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雪橇式灌流泵,包括兩端分別開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灌流泵本體,所述灌流泵本體開設有進水口的一端內壁上可拆卸安裝有阻隔組件,且灌流泵本體內朝向進水口的一端居中可旋轉安裝有葉輪,所述阻隔組件包括內部居中設置有圓板的環形架,所述環形架與灌流泵本體的內壁可拆卸連接,且環形架與圓板之間焊接固定有阻隔網,所述葉輪朝向進水口的一側居中構造有轉軸,所述轉軸遠離葉輪的一端延伸穿出圓板,所述轉軸延伸穿出圓板的一端構造連接有圓塊,所述圓塊的外緣面上對稱構造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側粘接固定有抵接阻隔網表面并用于將其表面雜物刷落的刮刷,該雪橇式灌流泵,結構合理,有利于對雜物進行阻隔,實用性強。性強。性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雪橇式灌流泵
[0001]本技術屬于灌流泵
,具體涉及一種雪橇式灌流泵。
技術介紹
[0002]貫流泵是臥式軸流泵的一種。由電動機、減速裝置和水泵組成一整體,裝設在水下堤壩內部的機坑內,其進出水流道位于一條直線上,近似直圓筒形,水力損失少,提水效率高,且結構緊湊,安裝、檢修方便,泵站工程簡單。圬工泵是一種低揚程軸流泵,除葉輪及其外圍的泵殼用金屬材料制成以外,進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均采用磚石或混凝土結構,其揚程在2米以下,流量大、結構簡單、造價低、效率高。適用于低洼地區的排澇和灌溉。
[0003]灌流泵包括進水口和出水口,通過葉輪的旋轉實現水流的輸送,可是傳統的灌流泵未設置有對水流中雜物進行阻隔的結構,在使用過程中,水流帶動雜物自進水口流入,雜物容易糾纏在葉輪之上,甚至是對進水口造成堵塞,進而影響葉輪的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雪橇式灌流泵,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為:
[0006]一種雪橇式灌流泵,包括兩端分別開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灌流泵本體;
[0007]所述灌流泵本體開設有進水口的一端內壁上可拆卸安裝有阻隔組件,且灌流泵本體內朝向進水口的一端居中可旋轉安裝有葉輪,所述阻隔組件包括內部居中設置有圓板的環形架,所述環形架與灌流泵本體的內壁可拆卸連接,且環形架與圓板之間焊接固定有阻隔網。
[0008]進一步地,所述葉輪朝向進水口的一側居中構造有轉軸,所述轉軸遠離葉輪的一端延伸穿出圓板。
[0009]進一步地,所述轉軸延伸穿出圓板的一端構造連接有圓塊,所述圓塊的外緣面上對稱構造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側粘接固定有抵接阻隔網表面并用于將其表面雜物刷落的刮刷。
[0010]進一步地,所述灌流泵本體的兩端外緣面上均構造有法蘭板,且灌流泵本體的外緣面上居中對稱構造有環形板,所述法蘭板和環形板內分別呈環形陣列開設有安裝孔一和安裝孔二。
[0011]進一步地,所述灌流泵本體的兩側底部均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構造有一端焊接固定于灌流泵本體和環形板并用于對灌流泵本體提供支撐的支撐架,且固定板的上端面螺紋配合安裝有固定螺栓。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得益于灌流泵本體、環形架、圓板以及阻隔網的設置,通過于灌流泵本體進水口的內壁上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阻隔組件,從而可通過阻隔網對水流帶動的雜物進行阻隔,降低雜物糾纏造成進水口堵塞的情況出
現;
[0013]得益于灌流泵本體、葉輪、環形架、圓板、阻隔網、轉軸、圓塊、刮板以及刮刷的設置,在葉輪旋轉的過程中,可帶動轉軸和圓塊轉動,從而使得刮板帶動刮刷旋轉,通過刮刷可將堵塞于阻隔網上的雜物進行疏通,從而避免阻隔網堵塞造成進水困難的情況,同時實現阻隔網的自清潔,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技術阻隔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技術圖2中A處結構的放大示意圖。
[0017]圖中:1、灌流泵本體;2、法蘭板;3、安裝孔一;4、環形板;5、安裝孔二;6、固定板;7、支撐架;8、固定螺栓;9、葉輪;10、阻隔組件;1001、環形架;1002、圓板;1003、阻隔網;1004、轉軸;1005、圓塊;1006、刮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
[0019]如圖1
?
圖3所示,該雪橇式灌流泵,包括兩端分別開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灌流泵本體1,灌流泵本體1開設有進水口的一端內壁上可拆卸安裝有阻隔組件10,且灌流泵本體1內朝向進水口的一端居中可旋轉安裝有葉輪9,阻隔組件10包括內部居中設置有圓板1002的環形架1001,環形架1001與灌流泵本體1的內壁可拆卸連接,具體實施時,環形架1001與灌流泵本體1的內壁可拆卸連接的方式可選用螺栓連接或是粘接連接等,且環形架1001與圓板1002之間焊接固定有阻隔網1003,得益于灌流泵本體1、環形架1001、圓板1002以及阻隔網1003的設置,通過于灌流泵本體1進水口的內壁上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阻隔組件10,從而可通過阻隔網1003對水流帶動的雜物進行阻隔,降低雜物糾纏造成進水口堵塞的情況出現。
[0020]如圖2和圖3所示,葉輪9朝向進水口的一側居中構造有轉軸1004,轉軸1004遠離葉輪9的一端延伸穿出圓板1002,轉軸1004延伸穿出圓板1002的一端構造連接有圓塊1005,圓塊1005的外緣面上對稱構造有刮板1006,刮板1006的一側粘接固定有抵接阻隔網1003表面并用于將其表面雜物刷落的刮刷,得益于灌流泵本體1、葉輪9、環形架1001、圓板1002、阻隔網1003、轉軸1004、圓塊1005、刮板1006以及刮刷的設置,在葉輪9旋轉的過程中,可帶動轉軸1004和圓塊1005轉動,從而使得刮板1006帶動刮刷旋轉,通過刮刷可將堵塞于阻隔網1003上的雜物進行疏通,從而避免阻隔網1003堵塞造成進水困難的情況,同時實現阻隔網1003的自清潔,實用性強。
[0021]如圖1所示,灌流泵本體1的兩端外緣面上均構造有法蘭板2,且灌流泵本體1的外緣面上居中對稱構造有環形板4,法蘭板2和環形板4內分別呈環形陣列開設有安裝孔一3和安裝孔二5,灌流泵本體1的兩側底部均設置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上端面構造有一端焊接固定于灌流泵本體1和環形板4并用于對灌流泵本體1提供支撐的支撐架7,且固定板6的上端面螺紋配合安裝有固定螺栓8。
[0022]工作原理:該雪橇式灌流泵,使用時,通過固定螺栓8可將灌流泵本體1安裝于事先選定的安裝位置上,并通過支撐架7為灌流泵本體1提供穩定支撐,通過于灌流泵本體1進水口的內壁上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阻隔組件10,從而可通過阻隔網1003對水流帶動的雜物進行阻隔,在葉輪9旋轉的過程中,可帶動轉軸1004和圓塊1005轉動,從而使得刮板1006帶動刮刷旋轉,通過刮刷可將堵塞于阻隔網1003上的雜物進行疏通,該雪橇式灌流泵,結構合理,有利于對雜物進行阻隔,實用性強。
[0023]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雪橇式灌流泵,包括兩端分別開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灌流泵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流泵本體(1)開設有進水口的一端內壁上可拆卸安裝有阻隔組件(10),且灌流泵本體(1)內朝向進水口的一端居中可旋轉安裝有葉輪(9),所述阻隔組件(10)包括內部居中設置有圓板(1002)的環形架(1001),所述環形架(1001)與灌流泵本體(1)的內壁可拆卸連接,且環形架(1001)與圓板(1002)之間焊接固定有阻隔網(100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雪橇式灌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9)朝向進水口的一側居中構造有轉軸(1004),所述轉軸(1004)遠離葉輪(9)的一端延伸穿出圓板(100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雪橇式灌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1004)延伸穿出圓板(1002)的一端構造...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鳳鑫,劉晶,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明奧泵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