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液壓油缸的密封性能試驗臺,其包括機架、油缸試驗位、測試油路、安裝面板、壓力表、電控面板以及人機界面;將待測試液壓油缸放置在機架上,測試油路與待測試液壓油缸相連通,保持一定的測試時間并觀察壓力表的數值,在達到設定的檢測時間后,如果檢測到壓力表的數值在設定的范圍內,則判斷該檢測液壓油缸為合格產品,否則為不合格產品;通過采用自動化檢測,降低檢測時出現的人為誤差,可以提高產品出廠合格率,同時降低工人勞動強度。人勞動強度。人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液壓油缸的密封性能試驗臺
[0001]本技術涉及液壓油缸測試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液壓油缸的密封性能試驗臺。
技術介紹
[0002]現有的液壓油缸性能測試由人員進行手動操作及目視檢查,容易產生視覺疲勞或疏漏,造成產品不合規范,導致客戶在后期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發生質量問題。雖然可以通過加強人員職業素質進行避免,但是同樣造成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增加,企業運營受困。因此,有鑒于此,對于提供一種可代替人工對液壓油缸密封性進行自動檢測的技術手段就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0003]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液壓油缸的密封性能試驗臺,旨在實現降低人員勞動強度,可準確判斷檢測液壓油缸是否合格產品。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用于液壓油缸的密封性能試驗臺,所述試驗臺包括機架、油缸試驗位、測試油路、安裝面板以及人機界面,所述油缸試驗位設置在所述機架的臺面上,所述測試油路布置在所述機架內部,所述安裝面板豎直設置在所述機架的后側一端,所述壓力表安裝在所述安裝面板上,所述壓力表與所述測試油路相連,所述人機界面安裝在所述安裝面板上。
[0006]進一步的,所述測試油路包括液壓油缸、電機泵組、電磁換向閥、一對液壓鎖、進油測試管路以及回油測試管路,所述進油測試管路的一端與所述液壓油缸相連,所述進油測試管路的另一端用于與待測試液壓油缸的進油口相連,所述回油測試管路的一端與所述液壓油缸相連,所述回油測試管路的另一端由于與待測試液壓油缸的出油口相連,所述電機泵組安裝在所述進油測試管路上,一對所述液壓鎖分別安裝在所述進油測試管路和回油測試管路的另一端處,所述進油測試管路和回油測試管路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電磁換向閥相連,用于通過所述電磁換向閥進行換向。
[0007]進一步的,所述測試油路還包括調壓閥和調速閥,所述調壓閥和調速閥依次串聯安裝在位于所述進油測試管路上所述電機泵組的出油口處。
[0008]進一步的,所述壓力表為一對,一對所述壓力表分別設置在所述進油測試管路和回油測試管路的另一端處,用于對進入到待測試液壓油缸中的液壓油壓力進行檢測。
[0009]進一步的,所述油缸試驗位包括一對支撐架組件以及分別設置在每一所述支撐架組件上的一對向心導向輪,一對所述支撐架組件間隔相對設置在所述機架的臺面上,每一所述支撐架組件包括一對平行設置的支撐架,一對所述支撐架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卡槽,一對所述向心導向輪分別轉動安裝在所述支撐架上的一對所述卡槽中。
[0010]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0011]1、將待測試液壓油缸放置在機架上,測試油路與待測試液壓油缸相連通,保持一定的測試時間并觀察壓力表的數值,在達到設定的檢測時間后,如果檢測到壓力表的數值在設定的范圍內,則判斷該檢測液壓油缸為合格產品,否則為不合格產品;通過采用測試油路進行檢測,降低檢測時出現的人為誤差,可以提高產品出廠合格率,同時降低工人勞動強度;
[0012]2、通過在進油測試管路和回油測試管路的測試端口處分別設置有液壓鎖,可以防止待測試液壓油缸進行密封性能測試時,外部的液壓油無法進入到待測試液壓油缸中,進而保證待測試液壓油缸的密封性能測試準確性。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用于液壓油缸的密封性能試驗臺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用于液壓油缸的密封性能試驗臺主視方向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用于液壓油缸的密封性能試驗臺側視方向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圖1中的A處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測試油路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0018]圖中:
[0019]100
?
用于液壓油缸的密封性能試驗臺,200
?
待測試液壓油缸,300
?
測試油路,1
?
機架,2
?
油缸試驗位,21
?
支撐架組件,211
?
支撐架,212
?
卡槽,22
?
向心導向輪,3
?
壓力表,4
?
安裝面板,5
?
人機界面,6
?
調壓閥,7
?
調速閥,8
?
電控面板,9
?
電機泵組,10
?
電磁換向閥,11
?
液壓油缸,12
?
進油測試管路,13
?
回油測試管路,14
?
液壓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1]參見附圖1至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液壓油缸的密封性能試驗臺100,其包括機架1、油缸試驗位2、測試油路300、安裝面板4、壓力表3、電控面板8以及人機界面5。
[0022]在本實施例中,從側面方向看,機架1的外形呈“L”型布置的外形結構,機架1的前側為臺面,后側為安裝面板4,安裝面板4從機架1的臺面后側豎直向上延伸。壓力表3、電控面板8以及人機界面5都安裝在安裝面板4上。安裝面板4的設置,可以便于試驗人員可以直觀清楚的了解到安裝面板4上的各類電子設備的數值。
[0023]油缸測試位設置在機架1的臺面上,待測試液壓油缸200放置在該油缸測試位2上。參照附圖1和4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油缸試驗位2包括一對支撐架組件21以及分別設置在每一支撐架組件21上的一對向心導向輪22,一對支撐架組件21間隔相對設置在機架1的臺面上,即一對支撐架組件22相對橫向放置在機架1的臺面上,可以理解的是,一對支撐架組件21的功能在于放置支撐待測試液壓油缸200,因此一對支撐架組件21之間的間隔距離與待測試液壓油缸200的外形尺寸相關。
[0024]繼續參照附圖4所示,每一支撐架組件21包括一對平行設置的支撐架211,一對支撐架211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卡槽212,一對向心導向輪22分別轉動安裝在支撐架211上的一對卡槽212中。同樣可以理解的是,一對向心導向輪22的功能在于對待測試液壓油缸200進行支撐,防止待測試液壓油缸200橫向移動,因此一對向心導向輪22之間的間距
同樣與待測試液壓油缸200的直徑尺寸相關。測試時,待測試液壓油缸200的前后兩端分別放置在機架1臺面上的一對支撐架組件21上,并且其每一端都通過相對設置的兩個向心導線輪22之間進行定位固定。
[0025]在本實施例中,測試油路300放置在機架1底端內部,測試油路300與放置在機架1臺面上的待測試油缸200的進油口相連通,同時壓力表3對應連接在該測試油路300上,以監測測試油路300中的壓力值。
[0026]參見附圖5所示,為常用的測試油路結構原理示意圖。本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液壓油缸的密封性能試驗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試驗臺包括機架(1)、油缸試驗位(2)、測試油路(300)、壓力表(3)、安裝面板(4)以及人機界面(5),所述油缸試驗位(2)設置在所述機架(1)的臺面上,所述測試油路(300)布置在所述機架(1)內部,所述安裝面板(4)豎直設置在所述機架(1)的后側一端,所述壓力表(3)安裝在所述安裝面板(4)上,所述壓力表(3)與所述測試油路(300)相連,所述人機界面(5)安裝在所述安裝面板(4)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液壓油缸的密封性能試驗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油路(300)包括液壓油缸(11)、電機泵組(9)、電磁換向閥(10)、一對液壓鎖(14)、進油測試管路(12)以及回油測試管路(13),所述進油測試管路(12)的一端與所述液壓油缸(11)相連,所述進油測試管路(12)的另一端用于與待測試液壓油缸(200)的進油口相連,所述回油測試管路(13)的一端與所述液壓油缸(11)相連,所述回油測試管路(13)的另一端由于與待測試液壓油缸(200)的出油口相連,所述電機泵組(9)安裝在所述進油測試管路(12)上,一對所述液壓鎖(14)分別安裝在所述進油測試管路(12)和回油測試管路(13)的另一端處,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衛,楊偉,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凱盾流體傳動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