣,托架21的右側還固定有背板215,提升塊24的左側外壁上還固定有若干
個連接板212,每個連接板212的左側外壁上還均固定有兩個前后對稱設置的滑塊214,對應地,背板215的右側外壁上還固定有兩個豎直設置的導軌213,前側的每個滑塊214均套設連接在前側的一個導軌213上,后側的每個滑塊214均套設連接在后側的一個導軌213上;提升塊24的頂部還固定有若干個傾斜設置的提升板25,每個提升板25均左低右高設置;每個提升板25的左側邊緣與背板215的右側外壁以及U型進料滑板22的右側開口處底部邊緣均相互配合。
[0017]臺架1上還設有出料組件3,出料組件3包括傾斜固定在臺架1頂部并位于托架21后方且左高右低設置的U型出料滑板31以及置于臺架1頂部并位于U型出料滑板31右側的接料箱32,U型出料滑板31的右端開口處設于接料箱32的頂部開口處上方。
[0018]每個托塊27的頂部均開設有一個V型槽271,V型槽271的位置與壓塊29的位置相互配合。
[0019]U型進料滑板22的右端開口處左右兩側邊緣均向外形成有一個相互對稱設置的導向板221。
[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運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臺架以及設于臺架上的進料組件,所述進料組件包括固定在臺架頂部的托架、傾斜固定在托架頂部并左低右高設置的U型進料滑板、若干個橫向固定在托架左側的撐管、橫向固定在若干個撐管上側外壁之間的托板、兩個固定在托板頂部并前后對稱設置的托塊、固定在托板頂部并位于兩個托塊后側的定位氣缸、固定在定位氣缸伸縮端上的壓塊、豎直固定在前方的一個托塊的前側外壁上的擋板、傾斜固定在托架頂部并左低右高的設于U型進料滑板右側的儲料盒、固定在托架上的提升氣缸、以及固定在提升氣缸的伸縮端上并介于U型進料滑板與儲料盒之間的提升塊;所述提升氣缸的伸縮端豎直向上設置,所述定位氣缸的伸縮端橫向向前設置,所述儲料盒的左端開口處底部邊緣低于U型進料滑板的右端開口處底部邊緣,所述托架的右側還固定有背板,所述提升塊的左側外壁上還固定有若干個連接板,每個所述連接板的左側外壁上還均固定有兩個前后對稱設置的滑塊,對應地,所述背板的右側外壁上還固定有兩個豎直設置的導軌,前側的每個所述滑塊均套設連接在前側的一個導軌上,后側的每個所述滑塊均套設連接在后側的一個導軌上;所述提升塊的頂部還固定有若干個傾斜設置的提升板,每個所述提升板均左低右高設置;每個所述提升板的左側邊緣與背板的右側外壁以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曉輝,葛久寧,王揚揚,
申請(專利權)人:山中合金寧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