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四列一級壓縮大型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它由機身、曲軸箱、曲軸、連桿、十字頭、氣缸、活塞、刮油器、密封器、進氣過濾器、緩沖器、冷卻器、氣水管道系統、管道閥門、安全閥、軸頭泵、油站、電動機、飛輪聯軸節、油蒸汽抽吸裝置、防爆墻、壓縮機控制系統等構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填補了國內排氣量在40000Nm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四列一級壓縮大型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四列一級壓縮大型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屬于活塞氧氣壓縮機
技術介紹
[0002]氧氣壓縮機是指用于使氧氣增壓并實現輸送的壓縮機,現在工廠一般采用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但是現有的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由于排氣量小,導致其工作效率不高,不能滿足生產日益增長的需求,而且國內對于排氣量在40000Nm
3
/h,進氣壓力在1.0MPa(G),排氣壓力在2.5Mpa(G)的大型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還存在空白,并且若生產出該種規格的大型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由于排氣量的加大,容易產生諸多安全隱患,為此,在現有的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上對排氣量的大小、安全性均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升級,設計一種四列一級壓縮大型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以克服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是填補國內排氣量在40000N m
3
/h,進氣壓力在1.0MPa(G),排氣壓力在2.5Mpa(G)的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的空白,提供一種四列一級壓縮、連續穩定運行、節能高效的大型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一種四列一級壓縮大型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它由機身、曲軸箱、曲軸、連桿、十字頭、氣缸、活塞、刮油器、密封器、進氣過濾器、緩沖器、冷卻器A,冷卻器B、氣水管道系統、管道閥門、安全閥、軸頭泵、動力系統組成,所述氣缸由氣缸A和氣缸B組成,所述緩沖器由緩沖器A,緩沖器B,緩沖器C和緩沖器D組成,所述氣水管道系統由第一氣水管道系統和第二氣水管道系統組成,所述冷卻器由冷卻器A和冷卻器B組成,所述氣缸A和氣缸B采用灰鑄鐵鑄造,由高強度螺栓垂直安裝在機身上;機身和曲軸箱通過雙頭螺柱連接,曲軸安裝在曲軸箱上,在曲軸上依次安裝有連桿和十字頭,由曲軸旋轉帶動連桿和十字頭實現對頂部活塞腔中的活塞往復運動對介質的壓縮作功;并在活塞腔下方設置有密封器,所述氣缸A和氣缸B的一側均連接有動力系統,另一側通過軸頭泵連接油站,該動力系統由一臺電動機和飛輪聯軸節組成,其中電動機帶動飛輪聯軸節驅動壓縮機進行運動;所述油站由電機帶動的輔助油泵、油冷卻器、精油過濾器和閥門儀表組成,軸頭泵和輔助油泵通過設置在曲軸箱內的粗油過濾器從曲軸箱內吸油,潤滑油經油泵加壓后經過油冷卻器冷卻,再通過精油過濾器后進入運動機構;所述壓縮機采用四列一級立式活塞結構,氣缸兩兩鑄為一體,氣體進入壓縮機組后,分成路進入兩個氣缸,經壓縮后分別進入后冷卻器冷卻,然后并入總管排出。
[0005]作為優選:所述氣缸A和氣缸B的一側還分別設置有進口閥門A,該進口閥門A并經進氣過濾器過濾后,被分成兩路分別經進緩沖器A,緩沖器B后進入氣缸A,氣缸B內,進入氣缸A,氣缸B內的氧氣被壓縮后,經排氣緩沖器B,緩沖器C后進入冷卻器A,冷卻器B冷卻,冷卻后的氧氣從冷卻器排出后合并為一路從壓縮機排氣閥排出,壓縮機排氣量為30000~
40000Nm3/h,進氣壓力為0.8 ~1.0MPa(G) ,排氣壓力為2.0~2.5Mpa(G)。
[0006]作為優選:所述氣缸A和氣缸B為水夾套氣缸,可通水冷卻,降低氣缸壁溫,氣缸都帶有缸套,氣缸進、排氣閥都為閉式網狀閥,氣缸體采用灰鑄鐵鑄造,具有足夠的強度,所有氣缸均由特質高強度螺栓垂直安裝在機身上。
[0007]作為優選:所述活塞主要包括活塞體、活塞桿、導向環、活塞環、擋油盤等部件,所有活塞體均為銅合金鑄件,活塞環和支撐環采用氧氣介質專用填充聚四氟乙烯制成,提高了使用壽命及設備使用安全性,活塞桿上設有擋油盤,其內采用耐油橡膠圈與活塞桿卡緊,以防止油沿活塞桿進入氣缸。
[0008]作為優選:所述刮油器安裝在機身上,包括刮油器體、擋油環、刮油環、密封環,刮油器可以將活塞運動過程中,活塞桿上所帶的潤滑油密封在機身內,防止潤滑油漏出氣缸接筒,而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及清潔。
[0009]作為優選:所述密封器安裝在氣缸腔的下方進口處,實現活塞桿的軸封,密封器由一道阻流環、五道主密封環和一道泄漏氣密封環組成,所有環均采用氧氣介質專用填充聚四氟乙烯制成,每個密封器設置放空口,并將泄漏的氧氣匯總接至室外放空,保證設備內氧氣純度的同時,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
[0010]作為優選:所述進氣過濾器為筒狀結構,錐形過濾器芯安裝于過濾器筒體中,濾網采用純鎳和蒙乃爾材料制造,有優良的氧氣兼容性。
[0011]作為優選:所述冷卻器A和冷卻器B為填函式高效冷卻器,使用高效內翅管,換熱管外管材料為銅鎳合金材料,翅片和內管材料為紫銅,具有足夠的強度及良好的換熱效果和耐腐蝕性能,壓縮機設置兩個后冷卻器,氣走管程,水走殼程。
[0012]本技術填補了國內排氣量在40000Nm
3
/h,進氣壓力在1.0MPa(G),排氣壓力在2.5Mpa(G)的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的空白,在保證換熱效果的前提下,換熱管的數量和長度減小,節省了材料成本。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技術的管路連接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的介紹:如圖1所示,一種四列一級壓縮大型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它由機身4、曲軸箱1、曲軸3、連桿5、十字頭6、氣缸、活塞10、刮油器7、密封器8、進氣過濾器14、緩沖器、冷卻器A19,冷卻器B20、氣水管道系統、管道閥門、安全閥、軸頭泵2、動力系統22組成,所述氣缸由氣缸A9和氣缸B11組成,所述緩沖器由緩沖器A15,緩沖器B16,緩沖器C17和緩沖器D18組成,所述氣水管道系統由第一氣水管道系統29和第二氣水管道系統30組成,所述冷卻器由冷卻器A19和冷卻器B20組成,所述氣缸A9和氣缸B11采用灰鑄鐵鑄造,由高強度螺栓垂直安裝在機身4上;機身4和曲軸箱1通過雙頭螺柱連接,曲軸3安裝在曲軸箱1上,在曲軸3上依次安裝有連桿5和十字頭6,由曲軸3旋轉帶動連桿5和十字頭6實現對頂部活塞腔中的活塞10往復運動對介質的壓縮作功;并在活塞腔下方設置有密封器8,所述氣缸A9和氣缸B11的一側均連接有動力系統,另一側通過軸頭泵2連接油站21,
該動力系統由一臺電動機13和飛輪聯軸節12組成,其中電動機13帶動飛輪聯軸節12驅動壓縮機進行運動;所述油站21由電機帶動的輔助油泵、油冷卻器、精油過濾器和閥門儀表組成,軸頭泵2和輔助油泵通過設置在曲軸箱內的粗油過濾器從曲軸箱內吸油,潤滑油經油泵加壓后經過油冷卻器冷卻,再通過精油過濾器后進入運動機構;所述壓縮機采用四列一級立式活塞結構,氣缸兩兩鑄為一體,氣體進入壓縮機組后,分成路進入兩個氣缸,經壓縮后分別進入后冷卻器冷卻,然后并入總管排出。
[0016]如圖2所述,所述氣缸A9和氣缸B11的一側還分別設置有進口閥門A23,該進口閥門A23并經進氣過濾器14過濾后,被分成兩路分別經進緩沖器A15,緩沖器B16后進入氣缸A9,氣缸B11內,進入氣缸A9,氣缸B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四列一級壓縮大型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它由機身(4)、曲軸箱(1)、曲軸(3)、連桿(5)、十字頭(6)、氣缸、活塞(10)、刮油器(7)、密封器(8)、進氣過濾器(14)、緩沖器、冷卻器A(19),冷卻器B(20)、氣水管道系統、管道閥門、安全閥、軸頭泵(2)、動力系統(22)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由氣缸A(9)和氣缸B(11)組成,所述緩沖器由緩沖器A(15),緩沖器B(16),緩沖器C(17)和緩沖器D(18)組成,所述氣水管道系統由第一氣水管道系統(29)和第二氣水管道系統(30)組成,所述冷卻器由冷卻器A(19)和冷卻器B(20)組成,所述氣缸A(9)和氣缸B(11)采用灰鑄鐵鑄造,由高強度螺栓垂直安裝在機身(4)上;機身(4)和曲軸箱(1)通過雙頭螺柱連接,曲軸(3)安裝在曲軸箱(1)上,在曲軸(3)上依次安裝有連桿(5)和十字頭(6),由曲軸(3)旋轉帶動連桿(5)和十字頭(6)實現對頂部活塞腔中的活塞(10)往復運動對介質的壓縮作功;并在活塞腔下方設置有密封器(8),所述氣缸A(9)和氣缸B(11)的一側均連接有動力系統,另一側通過軸頭泵(2)連接油站(21),該動力系統由一臺電動機(13)和飛輪聯軸節(12)組成,其中電動機(13)帶動飛輪聯軸節(12)驅動壓縮機進行運動;所述油站(21)由電機帶動的輔助油泵、油冷卻器、精油過濾器和閥門儀表組成,軸頭泵(2)和輔助油泵通過設置在曲軸箱內的粗油過濾器從曲軸箱內吸油,潤滑油經油泵加壓后經過油冷卻器冷卻,再通過精油過濾器后進入運動機構;所述壓縮機采用四列一級立式活塞結構,氣缸兩兩鑄為一體,氣體進入壓縮機組后,分成路進入兩個氣缸,經壓縮后分別進入后冷卻器冷卻,然后并入總管排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列一級壓縮大型立式活塞氧氣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A(9)和氣缸B(11)的一側還分別設置有進口閥門A(23),該進口閥門A(23)并經進氣過濾器(14)過濾后,被分成兩路分別經進緩沖器A(15),緩沖器B(16)后進入氣缸A(9),氣缸B(11)內,進入氣缸A(9),氣缸B(11)內的氧氣被壓縮后,經排氣緩沖器B(16),緩沖器C(17)后進入冷卻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煥,饒良仁,曹揚,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杭氧壓縮機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